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2008-12-29李西彩

中国市场 2008年5期

  摘要:和谐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他们的人生价值观取向对社会发展会有重要影响。因此,社会、媒体、学校及大学生自身都应重视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一、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当代大学生大多数赞成或接受共产主义理想,但也有人内心认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渺茫的。他们大多数虽然赞成“人生价值在于奉献”,但往往又未将其完全附诸实践。在实现人生追求中,一些人受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影响,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
  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利益。大多数学生愿意为国家、集体做出贡献,赞同以集体主义为价值观的核心。但也有一部分学生集体观念较为淡化。把个人利益放在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之上。一些人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等价交换关系,时时从“利己”出发,对集体活动毫不热情,不关心国家大事,缺乏社会责任感。
  重知识才能轻道德品质。一些大学生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仅决定于个人的学识、才能、机遇和人际关系,而与个人品德无直接关系,所以出现了“重才轻德”的倾向。一些人把精力放在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学习方面,在个人道德上出现滑坡现象。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取向的分析
  
  市场经济的不良影响。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促使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促进当代大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树立,也会使这种观念发生扭曲。如市场经济的利益原则、等价交换原则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自强精神、强化竞争拼搏意识,但也易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盛行。
  网络的消极影响。当前,网络以其独特的魅力使愈来愈多的大学生趋之若鹜。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因网络而呈现纷繁变化,但同时网络也使得人际交往所应该遵循的道德与价值原则(如诚实、信用、谦虚、尊重人等)发生了改变。而且,网络文化的无序使很多大学生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受到西方精神文化产品、价值观念的影响,这势必使他们的价值观重新分化组合,形成了矛盾、多样、不稳定性的特点。
  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给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带来了不良影响。少数党员干部经不起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经不起市场经济的考验,成为不择手段、以权谋私的腐败分子。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党的威信,也使一些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上产生困惑和动摇,强化了官本位的思想意识。
  当代大学生自身特点变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他们易接受各种价值观,从而在价值取向上表现出多元、矛盾的特点。另外长期以来传统教育的缺陷导致许多大学生无法将社会规范内化到自己身上,他们的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主流价值观会出现一定的距离甚至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矛盾。
  
  三、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策略
  
  首先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社会应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通过宣传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倡导艰苦奋斗、诚实劳动的传统美德和开拓进取、创新务实的时代精神。同时,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引导他们注重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二是引导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促进执行统一。价值观形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同时又是人们社会实践的动力。因此,高校应创造一切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