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当怎样纪念蔡元培?

2008-12-29张翼星

书屋 2008年9期

  今年是蔡元培先生诞辰一百四十周年。蔡元培无疑是我国现代最负盛名的教育家,他一生对高等教育情有独钟,高瞻远瞩。他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功绩卓著而蜚声中外,但他的作用绝不限于北大,他是我国开创五四新文化运动和现代新潮流的代表人物。
  一百年来,我国教育界、学术界对蔡元培一般都是十分尊重的,推崇他的教育思想和大学理念,希望长期付诸实施。但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头三十年里,由于政治和教育领域日益滋长的“左”的思潮,意识形态领域愈演愈烈的大批判,蔡元培和他的教育思想实际受到排斥和冷漠。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们对蔡元培思想和地位的认识,已经发生显著的变化,关于蔡元培的研究团体、纪念场馆和研讨活动时有出现,如今《蔡元培全集》和年谱已经出版,研究性的著作和文章也陆续问世。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左”的思潮的影响,和对于蔡元培思想缺乏深入的研究,形成了某些误解和隔膜;人们对蔡元培思想、地位的估价,仍然心存障碍,包含分歧。
  一所大学的蔡元培研究会,对蔡元培的纪念与研讨十年才有一次,令人困惑不已。那么,认识上的分歧与障碍主要在哪里?
  
  一、怎样评估蔡元培思想的性质?
  
  过去流行的说法是:蔡元培是我国社会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型时期的人物,属“资产阶级教育家”。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蔡元培的教育思想被当作“资产阶级思想”进行过批判。至今仍有人坚持这种观点,只不过认为“资产阶级”在旧中国是进步的。这实际上只是肯定蔡元培的“历史作用”,而忽视其思想的当代价值和深远意义。对中国现代的许多教育家,要硬性划分阶级属性,往往是简单而牵强的。更何况教育是否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学术界也有过讨论和争议。就像中国哲学史上的人物,由于中国哲学侧重于社会伦理与政治,各种思想成分复杂交错,或不同时期有不同倾向,便难于笼统地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派别,若硬要定性划分,就容易削足适履,流于简单化。
  如果不拘泥于既定的社会形态的划分,我国自辛亥革命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社会历史的总进程,是从前现代向现代的转型。在教育方面,蔡元培把西方现代大学的教育体制和理念引进中国,结合中国教育传统,提出了一系列建设中国现代大学的方针与原则。他主张在基本体制上实行教育独立、教授治校;学术文化上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培养方针上实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养成完全的人格;教学内容上主张沟通文理,实行选科制,并且顺自然,展个性,促进高素质人才的涌现。在文化方面,他既反对妄自菲薄的全盘西化,也反对因循守旧的国粹主义,提倡以西方文化输入东方,以东方文化输入西方,东西文化结合,以创造世界新文化;或者提倡“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在科学方面,他重视科学教育,提倡怀疑的科学精神和实证的科学方法。他认为科学方法比现成结论更重要,“因为得了结论,不过趁他人的现成;得了方法,才可以引起研究的兴趣”。“科学结论是点成的金,量终有限;科学方法是点石的指,可以产生无穷的金”。(《〈社会学方法论〉序》)可见蔡元培是中国现代教育、文化、科学的重要开创者。他曾任中华民国首届教育总长、国立第一所综合大学北京大学校长、第一个国家科研机构中央研究院院长,他的作用与贡献和他的职务、地位是一致的,而他的能力与兴趣又多在学问的研究上,这是他对前面两项职务多次提出辞职的深层原因。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也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一次重要启动。在此之前,国内中西文化关系基本保持“中体西用”的格局。蔡元培与陈独秀、胡适等人一道开始突破这种格局,他们举起科学与民主的旗帜,以批判的方式,反对旧的道德、思想和文化,提倡新的道德、思想与文化,要求通过人的思想的改变,来改造中国社会。这里的主题是呼唤思想自由、精神独立和人的现代化。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陈独秀主要通过《新青年》倡导科学、民主和文学革命;胡适提倡白话文,主张“充分世界化”,并宣传实验主义和自由主义;蔡元培主要办教育,建设新型的现代大学,为现代化奠定思想、人才基础。他们三人的关系和地位,梁漱溟有过一段评述,说陈、胡等人的工作,蔡先生皆未必能做,但若没有蔡先生,他们“却不得聚拢在北大,更不得机会发抒。聚拢起来,而且使其各得发抒,这毕竟是蔡先生独有的伟大”。可见蔡元培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独特作用。应当说陈独秀、胡适的思想中包含明显的激进成分,陈独秀对政治尤有兴趣,1920年后的言行更加明显地从文化转向政治。蔡元培的思想则比较平和、渐进、兼容,坚守文化、教育和科学阵地,因此唯独他能视大学为“囊括大典,网络众家”之学府,通过改造和建设北京大学,使学术繁荣,人才辈出,并且推广和影响到全国,促进中国社会从前现代向现代的转型。那种把蔡元培视为“资产阶级教育家”,而对之轻视、冷漠的观点,是缺乏根据的,并且不符合时代的潮流。
  
