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躲在镜头的背后

2008-12-29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2008年6期

  宁远一直与父亲没有多少交流。他们彼此都是沉默寡言的人,宁远一路读书顺畅,不用父亲费多少的气力。事实上,即便是有了问题,他也不会去找父亲。更多的,选择自己独自承受。他一直以为。父亲对他,像对家中某件可有可无的摆设。记不记得都在其次,更不必说去上心呵护。
  所以宁远一路读书,选择的,几乎都是离家很远的学校。大学是在北方,硕士是在遥不可及的英国。回国后因为热爱摄影,选择了做自由摄影师。那一年,宁远争取到为一家电视台拍一个片子的机会。剧中千里迢迢给村民去送照片的人,他挑来选去,最后觉得,让自己的父亲来演是最契合的。片子讲述的,是一个摄影记者,偶尔去云南一个苗族居住的山村里采访。顺便为那里的每一户人家,都拍了照片,走时他承诺会将这些照片洗出后送给他们。但因为此后不安定的生活,他几次都将这件事放下。几年后,他终于让自己的父亲去送这些照片。照片上的孩子都已长大,照片上的老人有些已经去世,许多的东西。都已经改变……
  宁远打电话给母亲。让她转告父亲自己的这个决定。母亲在电话那头,听完竟是笑了。停了片刻,母亲问:你要拍你爸。可是,你9f84da20a8c6f6686ea1b99b09583be0了解他吗?这个问题,让他想了许久。但始终都找不到合适的答案。就在他打算再找一个人来做剧中的父亲时,母亲却发短信给他,说,你爸同意了。
  父亲的决定一下,犹豫的,倒反而成了宁远。他终于明白母亲问那个问题的原因,他们彼此,一年里都不会超过一百句的交流,而拍这部片子,需要花费一个月的时间,这么漫长的相处。他们如何祛除昔日的隔阂,这个问题,似乎比电影的拍摄。更为重要。
  果然,与父亲开车前往那个山村的路途中。当他用摄影机对准父亲的时候,躲在镜头后面的眼睛,竟是有些微的慌乱。似乎。这样近距离的关注,是不该发生在他们父子之间的。父亲安心地开着车。并不去看他的镜头。一路上。宁远拍到的都是父亲的后背,还好。这与剧情的要求基本吻合。父亲是一个很好的群众演员。在镜头里几乎看不到表演的痕迹。这个50多岁的男人。为了自己儿子几年前拍下的这些照片,翻越一个个陡峭的山坡,一户户地找照片上那些依然健在的村民。告诉他们,这是自己儿子拍下的照片,他曾经答应过他们,来送照片,现在,这个承诺。终于可以由自己代为实现。
  宁远的镜头,大部分都给予了那片土地上的人们。他忠实又热忱地记录着这里的变化。记录着这里的生命。而帮助自己送照片的父亲。不过是这部片子里一双伸出去的手,一个在画面角落里的背影……
  父亲一直配合得挺好,并不去理会他的拍摄,而是照他的指导,走在摄影机的边缘,将大块的空间,让给了这里的村民。但却有一次。当宁远将镜头从一个抱着一条小狗亲密私语的孩子身上。移回旁边观看的父亲时,父亲突然将自己的视线拉回。对着镜头,深情地凝望着。父亲的凝望,持续了很久。直到宁远躲在后面的眼睛,终于无法忍受这样的对视。主动地。将镜头移往别处。
  做电影最后剪辑的时候,宁远才发现,这是父亲唯一正视摄影机的镜头。他几次想要将这个镜头剪掉。但终于还是忍住了。电影的放映会上,果然有很多的观众,对这个镜头提出苛刻的指责。他们说,父亲这个深沉的注视,是溢出了电影之外的。导演不仅没有毫不留情地将此剪掉,反而将此作为最关键的结尾,不知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
  主持人让宁远解释。看着屏幕上父亲凝视前方的那个定格镜头,许久,宁远才说:我是到最后,才知道,这部电影,是父亲给予我的一份礼物,而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将他投射给我的这唯一的注视,长久地保留在影像的记忆之中?
  电影在前。爱在后,宁远是躲在镜头的背后,才看清了父亲深沉无边的爱。他们彼此,无法像那个孩子与小狗一样,亲密地依偎,爱抚,用只有彼此才懂得的语言,畅通无阻地交流,但那份隐藏了许多年的爱,还是穿越了镜头,悄无声息地,绽放开来。
  
  编辑 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