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对策研究
2008-12-29白玉冬
中国市场 2008年9期
摘要:探索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应在国家出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划和方案下,严格控制农村人口数量的基础上,深化以户籍和土地为主的制度改革,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剩余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加速城市化进程以及大力开拓国际劳务市场,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一、出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划和方案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现阶段农村工作的当务之急。问题是直到目前为止,国家还没有出台解决这个问题的规划和方案,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是靠农民自发地进行,呈现出盲目、分散和无序的状态。根据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大约在2—3亿(保守的测算也在1亿以上)左右的实际,是否考虑把每年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指标,大致确定在1000万人左右,这样只要经过二三十年的持续努力,而且保证中途不出现大的挫折,就能把现有的农民数量减少到一半左右。近年来,每年都有8000—1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流动,但是这些打工者还处于“漂泊”状态,大多数人并没有在城市里扎下根,因而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转移。只有国家明确制定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划和方案,并且相应地出台一系列配套的措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才能成为现实。
应该看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件十分复杂而艰难的事情,不经过二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是不可能完成这项历史性任务的。现在的问题不是转移不转移、能不能转移的问题,而是无论如何都必须转移的问题,我国的具体国情已经不允许让这么多的农民继续滞留在农村了,国家必须狠下决心给他们寻找可行的出路。
二、维护和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农业生产率
耕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耕地作为农业第一生产资料,是不可代替的。维护和扩大耕地面积,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是要提高全民节约用地和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要使每个公民都懂得土地的宝贵,要求人们无论是城镇建设,工矿建设,农业基本建设,还是农村住宅建设或其他基础性建设,都要力求少占地。其次,是要充分利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切实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再次,还要提高土地资源的质量,逐步改善生态环境,使现有的土地资源免遭破坏。
三、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
大、中城市的经济规模较大,产业门类较多,聚集效应强,消费水平较高,为解决农村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推动城市化,要不断加快现有大、中城市发展,继续调整和完善经济结构、提升产业档次,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各类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大、中城市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用。小城镇是实现城市化的重要路径。我国多数小城镇现有人口规模小,经济发展空间较大,吸纳就业能力较强,农民进镇成本低,可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现实需求。还要看到,多数农民是在搞好土地承包经营的同时兼营二、三产业,相当数量的农村劳动力还不完全具备离开土地进入离家很远的大、中城市的条件。
四、破除制度瓶颈,消除政策歧视
进城农村劳动力是城市的建设者和财富的创造者,城市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限制和歧视,实际上是对城市本身发展的阻碍和限制。从协调城乡经济发展、缓解“三农”矛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充分就业的基本思路出发,当务之急是实现有利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为此,首先,应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废除农业、非农业户口之分,并逐步剥离有关部门附加在户口管理上的诸多行政管理职能,使就业竞争不再受身份限制。其次,应加快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全面推行面向所有城镇非农业就业人口的教育、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障,拆除所有阻碍农民进城的羁绊。第三,要推进土地制度改革,要稳妥地推进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探索建立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制度,允许外出打工经商的农户依法有偿转让转租入股抵押土地承包权,防止土地荒芜,提高劳动效率和土地生产率。第四,以促进非正规GYGRKgdBfBerYIcgwA+CcQ==部门发展来带动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由于就业成本低、富有效率等特点,是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种重要的就业形式,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五、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分割十分严重,农民进城就业壁垒重重,对缓解短期劳动力供给局部短缺矛盾极为不利。首先,要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构建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有效机制,改善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环境,制定合理的最低工资和职工社会保障与福利标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证劳动者及其后代平等的教育和培训的权利。消除就业歧视,使农民享受市民待遇,打破城市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身份、户籍、住房、培训、医疗卫生等待遇的制度限制,使农民进城就业者享受市民同等待遇。其次,要建立劳动力供求预警机制。过去我们比较多地关注劳动力需求不足,对劳动力供给关注较少。而对我国劳动力供求的新形势,尤其是劳动力供给的局部短缺,政府和企业应提高劳动力供求预测意识,及时根据劳动力供求变化,掌握更全面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制定相应对策,维护劳动力市场供求稳定。再次,以改善劳动力供给为目标,努力完善收入政策。一是以工资指导线为宏观手段,按照企业名义工资率逐年增长水平应等于全国平均长期劳动增长率的要求,引导工资合理增长。同时,加强工资和价格的控制,在特定的经济条件下,政府借助于法律或行政手段对工资、价格实行管制,如对价格和工资进行冻结;另一方面,推行以激励为基础的收入政策,即对工资增长率超过工资指导线的企业课以重税,对工资增长率低于工资指导线的企业予以减税。学习西方发达国家裁员与减薪替代经验,以减薪的办法减轻简单裁员对劳动力市场带来的震荡。如一些西方大的跨国公司开始注重社会形象和社会责任,他们在需要裁员时,先与职工代表商议用降低10%的工薪福利的办法替代10%的裁员计划,如果1年以后公司业绩仍没有好转,才考虑实施裁员计划。
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文化素质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和层次的重要因素,因此,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第一,要继续深入持久地抓好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确保九年义务教育收到理想的成效。同时,在经济发达地区,应尽快普及高中教育。国家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硕士生到农村去从事教育工作,提高我国农村普教工作水平。第二,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使大部分农村中学毕业生能够掌握一两门致富技术。为此,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采取切实措施,充分发挥各级职业中学在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第三,大力开展进城务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为农民走出土地重新就业创造条件。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必须提高认识,在经费使用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通过举办培训班和短训班等形式,对农民开展有计划、有组织的就业指导或岗前培训,培养他们的市场竞争意识,为其以后进城就业打下基础。
七、发展现代农业、农村观光旅游业等新型产业
胡锦涛高度重视发展现代农业、农村观光旅游业等新型产业,开拓农民新的收入增长点,使农民离土不离乡,就地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促使其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2004年7月,胡锦涛在上海视察期间,专程到崇明海岛的前卫村,走访农户,仔细考察“农家乐”的情况。当了解到享受到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好处,农民自办“农家乐”,户年收入达到数万元,既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又有了增收的新生长点,使农民富裕起来时,胡锦涛不由得开怀大笑起来,连连称赞:“农家乐”前途无量!
八、积极开拓国外劳动力市场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势必与人口问题一样,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将继续存在。一定认识到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特别丰富,劳动力价格较低,据世界银行2000年的统计,1995—1999年,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为729美元,而日本为31687美元,韩国为10743美元,分别为中国的43.5倍和14.7倍。可见,我国劳动力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应该在国际劳务输出方面有所作为,但事实上,我国每年的劳务输出只有20万人,只占世界劳务总输出的1%,这与我国总人口占世界20%的比例极不相称。各地政府应抓住入世后各国劳动力资源配置比较透明的有利条件,必须开阔视野,依靠全球性资源开发利用我国的农村劳动力,积极参与国际劳务市场竞争,广开劳务合作渠道,在加强农民就业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前提下,把人口负担转化为劳动力资源优势,在有组织地开发国际劳务输出市场的同时,允许一部分农民到国外自谋职业。实行有组织地开发与自谋出路相结合,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谋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从而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寻找新的载体。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洪名勇,马文彬.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138-140.
[2]彭薇,王旭东.就业概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92-93.
[3]靳润成.中国城市化之路[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213-215.
[4]袁志刚.经济全球化下的就业政策[M].北京: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198-199.
[5]曾业松.新农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