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旋鼓舞”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2008-12-29王瑀
体育教学 2008年6期
一、“旋鼓舞”简介
旋鼓舞,就是羊皮鼓舞,当地群众称之为旋鼓,即一群群粗壮英武的男子汉敲击着“九连环”的羊皮鼓,排着长队围场边跑边鼓,边鼓边舞,鼓舞结合,舞姿活泼潇洒,鼓点欢快热烈。
羊皮鼓,是用直径0.5m左右近似桃形的钢圈蒙上羊皮做成,鼓面中心画有太极八卦图,大有一锤定乾坤之势。手柄下有3个直径约12cm的钢环,每个钢环上套着3个(共9个)直径约3cm的小钢圈,叫作“九页环”或“九连环”,敲起鼓来配以“嚓嚓”的音响。最独特的是鼓锤不是木制的,而是用40cm左右长的数股软柳条为芯,外用色彩毛线缠制而成,线头打结为锤,使其甩打更有力度和弹性,击打时声震数十里。旋鼓开始有许许多多的套路,各个套路的击鼓点、节拍和步伐各不相同。
时而鼓锣交替各敲两点,迈步前进,中间队列组成球状,外边单列侧身横跃,交叉变换队形,欢快悠乐,此叫“狮子滚绣球”;时而三列纵队跳跃上前,中队旋成球,两侧队犹龙翻腾,鼓击五响,九页环两响,此叫“二龙戏珠”;时而鼓击7响,队列“S”形的旋舞,此叫“烟雾缠山”。鼓声从一响直至十一响,步伐队列变换出奇,组合成各种不同的套路和名称。还有“十字梅花”、“入门九星”、“齐王乱点兵”、“白马分鬃”、“太子游四门”、“蛇蜕皮”、“九连环”等等。每换一个套路,都由领队的“鼓头”用鼓声点示,随着套路的变化,步伐也随之变化,有时纵跳,有时横跨,有时左右踮步,有时坐马式狂奔,剽悍莽撞,粗犷勇猛。但莽而不乱,粗而不野,鼓手们从不踩到别人,安全无恙,队列井然有序。鼓声雄浑有力,错落有致。开展贴近课堂教学的民俗体育运动项目——“旋鼓”,既开阔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又不需要大量经费开支,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课堂练习兴趣,又激发了学生手脑并用、思维想象和创造力,营造了课堂练习的良好氛围和集体荣誉感。
旋鼓作为民俗传统项目,同样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具有增强体质、娱乐身心、陶冶性情的效果。教学中练习者可以通过与同伴的默契配合,结合鼓声,融入走、跑、跳、呐喊助威等练习动作,使“旋鼓舞”活灵活现,学生练习虎虎生威。通过“旋鼓”发扬学生良好的团结合作精神,展示共同进取的精神面貌,同时突出了对学生们热爱家乡的思想教育,使旋鼓这一民间艺术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
二、开展条件
我校旋鼓舞校本课程的参与人员及学习环境。
1.学习对象
初一、初二、初三年级所有男生。
2.授课教师
我校体育教师3人。
3.学生情况
我校有28个教学班,男生800余人,每年我们在端午节前安排8~10个课时进行教学,学生由于有表演任务,学习起来积极性非常高,一方面锻炼了身体,另一方面又陶冶了情操,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4.场地器材环境
旋鼓舞的教学不受场地的限制,只要有一块篮球场地大小的平地就能开展,鼓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因此开展起来十分方便。
5.气候条件
由于我们地处西北,气候比较寒冷,因此开展的最佳时间为每年农历4-5月份。
三、课程设计思路
1.学习主题
旋鼓舞:旋鼓舞,就是羊皮鼓舞,当地群众称之为旋鼓,即一群群学生敲击着“九连环”的羊皮鼓,排着长队围场地边跑边鼓,边鼓边舞,鼓舞结合,舞姿活泼潇洒,鼓点欢快热烈。
2.重点
激发和保持学生对旋鼓舞的运动兴趣。
3.难点
满足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表演需要。
四、“旋鼓舞”的教学计划
1.教学目标
通过旋鼓舞的教学,学生能基本了解开展“旋鼓”活动的意义,学会使用基本动作和套路进行提练、编排、创新。提高学生的灵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体育来源于生活,生活少不了体育”的终身体育观念。
2.教学内容(表1)
3.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介绍制作羊皮鼓的方法。
学生课外收集材料,自己和家长配合制作羊皮鼓、鼓锤。学生对制作的羊皮鼓、鼓锤进行自评、互评,并进行试用,然后加以改进完善(课堂教学1课时)。
第二阶段:全面学习技术阶段。
1)学习敲鼓点。让学生从一响直敲到十二响,要求敲一响,摇一下九页环,敲二响摇二下九页环,以后依次;全班鼓声、九页环的声音要整齐划一。
2)学习基本动作。包括纵跳、横跨、马步、仆步、踮步、跑跳步、上、下、左、右击鼓、转身击鼓、亮鼓面、转鼓、翻鼓、摇鼓锤等。
3)学习队形变化。包括圆形、“十”字形、“8”字形、“蜗牛”形、“S”形、正方形、二列纵队变四列纵队等。
4)学习基本套路。“二龙戏珠”、“狮子滚绣球”、“太子游四门”、“九连环”等(课堂教学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5—6课时)。
第三阶段:利用已掌握的动作套路进行表演。(或创新套路表演)
班内、年级、校内、社区等地表演,即学生展示技能阶段(课堂教学可根据学生情况调整为2—3课时)。
4.教学评价
1)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进行师生互评、学生自评,以及鼓励性、进步性、总结性评价等。
2)对在活动中学生创编、改进的套路、动作,进行鼓励性评价,并帮助学生把所编的套路合理化、规范化。
3)根据旋鼓的特点可设置“创新能手”、“最佳表演奖”、“鼓励进步奖”、“团结合作奖”、“精神文明奖”。
在我校的旋鼓舞校本课程建设中,笔者结合本地区“端午节”期间旋鼓的风俗习惯,吸取旋鼓本身健身效果好、趣味性强、易于开展、适于集体参与、共同配合等特点,对旋鼓动作及套路进行大胆的改编和创新,使它更适合初中学生表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投入锻炼的浓厚兴趣。每一次课上,学生们都会认真地练习,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使全班的旋鼓动作及套路更具层次性、多变性、观赏性。通过两年多的教学,旋鼓的基本技术已被我校大多数学生所掌握,教学效果显著。通过这一校本课程的开发,使这一民间艺术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