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浏览
2008-12-29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08年2期
文化有差异 艺术无国界
中西方文化有着完全不同的起源和传统,但却让我们更加渴望了解对方。音乐就是一种很好的桥梁,加拿大“晨星音乐桥梁计划”主任保罗来到中国,努力《播撒音乐的种子》,因为他坚信“古典音乐对每一个人都是开放的”。
而2007年,一只澳大利亚小狗也开始了它在中国城的历险,它就是《中国城:酸甜苦辣》的主人公。其同名动画片大获成功,虽然只有17分钟,却标志着中澳两国在卡通制作上的首次合作,当然决不会是最后一次。
两个月后看萨科齐现象
2007年末,法国总统萨科齐访问中国,在西安、北京、上海参加了几项活动。这次访华充分证明了中法两国的友好关系。
在华法籍工作人员、学法语的中国学生、教法语的中国老师⋯⋯接受本刊采访,就萨科齐总统访华发表看法。从经济、政治、文化等不同角度,分析萨科齐访华两个月后,中国、法国和中法关系的微妙变化。
2008:中国步入世界舞台中心
对美国人而言,2008年是个重要的选举年。但是,对世界大多数地区而言,2008年可能是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一年。奥运会将成为中国期待已久的亮相机会。在一个又一个问题上,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个最重要的国家。2007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美国,这至少是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第一次有国家做到了这一点。中国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国,在5种基本食品中的4种食品、能源以及工业初级产品等消费领域均超过了美国。数月前,中国还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不论是贸易、全球变暖、达尔富尔问题或朝鲜问题,中国都成为新的变量——没有中国就没有长期解决方案的可能性。另外,中国20年里经历的工业化、城市化、社会转变是欧洲人在200年里经历的。但是这种前进运动能否持续,是中国面临的关键问题。
西蒙娜·德·波伏瓦诞辰100周年
既先锋主义又激进主义,被人敬仰又被人怀疑,令人钦佩时而又令人讨厌,西蒙娜·德·波伏瓦在全世界的妇女运动中掀起了轩然大波。这位萨特的伴侣发起了对男性制度的挑战,但她同时也是这种激情的受害者。她既是操控者又是弱女子,强硬又顺从,宽容而嫉妒,还有点运气不佳……这位20世纪的传奇人物是如何在真实与谎言间书写了自己的传奇?为什么她总能令女性情绪高涨?《西蒙娜·德·波伏瓦诞辰100周年》透过波伏瓦的一生,对她做出了解读。
婚姻的买方市场
女人们常常感叹相亲好比逛种牛市场,这句话得到了纽卡斯尔大学两位教授的支持。他们在论文中说,结婚的确就是一次交易,但女人并不必为此抱怨,因为她们恰恰就是买方。
女人往往选择社会地位较高、经济情况较好、相貌较佳的男性,这似乎是人之常情,但这两位学者采用很严密的科学方法进行论证。他们选择1910年的美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分析。因为此时的美国还没有稳定下来,东部各州男女比例相当,而西部则因为淘金热而充斥着单身男性。这让教授们不仅能分析常态下的婚姻选择,还有机会研究绝对买方市场下的女性择偶标准。
两位学者又对数据进行了抽样研究。他们将样本中的男性按地位、财富打分,并以30岁前找到妻子为标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性别比例平衡的社会,60%的高分男性能够达标,低分男性为56%;但如果男女比例为110:100,这两个数据则分别跌至46%和24%。而女人的态度值得玩味,即便在性别平衡的社会,她们宁愿单身,也不会随便嫁给一个什么人。
热点问题铺平埃伊关系道路
1939年,波斯王子穆罕默德·礼赞·巴列维和埃及公主芙吉娅·穆罕默德·阿里成婚,但是结婚不到两年两人的关系就恶化了。在他们离婚以后,埃及和伊朗的关系又像从前一样,软弱而易碎。
现在人们都关注着阿拉姆·阿里·哈达德·阿迪勒一月份对埃及的访问及双方商定埃及领导人访问伊朗的事宜。
目前埃及和伊朗的关系,似乎好像是玻璃纸一般的婚姻,更确切地说,就是为了结婚而结婚。而对于两国的双边关系,主要涉及如下几个问题,一是从根本上澄清埃及前总统萨达特遇害事件中伊朗的角色;二是安全问题上的相互谅解;三是在地区问题上相互理解。
另外,从伊朗方面,伊朗需要埃及的支持,特别是在伊朗核问题上和伊朗与海湾国家的关系上。伊朗还要求埃及清除巴列维在开罗的墓和伊朗王国的国旗。
埃及方面已经去除了在开罗的一个伊朗王国时期的地名夏哈巴努,代之以原先的名字塔勒迪;但是埃及拒绝清除巴列维的墓和伊朗王国时期的国旗。
阿根廷新生女总统
最近入主玫瑰宫的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基什内尔经历了她从阿根廷第一夫人到共和国总统的身份转变。这位美女政治家是继贝隆夫人之后第一个向阿根廷总统之位发起挑战的女性。也正因此,克里斯蒂娜赢得了民众广泛的喜爱和支持,这一次,阿根廷不会再哭泣了。
现年54岁的她美丽开朗,家境殷实,毕业于阿根廷首屈一指的拉普拉塔大学法学院。个性张扬的她能言善辩,有叛逆精神,却善于走下层民众路线。在民众主义土壤深厚的阿根廷,有个人魅力的政治家总能得到大众的青睐。由于丈夫基什内尔2003年上任以来,一系列举措将阿根廷经济从货币贬值和金融混乱的冰窖中拯救出来并使经济一直保持着高增长率,这位备受公众关注的女总统表示,未来的执政路线大体将延续前任的思路。
而民众对这两位“夫妻档”怀的期待则更多,如何使“基什内尔”模式更加完善或者超越它,并拥有自己个性的管理风格是摆在这位美女总统面前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