  二、怎样认识北京大学的基本传统?
  
  北大的传统或称“北大精神”是一种气势恢弘的力量,历来为人津津乐道。但北大传统究竟是什么?又往往不是一下子就说得上来、说得清楚的。北大的传统是多方面的,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表述它。当前在报刊上使用或者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从稳重妥当、力求全面的角度而立论的,比如北大校刊上曾多次刊出十六个字:“爱国为民,开放求真,民主科学,改革进步”,把这说成“北大传统”,念起来都有些绕口,后来又有简要、明确的表述:“爱国、民主、科学、进步”。也有人从提倡优良学风的角度,将北大精神概括八个字:“勤奋、严谨、求实、创新”。这都不能说有错,不能说与北大传统没有关系,而且确实显得比较“全面”、“稳妥”。但由于面面俱到,放在哪个学校都可适用,所以失去了北大的个性与特色。因而缺乏那种真正扣响心扉的力量,难以成为北大人的精神默契。问题在于北大是一所综合性的“最高学府”,是“研究高深学问”的重镇。应当从发展学术、文化的角度,把握北大诸多传统中的基本传统。这种基本传统是由蔡元培奠定的,就是他在北大明确提出并坚决贯彻的“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这是蔡元培的一个最见成效和影响的办学方针。它反对文化专制主义,吸取西方文化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文化的优良传统,运用辩证思维,使大学教育从理念到制度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以适应学术兴旺、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使北大出现学者云集、学派林立、观点纷呈、竞相争鸣的盛况,并且成为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和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正是由于这个方针,如梁漱溟所说,蔡元培“开出一种风气,酿成一大潮流,影响到全面,收果于后世”。也如胡适转述美国哲学家杜威所说,蔡元培领导一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这是世界上其他大学校长不能比拟的。继蔡元培之后任北大校长时间最长的蒋梦麟,也曾把北大精神表述为“大度包容,思想自由”。可见这是由蔡元培奠定的一种卓越的传统,是在北大长期发生作用的一种恢弘的气势和力量。
  我们说“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北大的基本传统,尚有以下主要根据:其一,它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基本精神一脉相承。“五四”追求的目标是精神独立、思想自由、个性解放。北大基本传统与此互相衔接,正是“五四”基本精神在教育、学术领域的体现和保证。这是北大之所以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心的根本原因。其二,它是中西文化教育思想的完美融合。把“思想自由”与“兼容并包”并称,使二者结合为一个完整的原则、方针,可称珠联璧合,是中国思想融合的一个范例。“思想自由”本是西方文化的优良传统,吸取这一长处,正是针对中国文化专制主义的弊端;“兼容并包”,则较多地表现中国文化的特色: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讲究“和而不同”与多种思想之“会通”等等。善于博采众家之长,也正是中华文化绵延不断、持久不衰的重要原因。思想自由是兼容并包的前提,兼容并包是思想自由的保证,二者互相融合在中国现代文化、教育的理念之中。其三,它是北大兴旺发达的一条血脉。北大一百多年来饱经沧桑,走过相当曲折的路。但北大的兴衰起伏总与是否实现“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密切相关。不过,不管北大怎样遭遇曲折和磨难,不管蔡元培的思想怎样受到误解和干扰,只要有受过蔡元培思想熏陶的人在,只要有熟悉北大校史的人在,甚至只要有蔡元培塑像或沙滩红楼、未名湖、博雅塔的宽宏气象在,那么北大人的那种雍容大度的胸襟、校园内那种自由的氛围就不会完全消失,或隐或显地总是一种挥之不去的力量,这就是基本传统的作用。其四,它是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在二十世纪初,北京大学的出现,就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大事件。到二十一世纪,北大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为实现我国现代化宏伟目标而繁荣学术、培养人才。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大批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的师资和学术水平。这些要求的基本前提是:广阔开放的思维空间、自由探讨的学术氛围。
  
