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印象点滴
2008-12-29吴超
中国经济周刊 2008年44期
今年8月,在“北京欢迎你”的动人旋律中,我随中国青年150人代表团应韩国政府邀请访问韩国,进行友好交流。10天里我们由南往北,访问了韩国济州、釜山、庆州、荣州、横城、首尔等城市。虽然回国已3个月,但访韩旅程中的美景与友情像首动人的歌,萦绕在我心间,悠长、难忘……
清溪川今昔巨变

去韩国前,我曾翻看过李明博总统的自传《全力以赴》,对李明博任首尔市长期间的“清溪川复原”工程印象深刻。此次访韩我特意抽时间踏访清溪川。
首尔作为韩国首都600年了,600年间,清溪川和这座城市相依相伴。上世纪60年代,因为溪水污染、发展交通等原因,清溪川被全部覆盖,1978年又在填埋的基础上建造了贯穿首尔的清溪川高架桥。2002年,在李明博的极力推动下,首尔开始“清溪川复原”综合治理工程,进行了交通疏导、水体复原、河道整治、景观设计等。到2005年9月,干涸了数十年、沦为地下暗沟的清溪川终于恢复了“清溪”面目。
从首尔市政广场往北走几个街区,到乙支二路就可以见到清溪川,钢筋水泥林立的街市中,突然涌现一条清溪,水流潺潺,芳草萋萋,大人、孩子在溪边休闲、嬉水;三两好友沿溪散步;有些人干脆脱了袜子,将脚放在溪水中,尽情享受那份惬意。谁能想象这里改造前曾是横贯首尔东西的交通主干道,被认为是韩国城市现代化的象征,一度让韩国人引以为豪。
我在清溪川看到一块小石碑,上面用韩文、英文刻写着Hana bank (韩亚银行)庆祝清溪川复原的一段话,中文大意是:“曾经一位国王和他的追随者们建设了自己繁华的国度,希冀民族和世界共同繁荣进步。在2005年9月这个特别的时刻,快乐和希望在这里孕育、升腾,融为一体。”
这是首尔重塑城市形象的一个崭新开始。这条拆除了高架桥,总投入3800亿韩元综合治理恢复的河流,向人们证明“品牌价值上升的城市不只是高职能、高效率的城市,而是环境与文化共存的城市,是人们想生活的城市、向往的城市”。正如李明博所说——“我们由开发时代进入环境与生命时代”。
一截小树枝也“宝贝”
横城林体院是韩国的一个青少年活动基地,我们在那里做手工体验时,韩国工作人员发了一些细细的小树枝,她首先告诉我们用来做手工材料的这些小树枝、小木块,是工人师傅为了树木生长得更好而裁剪下来的,不是破坏性取材,是废物再利用。即便是废物再利用,在制作过程中,韩国工作人员也一再提醒我们不要浪费,需要多少用多少,因为这次手工后剩下的小树枝,下一批人来时还能再用,每个人在做好手工后都要把用剩的材料整理好,放回固定的地方。这些不起眼的小枝杈,在韩国人眼里也是如此“宝贝”。对一点小树枝尚且如此珍惜,更何况一棵树、一片林,一方水土。横城林体院依山伴水,住在这里的人不允许用沐浴露、洗发水,怕污染地下水。尊重生命、尊重环境、节约能源,韩国人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能源危机感让我肃然起敬。
韩国总面积相当于我国浙江省大小(约99237平方公里),70%是山地和丘陵,人口约4500万。韩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业化的过程中,破坏了环境,后来在保护环境过程中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此次访问由南往北公路两旁浓浓绿意,无时无刻不给人绿的享受。我们所参观的POSCO(浦项制铁)、SK电信、古里原子能发电站,都是高科技产业,除了厂区环境非常优美外,展示馆的实物展示、宣传片中的场景设计也传递着强烈的能源危机感和创新意识。人多地少、能源匮乏的韩国,意识到在能源竞争激烈的今天,有效保护和利用资源的同时,靠高科技、靠创新来强大自己,才能赢得更多主动。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面对激烈的能源大战,如何深化环保意识、协调保护与开发,我们的“世界工厂”如何从国际劳动分工的低端快速达到高端,需要我们多学习和思考。

