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治理商业贿赂调研报告
2008-12-29郝俊杰周明惠
中国市场 2008年27期
摘要:近年来,高校商业贿赂犯罪呈上升趋势,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本课题组通过调查、研究高校商业贿赂产生的原因,广泛听取专家和群众对高校治理商业贿赂的态度和看法,提出高校治理商业贿赂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高校;治理;商业贿赂;调研报告
一、当前高校治理商业贿赂的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校商业贿赂案件急遽上升,其社会危害性越来越大。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商业贿赂的“潜规则”对社会和高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严重扭曲,高校治理商业贿赂仍任重道远。
1.认识不到位,法律观念淡薄
一是对有关高校商业贿赂的情况认识不够。通过对高校商业贿赂的了解程度的调查,竟有超过1/5的人(21.88%)对商业贿赂不了解,这就很可能造成一部分人不知不觉地就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二是对有关商业贿赂的政策法规认识不多。但在教书育人氛围浓厚的高校,竟有超过1/3的教职工还不知道这样的政策法规,由此可知高校普及法律教育紧迫性和重要性。三是对高校商业贿赂的危害性认识模糊。调查中,竟有1/4左右的高校行政人员对商业贿赂的危害性认识模糊,如果他们集中在商业贿赂易发多发部门,就可能对防治商业贿赂带来严峻的挑战。四是自身抵御商业贿赂的意识不强。对受贿态度的调查结果显示,有将近1/3的人思想并不坚定,他们或收下,收视情况而定。关于自己作为供应商,是否会行贿的调查结果的使我们感到震惊,仅有少数人(36.09%)选择了“不会”,而大多数人(63.91%)选择了“会”或“要看情况”。说明商业贿赂这种“潜规则”在社会上的影响面较大,使相当一部分同志习以为然。
2.信心不够足,害怕打击报复
关于举报商业贿赂行为的态度问题,调查结果显示,超过1/3的人不会举报(34.98%)。在选择“不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