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高平的《夜巷——应第四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而作》
2008-12-29吴春福朱咏北
人民音乐 2008年11期
2007年10月25日,历时10天的第四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在福建厦门的宏泰音乐厅落下帏幕。该赛事是由文化部主办并按照国际上最高规格钢琴比赛的标准和水平来组织筹办的一项国际性艺术赛事,已正式加入日内瓦国际音乐比赛联合会,是国际上最高规格的音乐比赛之一。在此之前,该比赛已经在北京成功举办了三届,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此次比赛沿用了前三届的赛制,选手们依次要通过初赛、复赛和决赛三轮角逐才能决出最后的优胜者,而除第二届之外,其余三届都分别委约了一位中国作曲家为比赛创作一首指定作品,要求所有选手在复赛阶段演奏,并为之设立了“中国作品优秀演奏奖”。相较于为第一、三届创作指定作品的两位资深作曲家王建中和徐振民而言,第四届指定作品的作者高平在国内虽还显得有些“名不见经传”,但能在如此重要的赛事中获得委约创作的机会,自然是有其过人之处。
高平出身在一个音乐家庭,父母都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高平自幼就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先后跟随杨汉果、周广仁学习钢琴,并在父亲的影响下尝试作曲。1990年,高平赴美留学,继先后获得巴特勒音乐学院钢琴硕士学位和奥伯林音乐学院演奏家文凭之后,2003年又获得了辛辛那提音乐学院作曲博士学位。近年来,他不仅经常参加各种钢琴比赛和演出活动,而且创作了大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优秀作品,并在世界各地频繁上演。像高平这样具有钢琴家与作曲家双重身份的音乐家在其他的时代或国家中也许并不鲜见,但在我国当代音乐界中却屈指可数、十分难得。虽然这已经可以成为他获得这次委约机会的主要理由,但另外还有个细节却也不得不提:1994年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中,作为参赛选手的高平正是指定中国作品最佳演奏奖获得者。时隔十三年,由当年指定中国作品最佳演奏奖的获奖者以作曲家的身份来为该赛事创作新的指定作品,说来也可算得上是一段难得的佳缘。
如何为国际钢琴大赛创作指定作品,身为钢琴家且有多次参赛经历的高平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对于参赛选手必弹的那些经典作品而言,经过历代名家大师们的数度精彩诠释,其留给后来者发挥的余地已十分有限,许多选手虽然看似表现得很完美,但其实大多都只是高精度模仿的结果,并不一定完全是他们自己的理解。因此,高平希望在这首规定必弹的新作品中给选手们带来一种全新的感受,并为他们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和自由发挥的余地,从而得以充分展现他们的才能。同时,他也想打破以往为演奏比赛作曲通常偏重炫技性的惯例,而赋予作品更多的内涵与意韵。这即是《夜巷》这部作品的创作初衷。而关于该作品的灵感来源与立意,作曲家在题记中如此表述:“我曾无意中听到熟悉的音乐,或许在一部动人的电影中,或许在漆黑的夜巷里,有谁家传出忽隐忽现的琴声。突然这耳熟能详通常未必会让我激动的音乐有了新的含义,新的质感,新的色彩。这常常如碎片般的乐音,在我听觉中像梦一样弥漫开来,完整了它自己,又带来千丝万缕的思绪。《夜巷》这首乐曲就是要表达这样一种不期而遇的如梦般的诗境。最近在陈丹青先生的文章《阶级与钢琴家》中读到他的类似的感受,触动了我创作的灵感。他文中写道:‘在北京、上海、南京,我几度有幸与巴赫、肖邦的钢琴幽灵在浓黑楼道中相遇。……奇怪,在纽约林肯中心或卡内基音乐厅正襟危坐聆听名家演奏,也不如在这陌生楼道的家常阵地中驻足偷听,魂灵出窍,感动莫名,哪怕偷听的只是小童的初习。’是的,我不得不说我确也偏爱这样的惊喜中的偷听。但这毕竟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享受。——此作题献给周广仁先生。”
该作品由两个重要的主题材料发展而成,并根据它们发展阶段的不同依次分为“呈示一展开一再现”三个部分。虽然没有传统调性因素的作用,但这种双主题发展的思维与形式无疑是受到了奏鸣曲式的影响,当然,也更具有拼贴结构的特点。
两个重要的主题材料在第一部分中先后呈现出来:
材料1:
这是一个节奏特性很强的主题材料,钢琴高音区极富穿透力的明亮声音以不同的节奏组合在不同的节奏点上断续奏出。开始处音符少而休止多,且休止持续时间也相对较长,但随后音符逐渐多起来,休止所占的比重虽有所下降,不过却在灵动的音流中时隐时现,从而使得这段音乐明显地表现出游戏性和谐谑性,也是特定环境的描写和作曲家特定心情的表现。作为第一部分亦即全曲的开始,上例除亮明该部分的性格之外还展示了另外两点重要的特征:
首先是音高方面,这一片断显然具有五声性的风格,但右手声部的“g3”音和左手声部的“g2”,都升高了半音(左手声部的“C2”也有类似现象)。通过音阶变形这样的简单处理之后的音响面目一新,不仅比原来单纯五声风格的音响更富有张力,而且处理手法也更加灵活,成为丰富五声性音响的一种有效手段。不过这一手法并不完全是作曲家的创造,而是与民间音乐中类似于微分音的音响效果直接相关。
