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图文信息 拓展教学功能

2008-12-29薛松松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8年3期

  《地理地图册》是依据地理教科书内容设置的图片,综观全册,每幅图片在表现形式上突出了认识问题的过程,强化了地理问题的图解,图文并茂,显现出其活泼性和实用性。下面仅谈在教学中使用《地理地图册》的一些体会。
  
  一、立足兴趣教学,图册具有形象性
  
  地理图册是根据学生的心智特点,设置了一些有趣的地理表现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主图用东西半球的地貌晕渲图表示七大洲四大洋的空间分布,并在各大洲的洲界处加有简明的文字说明,给人“一笔画世界”的感觉,形状简单而夸张。众所周知,越是直观、形象的事物或内容,越容易记忆和理解,越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地理图册设计了大量可视性强且生动形象的图片,旨在使课文深奥的知识浅显化、隐性的道理直观化、抽象的经验形象化,进而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例如:“聚落的发展与保护图”,形象地展示出现代人口增长过多带来的污染严重、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等情况。很直观、很清楚地再现出现代人类的生活情境。再如:“世界气候景观图”,将世界不同地区的气候外貌,以不同的色彩、不同的生物相区别,从而揭示“气候地区差异”这一比较抽象的自然现象,让人见后如亲身置于其境、亲眼目睹此景,不时唤起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渴求,增强了学生学习、探索地理的热情和兴趣。
  
  二、立足思维教学,图册具有启发性
  
  地理学科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人文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还要注重学生的思维培养。地理图册以多种启发方式,来激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
  1.图片启发。图片是一种直观的教学形式,利用不同图片所反映出的不同内容、不同特征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想象、联想、分析、概括等方面的能力。如“地形雨示意图”、“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形象地揭示了地理要素及发生发展过程,十分容易理解和记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了其规律,具有了以不变应万变的效果,从而增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理解。
  2.设疑启发。地理图册每一章节都依据图片和课文内容,用“设疑”小栏目提出一些贴近学习内容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和探索。如“根据你的体验,说说一年中四季景观有什么变化?五带的景观有什么不同?”诸如此类的问题,设计巧妙,紧扣课文内容,遵循“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的认知程序,创设出多种问题情境,打开了学生心灵之扉,促使他们开动脑筋,独立思考。设疑启发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探知的有效手段。
  3.比较启发。“比较见异同”,将两种或几种事物进行比较,可开阔学生思维,使之更深刻、更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地理图册中的“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图”,将不同位置(纬度和经度)的城市的气候进行比较,揭示出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世界降水量的分析图”,将世界各地的降水量直观地展示出来,并进行比较,使学生准确地认识到降水量多少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尤其是迎风坡和背风坡图片相比较,让学生领悟到降水量与地形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懂得了“乞拉朋齐”和“阿塔卡马沙漠”分别成为“雨极”、“干极”的原因。
  
  三、立足整体教学,图册具有互补性
  
  整体教学是指以课本资源为主体,以与课本相联系的其他教学资源为辅助的教学形式。地理图册在服务课本教学方面,体现了较强的互补性。
  1.图与文互补。课文中的图片带有一些局限性,出现介绍不够充分的情况,而地理图册对介绍的事物,不仅指其名称,还多以适当的文字加以介绍。如:“水半球和陆半球图”在课本与地理图册中虽均出现,但后者对图片进行了这样的文字补充:“以北纬38°经度0°一点和南纬38°、经度1800的一点为两极,把地球平分为陆半球和水半球。陆半球的陆地面积多于任何一个半球”。师生一读就明白地球海陆分布很不均匀的特征。其次,在课本中有文字的叙述而没有图片相辅的地方,地理图册给了一定量的补充。如课文中讲到板块运动时,提到“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至于地壳活跃的具体形状,课本中无真实图片对照。地理图册中却将“圣安德列斯断层”和“喜马拉雅山褶皱”图展现在师生面前,前者两侧地层不断错移,沿线地震频繁;后者板块交界地带山脉隆起。师生共睹,增强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2.图与图互补。为了更好地帮助师生理解课本文字内容,课本中安排了有效辅助文字的图片,但这些图片多为黑白图(农村教材),显示不出图片本身的色彩、线、形等特征,而地理图册中的图片,弥补了课本中的这些不足。另外,地理图册中的图片并没有与课本配图简单重复,而是适当补充了一些图片,对课本起到了补充和完善的作用。如在教材“海陆的变迁”一节中,只举非洲和南美洲拼合的例子来证明德国魏格纳提出的地球“活动论”观点,而地理图册上,运用“古地层分布相似性”,“古生物化石的相似性”,“生物演化的相似性”三个系统的图片,推论了其观点的科学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地理图册在教学中应该是超乎寻常而又不可替代的。它的简明爽目、新颖有趣、易解易记等优点,将在我们地理课堂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责任编辑: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