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研究进展

2008-12-29陈斯宁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8年5期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益气活血;综述
  中图分类号:R5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5—0059—0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属于中医“肺胀”、“喘证”等病的范畴。由慢性肺部疾病发展成肺心病历时较长,往往数年之久。病之既久,气病及血,则脉络瘀滞。且肺病及脾,脾气不健,气血生化无源,心气因此虚亏,无力运血,又致脉络瘀滞。因此,气虚血瘀是本病的主要病机。现代医学认为,肺心病以肺血管痉挛、肺循环阻力增高为病理变化基础,血液流变学变化特点为红细胞增多、血液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等血液高凝状态。因此,临床常采用益气活血法治疗肺心病。现将近几年益气活血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研究综述如下。
  
  1、临床应用研究
  
  1.1中药汤剂治疗 李武明用益气活血方(黄芪、丹参、太子参、当归、桔梗、杏仁、地龙、甘草)联合西药(氧氟沙星、博利康尼、氨茶碱、地塞米松等)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48例,总有效率87.5%,优于对照组(单纯应用西药组);其动脉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结果改善亦优于对照组。蒋小平运用芪蛭汤(黄芪、水蛭、川芎、丹参、三七)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38例,在西医常规治疗(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及呼吸兴奋剂等)的基础上,加用芪蛭汤口服,结果发现其血液流变性、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临床疗效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单纯西医常规治疗者)。王伟等在对照组治疗(吸氧、抗生素、祛痰、平喘等)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组方(黄芪、川芎、丹参、当归等)治疗肺心病30例,14天后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显效率优于对照组,而且LPO、SOD、GMP—140、CEC、PaO均较对照组改善显著。王彩华在采用对照组治疗方法(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强心利尿等)的同时,加用补阳还五汤(黄芪、地龙、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治疗慢性肺心病50例,显效41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谢帮军用桃红四物汤合生脉散化裁(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当归、丹参、人参、麦冬、五味子、茯苓、黄芪、葶苈子)配合西药(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强心剂、氧疗等)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28例,总有效率92.9%,治疗组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组(P<0.01)。姚玉洲在对照组治疗(控制感染、氧疗、祛痰、平喘、控制心衰)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内服基本方(太子参、黄芪、川芎、葶苈子、地龙、丹参、杏仁、桃仁、法半夏、瓜蒌、)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58例,显效39例,好转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37%,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气分析指标PaO、PaCO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意义(P<0.01)。
  
  1.2中药针剂静脉治疗 将具有益气作用的药物(如黄芪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等)和活血作用的药物(如丹参注射液等)联合使用。
  1.2.1黄芪注射液与活血化瘀药的联合应用 董月灵在常规西药治疗(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强心利尿)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50mL/d)和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d)治疗肺心病失代偿期32例,显效19例,总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单纯常规西药治疗者),血气分析改善亦优于对照组(P<0.05)。万云莉用黄芪注射液(60mL/d)和丹参注射液(20 mL/d),配合西医常规治疗肺心病51例,显效29例,总有效率为92.16%,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且血气分析指标、全血黏度、红细胞比容及纤维蛋白原明显改善(P<0.05)。罗成志等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同时,加用黄芪注射液(20mL/d)和川芎嗪注射液(80mg/d)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31例,显效21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5%,临床疗效及对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董贤明等黄芪注射液及红花注射液治疗肺心病30例,在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静滴黄芪注射液(20mL/d)及红花注射液(20mL/d),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降低血黏度及改善心功能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叶志伟等用黄芪注射液(20mL/d)、灯盏花素注射液(50mg/d)及西医常规(吸氧、抗感染、祛痰、平喘、对症)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40例,显效30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优于对照组(P<0.05)。
  1.2.2生脉(参麦)注射液与活化血瘀药的联合应用 张佳俊在西药治疗(吸氧、抗生素、改善通气功能、强心、利尿)的同时,加用生脉注射液(30mL/d)合香丹注射液(20mL/d)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45例,总有效率为95.56%,优于对照组(P<0.05)。郑洁用川芎嗪(160mg/d)和生脉注射液(100mL/d)并配合西医常规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33例,疗效及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均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组(P<0.05)。李萍等在抗感染、化痰止咳、强心利尿、氧疗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川芎嗪、参麦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急性期50例,治疗组总有效率88%,优于对照组(单纯常规治疗组),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及纠维蛋白原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治疗jE3gXob5tr5UDFQMSZEL9PyL7+l7KKOAiDt9c/ICnDc=组血中抗凝血酶活性、纤溶酶原活性、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活性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改善肺心病患者的抗凝及纤溶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武学农等朝用参麦注射液(30mL/d)、葛根素注射液(400mg/d)联合西医常规(吸氧、抗感染、化痰止咳、解痉平喘、利尿等)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46例。10d为1个疗程,结果显效28例,总有效率为95.65%,优于单纯应用西医常规组(P<0.05)。
  
  2、相关益气活血药治疗机理的研究
  
  2.1改善心肌代谢、增加心肌收缩力 实验研究证实,黄芪具有强心、利尿,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收缩力、保护心肌细胞作用。黄芪中的皂甙能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Na—K—ATP酶,使ATP分解减少,钙泵运转失灵,使内流增加,在兴奋收缩偶联过程中Ca2+与收缩蛋白结合,使得心肌收缩力增强;临床研究的结果也显示,黄芪注射液对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不仅可以改善临床症状,也有明显改善心脏舒缩功能的实验室证据,黄芪注射液治疗14d后,CHF病人的LVEF、FS、E/A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人参所含人参皂苷Rg能明显抑制缺氧缺糖心肌细胞内游离Ca2+含量的升高,通过保护心肌细胞膜,防止细胞内Ca2+超载,从而改善心功能。参麦注射液可抑制平滑肌细胞Na—K—ATP酶的活性,影响Na一K和Na—Ca2+交换,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肺血管阻力,增加心排血量,扩张外周血管,增加组织器官的血供,改善组织器官的缺血缺氧状态。参麦注射液对自由基所致兔离体心脏功能损伤有保护作用。
  
  2.2改善肺功能 黄芪注射液能够改善肺通气及血气指标,其机制为:①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红细胞对2,3—二磷酸甘油含量,使氧离曲线右移,提高其输氧能力;②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血小板聚集功能,改善微循环,降低肺动脉压从而改善肺功能。
  
  2.3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改善微循环,降低肺动脉压 丹参、川芎、红花、三七等活血化瘀药有降低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流变学、防治血栓的作用。川芎中含川芎嗪,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减轻缺氧所产生的氧自由基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从而保护细胞合成分泌ET和NO的功能,阻止和延缓肺心病的发展,改善预后;川芎嗪还可降低纤维蛋白原(Fg)、血小板颗粒膜蛋白(GMP—140)、D—二聚体(DD),从而改善肺心病血栓前状态。灯盏花素注射液能降低肺心病患者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减慢心率,降低血液黏度,提高机体氧分压心。复方丹参注射液、灯盏花注射液都有降低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葛根素注射液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减慢心率、降低心肌缺氧、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3、结语
  
  综上所述,益气活血疗法已广泛应用于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起到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肺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作用。在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管活性物质ET—1和NO的失衡尤其突出。而益气活血中药对调节血管活性物质ET和NO的平衡方面的研究较少,有待于进一步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