其次是音乐展开的手法方面,民间音乐中所特有的“支声式”手法在此处发挥着突出的作用,无论是右手声部横向动态的进行还是左手声部纵向静态的持续都是如此。
以上两点特征在第一部分的相应段落中始终贯穿,其变化的五声性风格以及来源于民间音乐中的“支声式”音乐展开手法,使得这一部分体现出鲜明的“中国风格”,从而与其作为“中国国际钢琴比赛指定中国作品”的身份完全相符。
材料2:
这一材料十分特殊,是作曲家表现其主题思想的关键所在。为了切合“题记”中所表述的内容,这一音乐材料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层是忽隐忽现的琴声,另一层则是除此之外的其他各种声音。
“忽隐忽现的琴声”之原型选择了肖邦的《#C小调玛祖卡》(Op.63—3),以下是其开始的四小节:
肖邦的这首玛祖卡舞曲不仅充满着哀怨的美感,而且还隐隐透露出怀旧的思绪,这使得它很容易与《夜巷》“题记”中所渲染的意境联系起来。按照作曲家的构思,玛祖卡舞曲的旋律时断时续地出现,其间则由一些灵活多样的音型材料自由贯穿。虽然作品中该舞曲旋律有几处相对完整的片断,但声部也都不完整(尤其是伴奏声部大都有删减甚至被取代),而且在演奏这些引用的片断时要求自然而不经意,不可故意强调它们的来到,也不要过多地“表情”,而是要“虚弹”,好像远方传来的模糊的琴声,给人的感觉是“你为它感动,而它本身却不动声色”。
由于以上两个材料之间的对比十分鲜明,因此作曲家借鉴奏鸣曲式“呈示部”中“连接部”的用法设计了一种特殊的拼贴式手法将二者自然地连结在一起:
这是“材料1”进行到后半时所出现的一个音乐片断,右手声部按照“材料1”的方式不断运动,而左手内声部所奏出的正是肖邦《#c小调玛祖卡》开始处主题旋律的核心音调(不在原调)。虽然这一相对完整的旋律片断只是短暂地出现了三个小节,但此后作曲家却用另外一种方式将该旋律的因素进行了贯穿:
上例是“材料2”出现前的一个片断,谱面上四个声部中的三个都完全以肖邦的玛祖卡主题旋律开始处“四度上行跳进后小二度级进下行”的三音进行构成,即使没有完整的主题旋律,但这一持续进行所营造的浓烈的音响效果,却为演奏者和听众即将进入由该旋律所主导的氛围作了听觉和心理上的双重准备。由于这个三音进行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不再有出现的必要,因此在“材料2”正式开始时被省略。
第二部分是一个带有展开性质的段落,但由于第一部分中两个主题材料在呈示过程中本身已经带有一定程度的展开,因此该部分中两个主题材料的展开并不如通常意义上的展开部那样充分或剧烈,值得注意的是,该部分的开始阶段以两个主题材料动机为基础构成的自由的赋格段十分精妙,充分展现了作曲家的创作技巧与才能。
在再现的第三部分中,“材料1”首先以相对完整清晰的形态出现,但“材料2”却完全改变了原来的面貌,在低音声部以放宽的节奏与高音声部的“材料1”相结合,形成特殊的“综合再现”,仿佛是与“肖邦的钢琴幽灵在浓黑楼道中相遇”:
相对于那些表现宇宙或人类命运等等之类的宏大命题而言,该作品的内容理解起来并不困难,谱面上来看也并不花哨,但如何将那种诗一般的意境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这才是演奏该作品真正的难点所在。全新的音乐内容与感受用常规的触键和踏板来表现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作品中还有一些含有“自由小节”和“不规则即兴”的段落,需要演奏者们根据各自对音乐的理解和个人的趣味而进行自由处理,这些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挑战,但同时也是一种机遇,因为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将成为他们充分展现才能的最佳园地。
在参加复赛并演奏了该作品的十二位选手中,除了个别选手因准备不充分、音乐太过生疏而有些不尽如人意之外,其余大部分人的表现都是不错的,几乎每位选手的演奏都会为该作品带来一些特别的色彩,因此听完十二遍之后并没有觉得乏味。尽管这些优秀的年轻人对这首作品的首度诠释总的来说是成功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节奏应该严格的时候常常不准确,有时生硬地添加一些所谓的“表情”;而在那些有自由发挥空间的地方,却又变得出奇的刻板,灵活性不够。
此届比赛的“中国作品优秀演奏奖”授予了日本选手野木成也(第5名)。他的演奏非常完整,也许同是东方人的关系,对东方风格的表现也颇为贴近。但以色列选手Victor Stanislavski(第2名)的表现十分出色,不仅演奏传神。而且踏板的使用在所有选手中也是最丰富、最有层次的,让人想起安东·鲁宾斯坦的那句老话:“踏板是钢琴的灵魂。”只可惜他临场时有个别微小的瑕疵,因而也使得他与该奖项失之交臂。
比赛结束后,各位评委都特别向作曲家表示祝贺,并给予了该作品高度的评价。英国评委Christopher Elton说这是他在近年来比赛里见到的最出色的指定作品。波兰评委Andrzej Jasinski说他被这个作品里的幻想(fantasy)与怀旧的感伤(sentiment)所打动。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吴迎认为这首作品有内容、耐听,不像普通比赛曲目那样以炫技与喧闹取胜;评委会主席鲍蕙养则表示这首作品为此次比赛“增色不少”。一些参赛选手也纷纷表达了对这首作品的喜爱,并准备将其作为保留曲目在将来的音乐会里演奏。
责任编辑 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