  然而,北大传统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作用显然是很不均衡的,随着政治、文化气候的变化,或因领导、管理者的认知水平的不同,会呈现强弱起伏的差异,并且直接关系着学术和人才的命运。不能不看到,这个基本传统若备受摧残或长期遭遇冷漠,也会逐渐变形或萎缩,这是不能不令人警觉的历史事实。
  多年以来,有关部门或有关人士对蔡元培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方针,并不是不了解,不肯定,但对其内涵与意义却不深究、不领悟。在实践中,对北大的这一传统常常出现似认非认的状况,或者有意无意地加以回避。这里的思想障碍是:一谈北大的传统,似乎就得谈政治,谈“爱国”、“革命”、“进步”,否则就怕不“稳妥”、不“全面”。这是长期形成的观念,终究还是不大理解蔡元培所说大学之“大”和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这个道理。他们总不习惯于从学术、文化的角度来把握北大的传统。其实,尽力地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繁荣学术,培养人才,不就是最大的“政治”与“爱国”么?如果窒息或损坏了学术,压抑或糟蹋了人才,而一味标榜“政治”与“爱国”,又有何益?另一个疑虑,就是怕强调“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会让错误的思想滋长和泛滥,不好“掌握”。其实蔡元培提出的这个方针,是办教育的方针,是学术、文化领域的方针。试问在学术、文化领域,若思想不自由,受到限制和禁锢,能有大批创新人才和真正学术繁荣的局面出现么?蔡元培坚决贯彻这个方针,正是为了崇尚科学,探求真理,促进社会和文化的进步。立志追求真理的北大人,也总是站在进步、发展、创新的方面。真理愈辩愈明。学术上最忌讳的,就是只了解和偏执于一种观点和见解。我们应当相信广大师生在自由讨论和充分比较中分辨是非和主动选择的能力。要使北大真正肩负新时代的历史使命,使北大人攀登新的科学高峰,就应当自觉地继承和弘扬北大的基本传统。
  
