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设计艺术中的文字元素
2008-12-29吕青
书屋 2008年12期
文学书在书籍中占着较大比重。很多学者都对此类书非常重视,范用认为文学书应该比其他门类的书印得更好。一本好的文学书,它的价值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退的。
文字,从古至今都是书籍设计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文字是一本书的内容,内容是书的灵魂,灵魂也要修饰一下。说起文字,笔者认为它是我国设计领域中西结合最成功的典范。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字体设计起源于西方,但汉字是方块字型,比起拉丁体系的文字有很大不同,显得更加稳重又难以变形。因此,一定要将形态和含义二者元素很好的结合,否则看着很别扭。当我们的手从毛笔到钢笔,再转移到电脑上时,工具的改变为文字的变体提供了更多种可能,与此同时,日本人对本国文字的改良也给我们提供了榜样。
接触多了,除了黑体字和宋体字外,电脑字库里的文字虽然用着方便,但是在感觉上都有那么一点点不够味,适用的地方不多,那么在进行书籍标题设计时,尤其是文学书籍,除了在以上两种字体基础上变型以外,也可以自己创造字体,以对内容的理解和欲望表现的感觉为出发点,创作出专属于这本书的字体。创作字体如今已是大学字体设计课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年轻人活跃的思维与非固化的设计理论观念相结合,总能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独具个性的新形态字体。
在书籍印刷中,木版工艺最早起源于我国,是四大版种中起源最早、成本最低、制作简便的版种。它的诞生之初就是为了传递信息,可以说天生与印刷结缘。中国古代木版印刷的书籍非常之多,在当时绝大多数的刀法是在模仿毛笔的特点,力求在纸上展现出笔墨的痕迹;还有极少数木版的雕刻者,发现了雕刀在木板上呈现的独特味道,将这种特有的语言独立出来运用。在近代印刷术传入我国以后,设计者们博采众长,木版印刷受到重击,逐渐走出了书籍的世界,这一状况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发生了转机。随着战争的深入,解放区被国民党和日伪军封锁着,条件非常艰苦,印刷书籍更是困难,为了战时的宣传需要,木版—这个成本低、见效快的印刷方式又开始流行起来。尤其是封面,单色或套色木刻的印刷体现出了原始的味道,粗犷而不失细腻的刀法又展现出了“中国气派”。可惜的是,这种木板雕刻印刷的技术在现代印刷技术的冲击下渐渐凋零,现代化的技术加快了出书的时间,朴实无华的木版味道也逐渐被全球化的数字媒体效果所取代。由此可见,在书籍中重新捡起木版艺术,在当代文学书籍设计发展个性化、民族化大背景中也许会成为非常有效的方法。
我国是纸张的发源地,传统的纸张(棉纸、宣纸等)能否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在现今的书籍印刷中普遍使用呢?这是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书籍是一个承载着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综合体,尤其是文学书,亲切感主要体现在纸张上,翻阅时,停留在指尖的那些或粗粝、或细腻、或柔软的触觉,会引发与作者亲切交流乃至身临其境般的感觉,这与生硬、光亮的铜版纸带给我们的距离感截然不同。目前国内许多设计者在设计书时,都很关注这点,但有些人因为成本的问题,放弃了理想的纸张,对此,不能不说遗憾。
凡此种种,文学书籍的特点,并不是一个竖排板、书法字就能体现出来的。如有些书,来回把玩,先不考虑其内容,就令人爱不释手,可以说书籍的魅力不只从单方面,它的每一道工序、每一处细枝末节都要考虑在内。我国传统书籍艺术具备一种天然的“文人气”,文学书籍自然成为其发展的天然土壤。对于传统书籍艺术的特点,笔者提到的也只是冰山一角,将其充分挖掘出来加以合理利用,不仅是对前人的尊重,也是古为今用行之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