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S 兵贵神速
2008-12-29冯嘉雪
中国新时代 2008年8期
无论是不断扩展的年轻团队,还是加速整合旗下的快递与供应链业务,UPS的目的就是提高他们的速度和工作效率。正如奥运场上的百米大赛,衡量取胜的标准,就是速度

2008年初夏的一天,北京最繁华的商业中心——西单的一家大型购物广场内,人们被阵阵欢快的音乐吸引到了位于中央区域的舞台前。随着一连串激烈的鼓点,篮球宝贝、击剑、自行车、篮球以及游泳项目的运动员悉数亮相。同时,五位身着棕色制服的速递员也以极富创意的方式登场。
这是全球知名包裹递送服务公司UPS的一次以“精彩奥运·背后有我”为主题的街头互动路演活动。
为了让更多人充分了解UPS的工作流程,不久之前,UPS公司还邀请影视明星张丰毅拍摄了一支名为“兵贵神速”的广告短片,生动展现了UPS在服务“好运北京”体育赛事竞赛场馆时,紧张而有序的日常工作场景,背后则寓意UPS有能力凭借先进的解决方案帮助中国企业解决物流难题,为其业务成功保驾护航。
2008年,是已经诞生101年的UPS进入中国市场的第20年,如同一名正值巅峰状态的短跑运动员,UPS渐入佳境。
根据公司财报数据,2007年第四季度,UPS亚太地区业务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超过15%,主要得益于中国和印度两个市场的强劲增长——其中中国市场增长超过30%,印度市场增长接近25%。
“在我们的整体亚洲战略中,中国会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UPS亚太区北京奥运会赞助与运营副总裁陈学淳说,2008年对于UPS是至关重要的一年。
一方面,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物流和快递赞助商,他们要代表北京奥组委负责运营和管理奥运物流的“中央枢纽”——北京奥运物流中心。同时,UPS也将继续推进快递与供应链业务的整合,“我们将如期开放上海的转运中心,并在中国各地全面扩展地面网络。”
已经加入UPS整整10年的陈学淳告诉《中国新时代》,UPS在中国拥有一支年轻的员工团队。自从2005年全资运营以来,UPS的雇员数量从独资前的200名直线上升为现在的5000名左右。
“奥运会是个极好的平台,可以展示我们年轻并不断扩展的雇员队伍。”陈学淳说。
无论是不断扩展的年轻团队,还是加速整合旗下的快递与供应链业务,UPS的目的就是提高他们的速度和工作效率。正如参加百米大赛的运动员,无论你的身体素质如何优秀、背后训练的科技含量有多高,衡量取胜的标准,就是速度。
奥运物流的枢纽
在陈学淳看来,北京奥运会对于UPS而言,不仅仅是一次向世人全面展示能力的机会,更是一个重要的商业机会,“把奥运会作为与其他赞助商合作商谈的开始,从而使公司获得新的商机并扩展业务。”
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物流和快递赞助商,UPS肩负着运营和管理奥运物流的“中央枢纽”——北京奥运物流中心(OLC)的重任。OLC将为奥运会期间所有的37个竞赛场馆、15个非竞赛场馆及72个训练场馆提供物流服务。从2007年初开始运营至2008年6月,由UPS管理的奥运物流中心共计收发货近800多万件,并一直保持着物流管理的零事故率。

2008年7月,UPS在奥林匹克运动员村、媒体村、主新闻中心和国际广播中心内共设立四个UPS特快专店,满足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媒体和大量访客在奥运会期间的国际快件递送要求。
7月8日和7月15日,首批两家UPS奥运特快专店已经分别在奥运会主新闻中心(MPC)和国际广播中心(IBC)正式对外营业。虽然这不是UPS第一次在中国开设零售分店,但这一次他们要面对的服务对象与服务项目都是全新的。
由于UPS是惟一一家在奥林匹克公园提供国际快递的公司,因此在奥运会及残奥会筹备和举办期间,UPS特快专店可以为运动员、媒体和访客提供包括国际快递、打包和标签服务在内的一系列递送服务。此外,随着奥林匹克公园的正式开放,UPS将随即管理和落实物资的每日快递路线,并协助行李递送服务。
事实上,为了保证奥运会期间快件传送的准确与及时,UPS从2005年起就专门配备了一个团队在北京协助奥组委制定所有的物流方案,其中包括物资总体配送计划(MDS)。MDS是UPS专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赛事物流所设计的车辆配送计划编排系统,旨在保证各类物资按计划时间运往场馆,科学控制通过场馆后院入口和安检设施的车辆数量,避免不必要的车辆拥堵。
根据递送需求,系统将自动编排出车辆的出发、安检、车检以及最后完成卸货后的离开时间,并将MDS报告自动发送至相关业务点,从而实现配送计划的优化编排以及人力、设备和资源的合理分配。
同时,陈学淳透露,他们还打算在奥运会投入使用一个“秘密武器”——资讯收集器(DIAD IV)。“我们趁奥运会期间把第IV代的收集器引进。第IV代收集器的优点是与GPS相连,如果这个收集器能发挥最大功能的话,我们坐在房间里面,就可以随时了解每个员工的工作状态。”
由于UPS的每一个司机、外务员都配有这个收集器,因此他们对于每个员工的距离掌握能够精确到尺。例如,某个外务员在11:20进入了北京国贸的第18层,完成了某一单的运送任务,他的整个运送过程、到达时间以及运单内容都能通过资讯收集器,被UPS的管理中心了解得清清楚楚。“这也是我们速度取胜的法宝。”陈学淳说。

