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里的珠三角企业
2008-12-29崔晓林陈文娟苏邹滔子
中国经济周刊 2008年48期
案例一
“我不想卖掉工厂回香港”
采访时间:2008年11月28日
地点:广州番禺大岗镇工业园区
企业:振裕染印织造厂有限公司(下称“振裕公司”)
目前处境:资金链断裂、数千员工离职、停产
在大岗镇工业园区里,振裕公司犹如羊群里的骆驼,在长达数百米的枣红色围墙里,一大片红色建筑显得格外醒目。工厂大门前摆放着一对威风凛凛的大石狮,令这家企业透出浓重的传统色彩。“我们老板最喜欢红色和狮子,红色象征着红火,狮子则代表着王者之气。”11月28日上午,振裕公司的工作人员引领记者走进振裕。
站在宽阔而整洁的厂区里,眼前的一切,却让人多少有些伤感——没有机器的轰鸣声,没有员工的身影;办公楼的大门上,褪色了的红“福”字在微风中飘来荡去……
从2008年7月开始,工厂从半停产到停产,从第一名员工背包走人,到3000多名员工相继离开,振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痛苦的死亡煎熬。
1971年,振裕公司在香港成立。1989年夏天, 当时已是香港四大最具规模印染纺织厂之一的振裕公司,进军大陆,开疆拓土。而当时,正是中国内地纺织企业最低迷的时刻,计划经济时代的传统纺织业遭受重创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大批外资、港资企业进入中国,逐渐成为了中国纺织产业的主力之一。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20多年过去了,当年以“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健全的销售网络”而称雄的振裕公司,如今,正在重蹈中国传统纺织业的覆辙,在产业升级和国际金融风暴的双重压力下,这个投资24亿元人民币的纺织企业,正因资金链的断裂和管理上的致命缺陷,而摇摇欲坠。
振裕总公司是香港四大最具规模染织厂之一。董事长黄旭桐先生于1992-1997年共投资1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