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我回到A班去

2008-12-29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2008年1期

  转眼我已成为初三的毕业生了。
  回想起初一初二的那些时光,蓦然发现那是一段多么美好的日子,不像现在。我一直以为“晚自习10点下课,周末全年级补习,月考”,这都是初三第二个学期的事。可却来得这么快,让我有点措手不及,神经立马紧绷了起来。
  我觉得那些经历过大考的人(如:会考,中考,特别是高考等)都有种沧桑感,觉得他们很厉害。在那个非常时期,执行着非常任务,在那种紧张环境,压抑气氛中,自己强顶着老师的题海,忍耐着晚睡早起的眼皮打架,耳边还萦绕着那最经典出自各老师或各家长的口中的“初三要努力哪!你读书不是为了我,也不是为了你父母(老师),是为了你自己”。在中国这种应试考试下,我们多数不得不放下自己的兴趣,背上分数的包袱。被成绩主宰。
  讲到成绩,我就很汗。在初三“培优班”中,我被编到了B班。其实大家都是明白人,知道这是按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而编、排的班级。应了句老话的感觉“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在补习中,我总感觉浑身是刺,再加上老师对B班这个班的定义,让我一直都不好意思抬头。
  但在补习中,我却有种充实感,奋斗感。在这种感觉中,我明白了很多,明白了我曾觉得厉害的那些人是怎样过来的:因为心中都有一个目标,一个追求,所以才会心甘情愿为此辛勤努力,坚持不懈,就像我们现在一样,都希望高中能又在这个校园中相见,这也算是彼此的承诺。今天,在B班,我们几个同学击掌承诺。要在第一次月考后自信地坐到A班教室,只要我们肯努力,“Anything is possible!”
  还记得前不久看了一篇关于法国总统萨科齐的文章。他从小有一个总统梦,但他跟别人不同的是,一般的人只会说:我想当总统。而他却一直对自己说:我必须当总统!
  当一个人用“我必须怎样”来诠释自己的理想时,心中该会有多大的动力和必胜的信心啊。跨进初三的门槛,就意味着至少一年要用“努力”拼写,而在初三这种形势下,我们也必须对自己说:“走进初三,我必须努力!”我会记着,这是我说过的话。
  
  编辑 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