此次访问,我们还了解到,近些年,越来越多的韩国青年在“中韩青少年未来林”的号召下,来到中国内蒙古等地,植树造林,绿化荒山,防治沙漠化,推进东北亚的绿色环保事业。接待我们的韩国志愿者梨花女子学院的学生廉志贤,就曾两次到内蒙古植树。我对韩国青年所表现出的国际责任感,内心敬佩,也感受到了绿色环保事业无国界的力量。
将“美丽事业”推向世界
早在飞往韩国的飞机上,我们就发现韩国空姐妆容精致,粉底、胭脂,象融化在皮肤中,散发无限光彩活力,妆容“精致”“优雅”是韩国给我的第一印象。到了韩国,我们更是发现女士几乎人人化妆,无论城市还是山村,不管是销售人员还是清洁员,都很注重仪表。听说韩国女人不化妆是不出门的,访问期间陪同我们的韩国青年志愿者都是大学生,几位女志愿者忙碌的工作间隙总要对镜补补妆,随时保持妆容美丽鲜亮。
崇尚美丽,注重化妆,促进了韩国本土化妆品业的发达,在首尔、釜山等城市的繁华街区随处可见化妆品店,每个店都有中文销售员。在釜山,一位销售员骄傲地介绍“法国的香水,韩国的粉,韩国的美容护肤品世界一流”。另外,还有很重要一点,像韩国的电子产品一样,长于设计、包装的韩国人在化妆品的外观、标志、颜色等方面都做得相当精美,产品和包装相得益彰,充满韩国韵味。在大型商场或免税店中,我们也看到一些国际大牌化妆品的专卖,但80%都是韩国本土品牌,外国化妆品牌要抢占韩国市场似乎很难,韩国人对“美丽事业”的自信和执着可见一斑。据说韩国化妆品这几年出口亚欧地区势头强劲,其中约一半出口到中国大陆、港、澳等地区。韩国人在努力将自己的“美丽事业”推向世界。
偶遇市长的岳父
回国前一天,我很想再转转首尔。不过首尔市的指路牌和公共汽车站用的全是韩语,我只能拿着地图向人打听怎么乘车。一位个子不高,有点秃顶,会说英语的老先生主动当了我的向导。老先生姓郑,是刚退休的中学物理老师。他知道我从中国来时,赞叹“中国是个大国,我曾去过中国,到过北京、香港、深圳、杭州,西湖真的太美了 !”我指着衣服上的中韩两国国旗图案的胸针告诉他我是来友好访问的,老先生兴致更高了,他说中国领导人非常了不起,这些年中国快速发展,前景美好灿烂。
聊到投机,老先生很骄傲地对我说:“我女婿就是现任首尔市长吴世勋,和你同姓啊,很多人说我的女婿可能会成为将来的韩国总统。他非常英俊,像电影明星。”老先生说自己不经常出门,免得碰见托人情的,不想给女婿添麻烦。他还说:“我女婿强调市政府公务员必须创新性地工作,现在首尔在做汉江沿岸整体规划开发,过几年你再来首尔看看,肯定比现在漂亮许多!”老先生指着建于50年代的首尔市政大楼说,现在里面已经搬空了,要在后面盖一栋新的大楼,旧的大楼做什么用,正在征求市民意见,也许会变成博物馆。”
我们不知不觉聊了半个多小时,临别时,他热情推荐一定得看看景福宫和青瓦台,并诚恳地说:“中国是个大国家,有灿烂的未来。向你的家人问好,欢迎你们全家来韩国玩!”
一个可爱的老先生,一次街头巧遇,一段很开心的交谈,首尔这座城市让我觉得更加亲切、温暖、热情洋溢。回国后,我从网上了解到,老先生的女婿吴世勋市长曾多次访问中国,并在四川大地震期间代表首尔市捐助10万瓶矿泉水,送来了慰问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