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南寻根记

2008-12-29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08年4期

  来泉州参观闽台缘博物馆这一天,恰逢江岷钦50岁生日。“我感觉收到了一份别致的生日礼物”,江岷钦告诉记者,小时候清明节随父母祭祖,从祖先的墓碑上,知道了自己祖籍漳州。
  “这是台湾女子在绞脸。”江岷钦是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学系教授,虽然是第一次参观,却觉得处处似曾相识。“我住过农村,我们台湾的住房就是这样的,小时候,我就在这样的桌子上吃饭,这叫供桌,上面放着祖先的牌位。”他边走边回忆。
  3年前,因为摄制电视节目,江岷钦第一次来到厦门。他说,来前会有一点心理抗拒,但来后却发现,大陆跟想象中的并不一样。现在,江岷钦每年要来大陆两三次。
  “政治要经常定于‘一’,而文化则要定于‘多’”,生日这天,江岷钦有颇多的感慨,“在这一生最重要的时刻,我选择在福州、厦门度过,我希望已经有100个50年的中华文化,再有1000个,10000个50年 !”
  
  闽台一家亲
  
  “闽台一家亲,同根又同源,这个博物馆用实物证明了这一点。”创办台海两岸和平发展研究会的郭俊次说。
  早在七八年前,郭俊次就来过大陆,去年,他第一次参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来过一次,我就变成了这里的推销员了,回到台湾常常会建议朋友们来这里走一走!”郭俊次笑着说。
  郭俊次专攻政治学,这次他搭乘的飞机,绕道香港停留了两个小时,看到香港回归以来的稳定与繁荣,他由衷赞叹“一国两制”确实是政治学上的一大发明,而台湾岛内对“一国两制”却不太了解,甚至误解多于理解。因此,在他眼里,这样一家博物馆显得格外有价值。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是目前大陆惟一一家反映大陆与台湾历史关系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2006年5月在泉州开馆,已接待游客逾百万人次。博物馆全面展示了海峡两岸在血缘、地缘、人缘、情缘、商缘之间的紧密联系。
  国务院侨办副主任许又声介绍说,闽台自古是一家。从三国东吴派兵赴台,到宋朝在台湾设立行政机构,及至清朝实施200年的闽台同省合治,两岸法缘代代相循。今天83%的台湾民众祖籍地在福建,其中80%又来自闽南的泉漳地区。如今岛内所说的“台语”,实际上就是福建的闽南话;台湾民间的习俗、信仰、戏曲、艺术等,也大都由福建传承过去。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更是十分密切。目前福建全省的台资企业累计达到9000多家;闽台贸易额累计达530多亿美元;1987年台湾开放赴大陆探亲以来,厦门金门、马尾马祖和泉州金门之间的三条海上直接往来航线已经成为两岸最便捷的通道,到福建探亲访友、寻根谒祖和经商贸易的台湾同胞累计超过600万人次。
heg5kz4YIWnDwDG6Hkb8Ig==  
  回家的感觉很浓烈
  
  “原来闽台这么多的姓氏都一样,泉州在古时又名刺桐,台湾省云林县也有一个刺桐乡。”
  “你看,从建筑、民俗各方面来比较,台湾的鹿港小镇就是泉州的缩影!”
  展厅里,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感慨。这次,500多位海外侨胞、台湾同胞、港澳同胞齐聚海峡西岸,参加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福建省人民政府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共同主办的闹元宵,盼团圆活动,看到和台湾全然一致的风物陈列,听到熟悉的闽南话,他们倍感亲切。
  中华两岸文经观光协会理事长许文彬是第39次来大陆,这次,他专门带来了自己的族谱:“公元1661年,我的祖先跟着郑成功从福建同安到了台湾台南,父亲那一辈,就把族谱给我,说将来有机会回乡去看看,看能不能找到我们的祖籍地。”现在,许文彬在台南乡下自家祖先的坟墓上,还刻着“同安”二字。
  2004年10月中旬,许文彬回厦门寻根,在厦门市台联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祖籍地。这次参观博物馆,他感觉好像续上了家谱,原本的两岸,实在是一家。
  参观过程中,一位清瘦的“编外导游”格外引人注目,他初次来到博物馆,却对馆藏文物和闽台历史如数家珍,这位67岁的老人是纽约华人社团联合总会常务副主席花俊雄。
  “1977年,我第一次到福州,那时福建沿海还不发达,回家的感觉还是很浓烈。”
  “呵呵,一回闽南,几杯酒下肚就妥了。闽台一家。” 花先生笑着说:“这里讲闽南话,和台湾讲的一样哦!”接着,他当场用地道的闽南话与当地人对谈起来。
  花俊雄祖籍福建莆田,出生于台湾,后移民美国研究历史,这是他第三次造访泉州,展品丰富的闽台缘博物馆令他十分惊喜。花先生说:“在美国,在台湾,我都听说过这个博物馆。许多台湾同胞参观后,思想上都起了很大的震动。他们感叹地对我说,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怎么会成了今天这个样子?不能再让一湾浅浅的海峡阻隔我们团圆的路了!台湾只有回到母亲的怀抱才会有温暖,才会安全,才会有尊严。”
  
  台胞海上看金门
  
  罗明是厦门一家旅行社的导游,每个月都要跑一趟金门。
  “那边很舒服,像休假一样。去了很愿意呆。很放松,有时金门的乡长会主动出来对大陆同胞说:欢迎来金门,恳请支持,恳请支持!”
  “快看,那就是金门。”透过正在散去的薄雾,罗明指着远处若隐若现的金门岛告诉周围的人。春日的上午,三艘游船载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侨胞、港澳台同胞,从海上眺望金门岛。
  这是本次闹元宵,盼团圆活动的最后一个行程——“海上看金门”。
  渐渐驶近金门时,船上的人开始激动起来,纷纷起身眺望。“厦门金门门对门,‘两门’原来相距这么近。”
  纽约华人社团联合总会主席梁冠军是第二次乘船游金门,虽然只差几分钟的路程,可还是上不去,心里感慨万千。
  “在我们图书馆里,两岸早就统一了,繁体字早就同简体字统一了”,来自荷兰鹿特丹的汪永全说。 他所在的华人福利促进会图书馆里,几千册图书来自大陆,“过去的书多是繁体字,现在简体字的书越来越多。”
  “以前曾在金门看厦门,今天,则是从厦门看金门,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很多曾在金门当兵、如今已经远赴海外的侨胞代表不厌其烦地重复着心中的感动。
  “望远镜看过去,对面看过来,都是自己的同胞”,台湾“中国统一联盟”主席王津平说。王津平祖籍福建,从小听着歌仔戏长大。30多年前,他在金门当兵,整整一年,常常眺望厦门,都是中国人,干嘛要敌对呢?“当时这样的念头即使被人知道,都是危险的,现在不一样了。”王津平说,当时他就立下了一生的志愿:要为两岸同胞不再分离而尽心尽力。几十年过去了,他最大的愿望是两“门”之间不再有人为的门槛,两岸民众能在海峡间自由往来。
  “台湾海峡是一个‘黄金水道’,希望这个黄金水道能全球共享。‘海西’正在崛起,‘海东’不能让它衰落下去。台湾海峡应该成为一个和谐的海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