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战时期的湖南文化

2008-12-29邓丽霞

中国市场 2008年9期

  摘要:抗战时期,随着战区文化机构内迁到湖南,湖南成为文化名人云集之地,形成了以长沙和衡阳为中心,辐射全省的抗日文化运动。表现在各种抗日文化团体纷纷建立,新闻出版事业迅速发展,各种文化活动空前繁荣。战时湖南文化深入工农,深入基层,具有大众化倾向,这对于湖南人民抵御外侮,维护民族独立,增强人民的政治整合力和民族凝聚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抗战时期;湖南;文化;述评
  
  抗战时期,随着战区文化机构内迁到湖南,湖南成为文化名人云集之地。尤其是抗战之初,湖南文化繁荣,“除武汉以外,长沙被称为文化城”。战时,在国共合作的推动下,形成了以长沙和衡阳为中心,辐射全省的抗日文化运动。
  抗战之初,由于湖南受战争影响很小,长沙等地成为文化教育机构内迁的首选之地。1937年9月8日,教育部决定以南开、北大、清华等校为基干,组建长沙临时大学。派张伯苓、蒋梦龄、梅贻琦、杨振兴、胡适、何廉、周炳琳、傅斯年、朱经农、皮宗石为筹委。10月底,长沙临时大学开学,校址分设长沙和南岳,分文、理、工、法商4个学院,以蒋梦龄为总务长、梅贻琦为教务长、张伯苓 为建设长。接着北平民国大学、南京国立戏剧学校、国立杭州艺专、唐山交大、北平交大等高校随后迁入湖南各地,一些报刊、出版社等也陆续迁到湖南。影响较大的如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生活书店、新知书店、中央日报社、国际新闻社、东方杂志社、教育杂志社等。由于文化教育和新闻出版机构迁到长沙等地,随之而来的是一大批文化名人云集长沙等地。据不完全统计,1937年7月至9月,先后来长沙的学生和文化界的人士即达1500多人,到1938年底,在长沙的文化名人有700多人。著名的有:郭沫若、茅盾、闻一多、朱自清、胡愈之、张奚若、吕振羽、翦伯赞、范长江、陆诒、张天翼、谭丕模、曹禺、田汉、阳翰笙、郁达夫、沈从文、郑君里、周立波、艾青、谢冰莹、王彦西、张曙、丰子恺、钱君稥、张乐平、张伯苓、黄炎培、曾昭伦、陈垣、陈寅恪、冯友兰、金岳霖、叶公超、吴俊升、陈子展、朱光潜、王力、浦江青、贺麟、汤用彤、晏阳初、郑天挺、潘光旦、董每戡、吴祖光、孙伏园、蒋良牧、钱穆、李剑农、薛暮桥、许涤新、熊佛西、范寿康、刘彦、刘开渠、杨东纯、廖沫沙等。这一大批名流学者有的在高校任教,有的驻留湖南的时间虽短,但通过演讲、写文章、著书立说,或办报刊杂志、组织团体、开展文艺活动等方式推动了湖南战时的文化建设。
  战时湖南文化发展主要表现在:各种抗日文化团体的建立,新闻出版事业的迅速发展,各种文化活动的空前繁荣。抗战爆发以后,为了唤醒湖南民众,各种文化团体似雨后春笋一样建立起来,主要有湖南学生抗敌后援会、湖南文化界抗敌后援会、长沙戏剧界抗敌后援会,中国青年记者学会长沙分会、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等30来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湖南学生抗敌后援会和湖南文化界抗敌后援会。1937年7月13日,湖南学生立即组织起来,开展救亡运动,成立了湖南大专院校学生援助前方将士委员会。9月底,该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动员会议,易名为湖南省学生抗敌后援会。下设总务、组织、宣传、慰问等部。随后,该会组织长沙市50多个学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