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农业的县域供应链发展

2008-12-29张文红

中国市场 2008年32期

  摘要:第一产业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将贵州县域经济按经济强县、一般县和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进行分组,对国民生产总值与第一产业产值之间的关系运用计量经济学理论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由此得出贵州传统农业整体发展的潜力已经不大,必须要有新的思路,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
  关键词:贵州县域;供应链;国民生产总值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扭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是既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又具有地域特点的特色型、开放型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环节和关键环节,又是薄弱环节,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已成为广大东部沿海地区高速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因此,研究调查及分析贵州县域经济,对于培育特色经济,加快城镇化,优化经济环境,推进经济方式的转变,实现贵州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贵州农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会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逐渐降低,这容易使人们忽视农业在县域经济中的作用。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这种对农业的忽视被证明是错误的,是要付出代价的。如最近一年多来我国较高的通货膨胀,其起因就是由于猪肉价格的暴涨所引发的,这是市场对不重视农业的报复。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即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为工业品提供原料和市场,提供社会建设资金,为工业和第三产业提供大量的劳动力。在推动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没有农业一定程度的发展,没有农业的积累,农村工业化就无法顺利进行。但是,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又不能完全依靠农业,在保持农业生产稳定的情况下,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非农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发展。随着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县域经济中农业的地位和作用也在改变。笔者选取了贵州88个县(区)2006年的截面数据按照经济发达程度分经济强县、一般县、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三组对农业的作用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以研究农业在贵州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贵州经济强县,主要是贵州省的省会城市和地区所在地城市以及一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县、市(如国酒茅台所在地仁怀市,号称“江南煤都”的盘县等),由于国民生产总值相对较大,而第一产业的产值相对较小。贵州经济一般县,主要是省会贵阳所辖的一些县和经济条件较好的一些交通便利、经济基础较好的非民族自治县,这类县全省共有16个,是三个组中个数最少 。这类县一般乡镇企业都有一定的基础,其一、二、三产业发展比较均衡,经济基本能在自给自足。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大部分地处贵州偏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共有49个,占了全省县级单位总数的56%,这类县一般工、农业基础比较薄弱,第三产业发展缓慢,还不能自给自足,每年都要靠国家数千万甚至上亿元的扶贫资金才能维持基本的运转。
  综合以上三种情况来看,在贵州,经济越落后的地区,其国民生产总值对第一产业产值的依赖性越强,从贫困县水平发展到一般县水平,第一产业每增加1万元的产值,能够使国民生产总值从0.238426万元只减少到0.208087万元,减少了0.030339万元,减幅为13%,而可决系数则从0.596096减少到0.353408,减少了0.242688,减幅为41%,即虽然相关性减幅较大,但第一产业产值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变化并明显。再从一般县水平发展到经济强县水平,则第一产业产值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发生了显著变化,第一产业产值已几乎不再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因素。
  
  三、对贵州第一产业发展的几点对策建议
  
  以上我们是将贵州各县按经济强县、一般县和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进行分类研究的,从这个分类可以看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占了全省县总数的56%,一般县占了18%,两者合计占了74%。应该说这两类县域经济总的发展水平差距不大,代表了贵州县域经济的总体水平,而且有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还好于一般县,只是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又根据贫困程度的不同,可获得国家数量不等的财政补贴,有利于农民解决温饱问题和增强民族团结。据2007年的最新资料,贵州农民人均收入最高的县为贵阳市所辖区县,其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刚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只有全国的一半左右,可见要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彻底摆脱对国家财政补贴的依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此,针对各类县第一产业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此分别提出如下建议:
  1.经济强县。
  经济强县并非都是农业强县,因此还有许多工作要作。经济强县要发挥自身的地理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发展蔬菜、水果、养殖等与城市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为重点,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率,加快小城镇建设,为后两类县域经济第一产业的发展做出示范。要不断缩小和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2.一般县。
  一般县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介于经济强县和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间的县,数量比较少,由于缺少国家财政补贴,农业和乡镇企业有一定的基础,经济基本上是自给自足。一般县要把结合自身交通便利、资源较为丰富的优势,保护好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领先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率,为全省为数众多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探索出一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功之路。
  3.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处于最末端,该区域的广大农民能否脱贫致富奔小康直接影响着整个贵州省的现代化进程,因此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四、结语
  
  县域经济中农业的发展对国生产总值的影响程度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一般而言,经济发展程度越低,对国民生产总值影响的程度越大。在落后地区,由于经济发展与第一产业产值的相关性较高,需要将第一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保持第一产业良好的发展势头,是推动县域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虽然第一产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有限,但县域经济的发展,却必须在稳定第一产业的情况下,让一些条件较好的县域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和聚集,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第一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下降,而二、三产业的作用则逐步增强,此时县域经济的发展更多地依靠第二和第三产业来推动。当经济发展处于较低水平时,第一产业占据了县域经济的主要部分,此时第一产业在国生产总值的构成中贡献较大。但是随着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的增长会受到人口、自然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农业边际效率的作用会逐步递减,进一步增长的空间有限,此时,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主要靠第二、三产业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也将向更高层次发展。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赵亚贞.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切入点[J].社科纵横.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