APP下载

利用好网络功能有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008-12-29马新明

人大研究 2008年7期

  2008年“两会”期间,以部分政协委员“炮轰”国家发改委为标志,我们惊喜地发现,中国的民主进程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民主建设再也不是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而是在执政实践中得到了丰富、发展和完善。
  尽管民主是个好东西已成为执政党和广大民众的共识,但民主建设历来都是执政党比较头痛和棘手的一个问题,因为推进民主建设,是个复杂的社会性课题。正如俞可平教授所讲: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对个别的人而言的,也不是对一些官员而言的;它是对整个国家和民族而言的,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而言的。这就要求不单单是执政党要具备发扬民主的素质,而且广大群众也要同样具备发扬民主的素质。只有两者协调发展,互相推动,才能步入先对立,再统一;再对立,再统一的良性循环的轨道,实现高质量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这几年来,中央到地方都贯彻以人为本,以民生为重的执政思路,使民主建设有了新发展,但进程仍然比较缓慢。其主要症结是:执政党与群众缺乏一个平等的、有效的、互动的、经常的交流沟通平台。一方面是下情不能及时向上反映。群众向上反映情况中间环节太多,过于繁琐,甚至有的地方政府还对群众正当反映问题进行阻挠。另一方面是上情不能正确向下传达,从中央到各省、市、县、乡、村,在层层传达政策、执行政策的过程中,不少好的政策被消化,被减少,甚至被歪曲。这些不良倾向,既让党的政策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党和政府的形象受到损害,又极大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群众中积累的压抑、不满、愤怒等不良情绪在持续增长,得不到及时缓解和舒张,造成各个地方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紧张等问题。
  随着现代文明的飞速发展,网络迅速渗透于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成为执政党听取民声,顺应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力的重要渠道,成为群众上传民声的有力武器和重要平台。网络的高度透明保证了公共信息的高度透明,网络的高速传递实现了民意民声的高速传递。
  在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网络和媒体表现出了强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又一次有力证明了网络和媒体在民主进程中的重要功能和作用。正是由于网络和媒体不间断、全方位的报道,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迅速展现灾区灾情,给广大群众以强烈的心灵震撼,激发了全国人民在“大灾面前有大爱”的民族情感,形成了举全国之力、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感人场面。正是由于网络的透明和快捷,让广大网民的声音和愿望得到了充分传递,才使一些社会阴暗面和丑恶现象显露无遗。有网友在质疑国家红十字会购买天价帐篷,国家红十字会有关负责人马上公布了购买帐篷的价格,消除了群众的误会;针对网友提供的成都小区出现救灾专用帐篷的信息,民政部和四川省民政厅成立联合调查组展开调查,并及时把调查情况公布于众;网上和手机短信上出现了部分“铁公鸡”外企捐款的传言后,商务部专门发布了外企捐款公告,让谣言不攻自破。
  这些网络时代的信息共享和高度透明,使民主进程有了新气息、新气象和新发展。在这种悄然而来的变化面前,我们强烈地感受到:群众的民主意识迅速觉醒,社会责任感和身份认同感大大增强;党和政府的民主渠道有效畅通,党和政府的形象大大提升,党的执政基础得到巩固。
  我们可以推断,在今后的民主进程中,网络将成为民主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发挥好、利用好网络功能,有利于执政党与民众实施有效沟通,淡化执政者与民众的矛盾,缩短执政者与民众的距离;能降低执政成本,提高政府公信力,确保执政的高度透明和公正民主,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作者单位: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