  三、怎样把握蔡元培教育思想的要义?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涉及许多方面,但至今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人肯定其“历史作用”,便当作历史遗产束之高阁;有的人心存敬意,却敬而远之;有的人时有谈论,似不得要领。如何把握蔡元培教育思想的基本特色,我愿略呈管窥之见,就教于学界同仁。
  第一个鲜明S4zHPKwYsA3NtgcJVJIXpA==特色,是突显一个“人”字。蔡元培心目中有一个“大写的人”,或曰“理想的人”,他是真正“以人为本”的。他致力于发展人的能力,培育一种完全的人格。教育究竟以什么为本?这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西方中世纪就开始有大学,那时是“以神为本”,崇拜上帝、诠释圣经、服从教义。中国历代教育多是“以官为本”,苦读圣贤书,只为通过科举考试而做官。新中国成立后极“左”思潮下的教育是“以斗为本”,学校成了阶级斗争的场所,教育成了政治斗争的工具。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有的人兴办学校,是为了自己发财致富,或者以“改革”为名,行“创收”之实,看来是不同程度地“以物为本”、“以钱为本”。蔡元培“以人为本”,把人看作目的,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在他看来,这才是现代新型教育的本质,这体现在他的全部教育思想中,与种种陈旧的教育制度和观念相对立。比如在教育方针上,人们通常把学校看作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往往偏重于智育,他则要求德、智、体、美育全面结合。他特别重视道德教育,并以美育相辅育,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他希望培养的人才既富于学问,更具道德修养。在当今功利至上、道德滑坡、人文精神衰退的社会形势下,蔡元培以德育为重的教育思想更显迫切的现实意义。
  第二个鲜明特色,是突显一个“大”字。他是我国现代“大学理念”或“大学精神”的奠基者。他善于敏锐地吸取西欧特别是德国洪堡教育思想的优点,结合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提出和贯彻有关大学教育的一系列主张,充分体现了大学之所以为大的特点。首先,他把大学看作“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和“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从性质和特点上说明大学之大的意义;他特别提出循“思想自由”之通则,取“兼容并包”之主张,这既奠定了北大的基本传统,并广泛影响到全国,开创了一种新的潮流;同时,他在北大十分重视聚集名师,发挥专长,引领学术,激励后进,造成极其有利于学术昌盛,人才涌现的环境;此外,他重视通识教育,主张沟通文理,打破学科壁垒,防止狭隘专业的限制。总之,在蔡元培看来,大学之所以为大,一在于研究高深学问之为大;二在于学术自由、兼容并包之为大;三在于学术大师引领学术之为大;四在于教学内容广博通达之为大。反观我们今日之大学,虽在规模、数量上有较大的发展,却在某些方面与蔡元培的大学理念并不吻合,而且似在发生若干迷误。在多校合并、校名升级、连年扩招、新楼林立的同时,却出现师资短缺、水平下降、质量滑坡、腐败蔓延的问题。这与实质上的大学之大恰似南辕北辙,甚至可能导致我国高等教育的实质性萎缩和高质量人才进一步匮乏的危机,这是关系到我们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长远大计,不能不认真反思,从长计议,真正回归和复兴蔡元培的大学理念。
  第三个鲜明特色,是突显一个“美”字。他特别重视美育,用来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审美能力和精神境界。他本人在北大开设的课程便是美学、美育,并在学生中倡导组织文学会、书法研究会、画法研究会、音乐研究会等,推动美育的实施。他沿着德国哲学家康德的思路,结合中国传统的审美意识,进一步阐述美育的重大意义。蔡元培把审美能力与活动看作世俗现象界与理想本体界之间的桥梁。他的独到之处还在于,既不脱离现实生活而陷入空想的境地,又不沉湎于现实利益而放弃美好的理想。在审美活动中,人对于现象界既无厌弃,也无执著,既不脱离世俗生活,又能超脱利害关系,超越利益营求和人我之分。这样,现象界与本体界便不相互隔离或相互冲突,而是一个世界的两个方面。那么,美感教育究竟怎样具体发挥作用呢?主要是通过具有普遍性和超脱性的审美活动。所谓“普遍性”,就是这种美感对人人都有效,不论人我,都能享受到;所谓“超脱性”,就是超脱利害关系,人人都会赞同。这就可以陶冶和强化人的感情,使美好的感情推动高尚的行为。同时,审美活动还可以使人摆脱限制,舒展压力,免除烦恼,形成新的生命节奏与活力,激发人的智慧,促进科学思维,因而极其有利于人的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有利于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与和谐社会的建立。
  如今的中国社会已大步迈入现代化,和平与建设的社会环境更加有利蔡元培教育和美育思想的贯彻。当前美育已被正式纳入教育方针,许多学校已经开设美学或各种艺术欣赏的课程,城市里的各种博物馆、艺术馆,校园里的艺术社团,都在扩展数量和规模。但是,人们对于美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和意义仍然认识不足,美育与德育、智育之间的关系仍然显得分离或松散,难于自觉地起到辅助德育、激发智力、实现理想的作用。美育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于设置艺术课程,结果德育往往停留于书本和抽象的说理,智育停留于传授知识和对付考试。青年学生中人性扭曲、情感乖戾、道德低沉、理想失落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固然与整个社会风气密切相关,但认真研究、大力宣传和切实贯彻蔡元培的美育思想,确实是教育领域和相关部门的当务之急。
  蔡元培当然也有他的历史局限与不足,他的美育思想有些过分强调心灵、情感的意义,对物质、经济利益推动历史的作用有所忽视;在1927年后的一段时间里,他也并没有始终坚持教育独立和思想自由的主张。特别是若单从政治上看,他个人历史上并非全无瑕疵,有些人正是由此而形成一个内在的阴影,一叶障目,遮蔽他为北大奠定基本传统、为促进中国教育、文化、科学从前现代向现代转型的巨大贡献。这里正需要蔡元培那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与气度。他并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当年却坚持支持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允许并帮助李大钊等人在北大成立研究组织,开设唯物史观的课程,创造条件,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逐步传播开来。这不正是“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成果么?今天我们为什么不能以蔡元培的胸怀对待蔡元培和他的思想整体呢?郑重纪念蔡元培,就应当复兴一种真实的蔡元培的形象与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