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对策研究
2008-12-29刘勇强
中国市场 2008年5期
摘要: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对促进民营经济良好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民营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改善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仍然存在着困难和问题,为此,我们必须研究新的对策,促进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在民营经济发展的继续创业和不断飞跃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对策
近年来,中国民营企业迅速增长,从2000年到2006年,企业数量增长了三倍,注册资本增长六倍,企业家数量增长三倍,注册资本从1.33万亿元增长到1.75万亿元。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伴随民营企业的发展,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应运而生。但是,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仍然存在着困难和问题,为此,我们必须研究新的对策,促进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在民营经济发展的继续创业和不断飞跃中发挥作用。
一、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1.职能定位不高,导致审计理念、审计目标和审计范围与国际内审存在差距。西方的内部审计制度是企业为了生存、竞争和发展的需要而自发建立起来的。内部审计理念已从财务审计转向经营审计,并以经营审计为主导。其内部审计工作目标要求内审人员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而且更要善于解决问题。内部审计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内容相当深入。
在我国,民营企业是否需要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国家并没有明确的要求。随着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最高管理当局逐渐重视内部审计。但是,内部审计如何进行操作,并没有现成的理论和准则作指导,因此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只能效仿当时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做法进行操作。它的首要职能是监督,按照企业厂长(经理)的指令对本级各部门、下属各分支机构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由于内审监督职能容易被审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