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的留到最后
2008-12-29晓晨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2008年1期
我基本上无论做什么事情总喜欢把好的留到最后,一直也没有深究这其中有什么深奥的道理。
钱钟书先生曾说过: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会先挑好的吃,另一种人会把好的留到最后吃。钟书先生进而评价说,看起来,第一种人是幸福的。因为他吃的每一颗都是剩下的葡萄里最好的,而第二种人则总是吃剩下葡萄里最差的,但实际上第二种人才是幸福的,因为第一种人只有回忆,而第二种人还有希望。
其实我觉得还应有两种人,不论好坏,拣到什么吃什么;另一种就是依情形,看心情而定。这两种人的幸福感,应该也是相当的高,属于随遇而安型,比较大而化之。先前我觉得把什么都上升到哲学层面,或者依信一些心理测试来看自己的运成和性格是一件挺无聊的事情。但是最近我发现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说明我要说的问题,我举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例。
某日。在学校饭厅里吃早饭。这天我决定吃包子。学校的包子皮很厚,但是馅儿很好吃。所以每次我吃的时候都会先把皮都吃光,然后再细细地品味馅儿。恰巧陪我吃饭的朋友很细心,发现了我这个习惯。她很是不解,觉得面对好的坏的都不得不吃的时候应该把好吃的放到前面来品尝。我刚要侃侃而谈,说出钱先生的一番话来支持我的观点时。她制止了我,只淡淡地说,“你有没有想过如果盘子翻了怎么办,恰巧你刚吃完不喜欢吃的,这时候盘子翻了,不就是等于前面做了无用功吗?”好像有意配合她似的,从我身边走过一个人,不小心把我的盘子碰翻。皮已经吃完了,馅儿撒了一地。而朋友这时很洒脱的,故意把自己的盘子碰翻,她的盘里只剩下了皮。
这的确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钱钟书先生所说的有他的道理。但是他忽略了天灾人祸,忽略了意外。可是意外是时常发生的,并不是事事都按照我们预期的发展。那这样说来,我们究竟要怎样处理这一问题呢?
编辑 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