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乙型肝炎的健康教育

2008-12-29徐成芬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8年5期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5—0076—02
  
  近2年多来,笔者对慢性乙型肝炎(CHB)及乙肝病毒携带者(ASC)共68例进行健康教育,跟踪随访,并作疗效评价,现简述如下。
  
  1、临床资料
  
  68例均来自本院肝炎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49例,女19例;年龄15~50岁,平均年龄(25.3±4.6)岁;HBeAg阳性CHB20例,HBeAg阴性CHB16例,慢性乙肝病毒(HBV)携带者(肝功正常,但HBV-DNA阳性)8例,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24例,均符合2005年12月10日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与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
  
  2、健康教育的内容
  
  2.1乙肝病人饮食 主张清淡、低脂、适量糖类、优质蛋白质、高维生素的综合均衡饮食。糖类占热能的60%,并选择粮谷(米、面)为主食及蔬菜、水果等食物;蛋白质为每公斤体重1.5~2.0g,占总热能的16%~18%,蛋白质选:鱿鱼、蛋、鱼、猪瘦肉、豆制品、牛奶等;脂肪每日50~80g,占总热能的20~30%,苦瓜、青菜、西红柿等含维生素相当高,香菇、红枣含蛋白质、糖高,据报道长期服用有保肝作用。
  
  2.2情志调理 乙肝患者情绪低落,焦虑不安,生活和工作质量下降,天长日久,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加剧了病情的发展。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的心情。乙肝虽为传染病,但其传播途径主要有三: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性传播。偶尔与HBsAg阳性者一起进餐一般不会染上乙肝,ASC可正常工作和学习,对周围人群没有传染性,应劝其周围易感人群接种乙肝疫苗,完全没有必要谈肝色变,对乙肝病人要保密,这样可以减少社会歧视造成的心理压力。
  
  2.3对乙肝患者治疗的选择 治疗乙肝最佳时机是转氨酶轻度升高,乙肝病毒复制指标(HBeAg,HBV-DNA)呈阳性的患者,给予抗病毒治疗,病程越短,疗效越好。ASC因HBV-DNA阴性,肝功能正常,不宜用药治疗。目前CHB治疗的最佳目标和结果是:保持肝功能长期稳定,HBV-DNA阴性,不可一味追求HBsAg阴转,通过长期抑制或清除HBV及中止和清除肝脏炎症坏死性损伤,防止失代偿性肝硬化及肝癌(HCC)的发生。
  
  2.4 CHB的发展史及预后 慢性乙肝病人约需5~20年10%~20%可发展为肝硬化;约需50年1%~5%可演变为HCC;25%~40%最终死于肝硬化或HCC,ASC5%可出现HBeAg自然阴转,<1%可出现HBsAg自然阴转,人群中实际大三阳:小三阳=1:3。
  
  2.5饮酒对乙肝的危害 ①酒精(乙醇)对肝脏有直接的伤害作用。饮酒后约90%的乙醇在肝脏代谢,由肝细胞的胞浆乙醇脱氢酶催化生成乙醛,乙醇和乙醛都有直接刺激、损害肝细胞的毒性作用,可使肝细胞变性、坏死,导致严重肝损伤和酒精性肝硬化。②HBsAg阳性患者长期饮酒易致肝硬化和促进肝硬化失代偿形成,还可以促发HCC。③酒精可使乙肝患者病情加重,乙肝患者对酒精代谢的酶类活性降低,肝脏解毒功能降低,因此即使少量饮酒,也是有害的。
  
  3、效果评价
  
  3.1设计CHB相关知识和健康教育问卷 包括乙肝的症状、诱发因素、治疗、预防、传染源、传播途径、消毒隔离、自我护理。采用单选题25题,每题答对计2分。共50分,采用4级评分,差≤15分,中16~20分,良21~25分,优>25分。于教育前、教育后进行测试。
  
  3.2设计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表 含4项内容。执行情况采用3个层次评价,即主动:患者自觉执行,无需他人干预;被动:患者在他人干预下能执行;未执行:患者在他人干预下仍不能执行。
  
  4、结果
  
  
  5、讨论
  
  健康教育的实质是一种行为干预,最终目标是使患者在自身健康方面达到知识、信心以及行为的统一。从以上两个表可以看出,健康教育前后对于乙肝知识和自我管理能力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肝脏是一个表现“沉默”的器官,绝大多数ASC肝活检组织学显示80%以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症活动,只有不到20%的ASC肝组织学处于正常状态,有些病人病变活动,发生慢性肝炎、肝硬化和HCC,病变一直继续发展,也常是“无症状的。”预防乙肝的意义远远大于治疗,而从目前实际情况看,对于乙肝的防治,似乎有点本末倒置,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只要发现谁得了乙肝,便开始了盲目无休止的治疗。因此,利用门诊监测、随诊时进行评价,有针对性地时常纠正患者的错误观点,提出合理建议,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指导患者有效利用心理防御机制,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提高CHB患者自我保健行为的关键,对于阻止病情的进展有深远的现实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