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慈善理念的转变
2008-12-29王俊秋
中国市场 2008年27期
摘要:企业的慈善理念决定着企业的慈善行为,随着我国企业进入国际竞争范围,慈善理念也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企业慈善理念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企业发展目标从追求利润最大化到追求利益与社会公益的转变,衡量成功企业的标准从经济效益到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的转变,从做好事不留名到把慈善作为营销策略的转变,慈善行为从盲目性、随机性到计划性和长期性转变,以及财富观的转变。
关键词:企业;慈善理念;社会责任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而随之而来的是社会群体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贫富分化,这为慈善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由于慈善文化和慈善理念的普及以及人们生活状况从根本上的改变,我国慈善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企业的慈善行为也随着慈善理念的转变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企业慈善理念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发展目标从追求利润最大化到追求利益与社会公益的转变。传统经济理论认为,企业作为经济组织不应当承担除法律规定之外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创造利润。在这种理论影响下,加之中国企业生存环境的不完善,造成了许多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认为企业的责任就是增加股东的利益,任何其他的目的,只会减低股东的福利。由于慈善事业的公益性和利他性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是相背离的,因此认为捐赠只能增加企业的成本,从而会减少利润。现代慈善理念已经突破了慈善纯粹利他的防线,企业在选择慈善捐助时,将企业社会公益活动与竞争环境改善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企业公益目标与经济目标的兼容;将企业社会公益活动与企业独特资源能力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有限的慈善资源的社会与经济效益。通过企业的慈善行为既承担了社会责任,得到政府、民众对企业的认可,又改善了企业竞争环境,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可谓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获丰收。“企业利润和责任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二者不可分离且相互促进”[1]。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我国许多企业逐渐形成了将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交织互惠,通过慈善捐赠实现企业利润和社会公益的双赢。
衡量一个企业的成功标准从经济效益到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的转变。改革开放之初,由于我国经济基础非常薄弱,社会急需发展经济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压力下,自然形成了以企业利润作为衡量企业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企业的道德要求不断提高,先是要求企业承担法定的责任,如按时向国家交纳税收,改善工作环境,优化自然环境方面的要求等,可以看出对企业的评判依然主要在经济领域。新世纪我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加入WTO把企业纳入了国际经济竞争中,而国际社会对于一个企业的评判是多元化的,目前已经形成了对企业从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进行评价的综合标准。一个成功的现代企业,除了创造利润,为国家经济服务,还包括承担社会责任,即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消费者、对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由此产生了衡量企业成功的标准从单纯赚取高额利润到企业追求利润和承担社会责任双重标准的转变。
企业慈善理念从做好事不留名到把慈善作为营销策略的转变。根据有关慈善公益组织2006年的一项的调查:国内登记在册的企业超过1000万家,有过捐赠纪录的不超过10万家,即99%的企业从来没有参与过捐赠[2]。而早在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公司与社会公益》课题组的一份问卷调查却显示:92.4%的国内企业自成立以来有过公益捐赠行为[3]。同样是对中国企业的调查,数据差异为什么会这样大?其实在中国,通过调查是否有工商或税务记录来反映企业是否有过捐赠得出来的数据很不科学。受传统“做好事不留名”观念的影响,企业做善事纯粹是回报社会,回报国家,因此做了善事很少去工商税务部门登记,加上我国免税程序的烦琐,也使企业放弃去工商税务部门登记,这是造成调查数据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目前许多企业已经接受新的慈善理念,把慈善捐助看成是一种社会责任营销行为,既企业在做慈善的同时,借助新闻舆论影响和广告宣传,来改善企业的名声、提高企业形象的层次和品牌知名度、增加客户忠诚度,最终增加销售额的营销形式。
企业慈善行为从盲目性、随机性到计划性和长期性转变。改革开放前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政府是社会救助的唯一承担者,这种思维模式影响着企业捐赠的方式。当前国内企业在做慈善时,无论从规划设计,还是机构人员设置,都趋于简单和随意,缺乏一种固定的体系和制度化的可操作模式。企业捐赠一般发生在灾害发生,政府号召捐赠之时,由于多数企业的慈善行为目的仅限于获得政府、公众或客户的“好感”,所以对慈善项目并不进行立项、执行和评估,对善款的去向及救助的效果也不关心,造成了企业在捐赠方面的盲目性和随机性。而现代慈善理念要求把慈善捐赠纳入到企业发展战略中,专门拟订与企业经营发展有关的慈善项目,并制定详细的计划与营销策略,突出企业的公益理念。慈善捐赠的计划性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指投入数额的计划性,指企业把利润中的多少比例用作公益事业的投入预算;二是指投入领域、对象的计划性。由于企业把慈善行为纳入到了企业的发展战略中,而企业的发展战略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因此企业所从事的慈善也从盲目性和随机性变为有计划性和长期性,目前专注且持续的慈善策略正日益成为中国企业的理性追求。
企业财富观从守财发展为散财的转变。慈善事业的资金主要来自捐献,但是受传统不露富、藏富封建意识的影响,加之许多企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没有能力通过慈善捐献来承担社会责任,有些民营企业受传统家族财富遵循“血缘内继替、代际间分配”的继承原则的影响也不愿意公开自己的财富。面对市场竞争的风险以及社会发展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加之我国社会保障的不完善,守住财富成为某些企业家防范风险的一道壁垒。中国企业的这种财富态度与现代慈善意识要求财富的开放性、透明性不适应,也与慈善文化要求对财富的乐观态度和积极态度相背离。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成熟、企业发展能力的提高,加上现代慈善理念的传播,许多企业开始崇尚卡耐基“人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的理念,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转变观念,热衷于光明正大地行善。2006年《福布斯》中国慈善榜中,上榜的中国企业的捐赠金额较前两年有大幅增长。与2005年相比,增幅高达76.6%,其中超过1/3的企业连续3年荣登慈善榜,这说明了我国企业财富观的转变。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企业加入国际市场竞争,现代慈善理念也在企业中逐渐形成并成为主流意识,并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自愿加入到慈善事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成为慈善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作者单位:德州学院政法系
参考文献:
[1]陈五洲,陈方.慈善事业是企业与社会双赢的选择[J].企业管理,2006(6):20-22.
[2]杨团.慈善现状-我们离梦想有多远[EB//OL].http://lady.qq.com/a/20070829/000074_6.htm,2007-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