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准妈妈”营养有点多

2008-12-29

中国经济周刊 2008年44期

  生一个“健康、聪明、漂亮”的宝宝是每一位准爸爸、准妈妈的美好愿望。随着现代人生活品质的飞跃,家庭对抚育子女的重视和对其智力的需求,“准妈妈”的胃在孕期受到的关照也空前提高。然而,“准妈妈”吃得又“好”又“多”就能使宝宝先天健康且营养全面吗?
  专家表示,“准妈妈”在孕期吃得又“好”又“多”实际上是一个误区。在中国存在孕产妇“营养不足”及“营养过剩”比例均居高不下的现象,某种程度上折射出我国对于出生人口素质发展缺乏长期营养学意义上的规划,无论是正在孕育孩子的家庭还是医护人员都亟待有针对性地了解孕期营养的相关知识。
  跨国医疗健康公司雅培日前公布了一份“孕期生活习惯网络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孕产妇营养过剩比例偏高,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自认为孕期营养知识不足够。雅培在业内率先倡导科学的营养规划,以及为孕妇、婴幼儿等提供实用的营养指导,其举办此次活动的目的之一就在于,推动孕期营养知识的传播,扩大我国孕妇孕期营养知识的普及度。
  怀孕后,家里长辈都会给“准妈妈”大补特补,以为这样可以让母子更健康。在本次“雅培-孕期生活习惯调查”中,接受调查的700多位对象,超过66%的孕妇认为自己营养十分充足,甚至达到“过剩”状态。
  大家都知道,孕妇营养缺乏对胎儿有害。那么,是不是营养越多对胎儿就越有利呢?著名婴幼儿营养和优生保健专家、中福会国际和平妇婴保健院沈月华教授表示:孕期营养并非越多越好。正所谓“过犹不及”,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足都会影响母亲健康、胎儿正常发育。沈月华表示,在临床上,孕期多种并发症如孕期糖尿病、妊高症、高血脂等,均与饮食不当有关。即使对于水果、牛奶类有益食物,“准妈妈”也不宜无限制地摄入。
  但是,如何才能吃得恰到好处?雅培的本次调查显示,一半的“准妈妈”对此表示茫然,自认怀孕期间的营养知识不够。怀孕8个月的外企白领陈瑛说,因为没有一个营养“金标准”,自己吃多吃少,该吃什么都没什么概念,只能按老一套的经验来进补。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1/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怀孕期间的营养摄取不够均衡。
  而在营养知识获取途径上,孕妇们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雅培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孕妇信赖医生、营养师等专业人士的推荐;口口相传、亲朋好友的意见也值得参考。此外,书籍、报纸杂志、电视节目、广播等专业传播媒体,既有权威性的一面,同时也易于接触到;最后一部分是网络,尽管只有40%的孕妇相信其权威性,但近80%的孕妇会考虑在网上了解相关营养知识。
  沈月华表示,科学的“0岁前营养规划”,将使宝宝终身受益。孕期饮食应每天达到“九个一”标准:包括1-2杯合适的奶制品;1份粮食、粗细粮搭配;1斤蔬菜(绿叶);1-2个水果;100克豆制品;100克肉类;1个鸡蛋;一定量的调味品(油20-25g、盐6克、不用或少用糖);一定的饮水量(2000毫升)。
  孕产期营养比平时丰富一些是必要的,但还是要注意适可而止。这一点,除了有待于孕妇及其家人观念的改变,有关部门也应加强对孕产期营养规划重要性的认识,加大权威指导的范围和力度,多方合作,努力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