除了DIAD IV这样的秘密武器,位于北京顺义区的奥运物流中心则是UPS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顺利提供服务的保障基地。
“北京奥运物流中心是整个奥运物流的集散地,起着中央枢纽的作用,是北京奥运成功举办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陈学淳说,北京奥运物流中心是UPS目前在中国运营与管理的最大的一个仓储式物流中心,也是全球范围内UPS为单一客户所管理的最大的仓储式物流中心。
2007年3月28日,北京奥运物流中心接收了第一批来自欧米茄的比赛计分牌。在整个物流中心全部落成后,将有4座仓库和1个车辆编组安检场地。届时,UPS将代表北京奥组委进行货物的接收、存储、出库以及各场馆之间及场馆内的运输配送和赛后反向物流的运作。
加速内部整合
自从2004年底从中外运公司手中成功回购合资公司股份,UPS便在2005年成为首家在中国拥有全资公司的国际快递运营商。从单飞之日起,UPS便开始不断整合其在华业务。
在此之前,UPS总部已经开始酝酿从包裹递送商向综合供应链管理公司的转型。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转型则直接影响到UPS全球组织架构和业务整合的变动。随着总部层面整合的完成,UPS中国区的管理层结构调整也在2005年末结束。
原先的UPS中国区、台湾区被撤销,取而代之的是被分为华东、华南、华北、香港及澳门、台湾五大区的UPS大中华区。

在UPS完成调整之初,就有业内人士认为,UPS对管理结构的重整,意在提升中国区市场在亚太区的地位。2004年,UPS中国区的业务增长超过了100%,在这样的背景下,调整中国管理架构、减少中间环节、加强直接管理对已经完成独资的UPS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整合的推进,UPS全球旗下也不再区分快递和供应链管理版块,而是按照国际业务和国内业务区分,在两大业务之下,都有同一个负责人管理快递和供应链管理业务。目前,UPS总部的业务整合已经完成,而属于大中华区的华北、华东、华南三个区域的业务整合则正在进行之中。
“随着我们在中国市场的拓展,我们发现很多客户不仅需要限时、门到门的包裹快递服务,也需要海陆空、仓储服务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因此,我们希望今后把两块业务整合在一起,一个销售就可以解决同一个客户在这两方面业务的需求。”UPS全球销售和营销高级副总裁库尔特库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UPS的国际市场上,中国是第一个尝试将两种业务整合在一起的区域市场。
2008年初,UPS推出六款新产品,以强化其全方位的供应链服务,从提供有保障的快递服务到货运、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等。
到2008年5月,除去现有的23个国际快递运营网点,UPS在中国的二、三级城市建立了10个新的全资运营中心。这10个新的全资运营中心分别分布在惠州、珠海、嘉兴、泉州、南通、武汉、绍兴、威海、江门和烟台。
在加紧快递、供应链业务整合的同时,UPS还将把投资重点放在对现有分公司的基础设施和人力拓展上,并向二、三级城市扩张。
“UPS供应链业务目前在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拥有超过40个营业设施,作业面积超过200万平方英尺,并将继续拓展在中国已经颇为成功的业务,重点将放在主要制造业中心地带,如长江、珠江三角洲及渤海湾。”陈学淳解释,这些地区的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30%,GDP占全国总数的48%,同时拥有全国85%的国际贸易量,因此自然就成为UPS瞄准的突破重点。
为了给中国市场提供更全面的服务,UPS还大力推动在华零售业务,他们也是第一个试水零售业务的外资独资快递公司。
2006年8月,UPS的两家零售店铺率先在上海开业。一年之后,2007年10月26日,UPS 和史泰博公司的合资品牌联合店——史泰博-UPS 特快专店在北京开业。2008年7月10日,另外两家史泰博-UPS特快专店也在上海的商业中心区开业。
这两家特快专店的诞生,源于两家公司此前的长期合作基础,在美国,史泰博就与UPS拥有紧密且长达10年的合作关系——遍及美国的大约1400家史泰博店,都可以提供UPS运输选择。
特快专店不仅能为客户在办公用品、文件处理和国际运输需求等方面提cDzYXLteUjvwSzgxb69M4f2BW1kZ17UUmk7vm3Nv9sc=供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商业客户还能享受到这一品牌联合店为他们打造的定制化解决方案以及一对一的客户体验。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UPS先后在去年12月和今年5月开设了两个新的操作运营中心。截至目前,UPS共有三个操作运营中心,分别负责北京中部、东部、南部和西部主要商业区的业务。位于北京的新操作运营中心的开设,使得UPS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例如:为限时快递服务提供更多的邮政编码;将三环内的回复时间缩短到1小时;服务扩展到五环路等。
此外,“2008年底之前,UPS将开始在深圳建设亚洲航空转运中心,为亚洲递送工作缩短货物转运时间。”
陈学淳表示,UPS将在2008年继续加大对中国的投资,以将其在中国的业务范围扩展为从快递配送到供应链的整个领域,包括库房管理、航空运输、海上运输和其他供应链解决方案。为此,他们计划在中国拥有总共89个营业设施、1153个服务提供网点和866辆运输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