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
2008-12-29刘颖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8年5期
教学重点
能在正确、流利的朗读中感悟理解一些词句和课文介绍的科学知识。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教育资源
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恐龙灭绝的音像资料、恐龙的玩具模型或图片。
教学过程
一、透视“瞭望台”,感知恐龙家族形象
1.展示恐龙模型或图片,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解答。
[评析]把学生的视觉带入远古中生时代,拓展至恐龙生活的家族背景。一知恐龙的外部特征;二知恐龙的家族成员。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发现自己已有生活经验与课题内容之间的相似性,激活原有体验,激发求知的兴趣,让孩子们在迫不及待、跃跃欲试的心态下进入阅读。
2.课件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认读
[评析]以找朋友的方式复习字、词,巩固所学字词,激发学习兴趣。
3.教师旁白:(课件出示恐龙遍布地球的世界地图)在距今6500万年前,庞大的恐龙家族突然灭绝。一个称霸地球上亿年的物种退出了生命舞台,成为难解的千古之谜。科学家对恐龙灭绝的原因作了种种假设,但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想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今天继续学习(板书课题)31《恐龙的灭绝》
[评析]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画面将学生带入恐龙世界,创设意境、引入课文话题,激发学生探知欲望。
二、合作交流、探究知识
1.课件出示课文动画朗读,让学生欣赏。
[评析]通过倾听声情并茂的课文动画朗读,使学生获得一个对课文的鸟瞰全景图,从而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去探索恐龙灭绝的奥秘。
2.参考教师课件出示的小组合作交流的要求进行交流、讨论。每组选一个同学作为本组的科学发布会的博士代表。
[评析]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就必须尊重学生学习的选择性。这个环节请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合作学习,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教师富有实效地指导,收放结合,确保了学习的高效。课堂中师生的地位得到和谐的体现。因此本环节意在让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学习,激发研究科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召开“科学发布会”,感悟文本
过渡语:不可一世的恐龙巨大而凶猛,今日为何无影无踪?我们和科学家一起去探索发现吧。
1.开“发布会”(小组选择科学博士向我们介绍)。
①一种说法的科学博士介绍,师生归纳板书:寒冷说。
[评析]生生互动质疑解疑,师适时点拨,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愿望,顺应了学生的阅读心理,丰富了学生的读书体验,培养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另一种说法的科学博士介绍,师生归纳板书:撞击说。教师适时出示撞击地球假说的相关视频资料
[评析]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之后,教师有必要验收情况,及时纠错排谬,传授知识要点,随机点拨。直观资料激发学生想象力和探索大自然的愿望,使学生探究时产生的问题迎刃而解。
③其他说法的科学博士介绍,师生归纳板书:偷蛋说、传染说、降温说。
2.第四段的省略号,想告诉我们什么?学习第五自然段。
3.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评析]:阅读教学要始终坚持“以读为本”。强调感悟的语言,重语文积累和情感的积淀。想象体味阅读,是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让学生边读边想象,促使学生将课文中的语言情境化,帮助学生感悟语言,培养良好的语感。
四、发现“新大陆”,整合读说
(一)恐龙灭绝的说法只有书上这五种吗?你是怎么知道的?除了这些原因以外,结合你收集的资料,想象一下还可能有哪些原因呢?
[评析]结合课文内容的特点,启发学生想象表达,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有提出问题的兴趣,能够发现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说法不一,引导学生对这些说法质疑,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你还想了解其他关于恐龙方面的知识吗?教师出示课前从网上收集的关于恐龙灭绝的其他种种说法
[评析]语文课程的学习,绝不能仅仅局限在语文课程本身和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引导学生参与延伸性的语文学习,能使学生从中吸收知识,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发展个性。而庞大的网络资源是学生最好的资源库。因此本环节意在扩大篇章,了解网上关于“恐龙灭绝”的多种说法,加强积累,丰富认知世界,提高阅读能力。
五、总结
学习了这一课,你有怎样的感受?师生共议结论:科学是发展的,科学研究是无止境的,至今恐龙的灭绝还是个“谜”。
[评析]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读书感受,有效地帮助学生整理学习收获。可以采用“我想说”的方式,如:我想对大自然说;我想对动物朋友们说;我想对自己说等。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同时也挖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渗透环境教育,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责任编辑:梁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