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唱响时代的互动音乐

2008-12-29徐玺宝

人民音乐 2008年5期

  在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教育部艺术教育促进会联合主办的2007年“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中,中央音乐学院电子音乐中心精心策划的中国青年作曲家计算机音乐新作品《变阵2007》音乐会。整场音乐会由八部短小精悍、个性鲜明的电子音乐作品组成,全部作品均基于Max/MSP/Jitter软件创作而成,是一台名副其实的Max专场音乐会。音乐会的每部作品从技术性到音乐性,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特征,充分体现了利用Max系统创作电子音乐的互动性特征。作为国内第一场大规模、高规格、新技术的Max专场音乐会,这场音乐会既是中央音乐学院电子音乐中心Max教学成果的一次展现,也是中国电子音乐创作实践在新的技术领域内的一次成功探索。
  
  一、以Max为技术平台
  
  电子音乐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经历了“具体音乐”、“磁带音乐”、“电子声学音乐”之后,随着电子科技的飞速发展而进入“计算机音乐”时代。计算机为电子音乐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使得传统电子音乐走向互动性、实时性和多元化与程序化,从而加强了电子音乐生动的感染力,极大地拓展了电子音乐的表现手段和在音乐思想内容方面的表现空间。Max/MSP/Jitter作为一个强大的图形化音乐程序编辑系统,集MIDI软硬件实时控制、音频和视频一体化现场分层处理、预制程序提供实时效果处理和实时声音变形等功能于一身,通过一个个相关组件(patch)对效果器、合成器等不同设备的调控,结合现场原声乐器的互动式实时演奏而完成音乐作品的演绎过程。运用Max/MSP/Jitter系统进行现代电子音乐的创作,在欧美等国已经成为一个主流趋势,其强大的交互式技术被广大电子音乐作曲家所青睐。作为全方位应用Max编程技术创作和表演的2007“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Max专场音乐会,标志着我国电子音乐创作进入一个新的技术阶段。
  从音乐的创作技术上分析,本场音乐会包括三种类型的作品。第一类是纯互动性作品,指在没有预制任何格式的声音材料的前提下,通过Max程序实时响应现场原声乐器声音的同时,利用不同功能的组件(patch)来调控和加载不同的处理效果,变换延时、混响、相位和频段等参数,从而达到人和计算机的互动,极大地丰富了音响效果,让听众耳目一新。如张晨为古筝和Max/MSP/Jitter而作的《禅》、高韵翔为琵琶和计算机而作的《夜静思》都是民族乐器的演奏和Max程序的互动,而张睿博为计算机和人声而作的《一人合唱团》则是人声和Max程序的互动。第二类是纯电子音乐作品,指在没有任何现场演奏员的前提下,通过Max程序对Max加减法和粒子合成等技术获得的声音、MIDI系统的声音以及采样处理的声音等各类预制声音材料的实时控制,利用复杂的程序协作而完成的音乐作品,以强大的技术性特征感染听众。如米文博为Max/MSP而作的《无主之城》和冯金硕为Max/MSP而作的《衍生》。第三类是原声乐器与电子音乐结合的作品,指在现场原声乐器演奏的同时,通过Max程序对各类预制声音材料的实时控制,达到多个层面声音效果的对话和多重的互动关系,从而增强音乐的表现力。其中原声乐器可以分为常规乐器和非常规乐器,如李秋筱为笛子与Max/MSP而作的《笛声》和赵晓雨为手风琴、小提琴与计算机而作的《绽放》,应用了常规乐器和Max程序的互动,而周佼佼为水、石头和计算机而作的《变阵》则使用了非常规乐器和Max程序的互动。
  从音乐会作品的表演系统方面分析,Max/MSP/Jitter内部复杂的对象件(object)通过出口和入口进行数学计算、传送和管理信息,组成了庞大而相互关联的组件(patch)和其不同数量和功能的扩展,同时,还用一些软插件和其他功能的软件做辅助,构成了音乐作品的软件程序控制系统。另外,由于每部作品在音乐的整体构思上有很大差异,对各类话筒、效果器、音频接口、调音台和MIDI控制器等硬件系统、视频系统的连接和运用也各不相同,因而对硬件工程的构建和系统的总体调控要求非常高。如果某一个不起眼的数据线出问题,或某个对象件的参数有一点误差,都会影响整个音乐作品的正常演出,甚至前功尽弃。由此可以看出,这台Max专场音乐会的作品在创作方法上有着丰富多样的技术类型,同时在软件技术和硬件技术的应用方面也有着高、深、尖的技术特征。
  
  二、以音乐的可听性为原则
  
  电子音乐一开始就作为音乐音响实验的产物而成为先锋音乐的代表之一,和其他二十世纪中叶兴起的音乐流派不同,这种不同之处在于电子音乐作曲家对传统音乐的旋律、和声、节奏、调性等要求进行了比较彻底的解构,并脱离了传统意义上音乐的概念。电子音乐追求用一切可以想象得到的声音作为音乐的音响材料,把对噪音的运用提升到一个绝对重要的地位,打破了乐音与噪音之间的界限,极大地拓展了现代电子音乐的表现空间。一代又一代作曲家创作了不少优秀作品的同时,也不乏一些只重视技术而失去音乐的可听性的作品。有的音乐作品内容过于抽象而缺乏感情,甚至不知所云,因此与广大群众产生了巨大的隔阂。尤其是以新的技术平台进行电子音乐创作,更容易形成重技术性而轻音乐可听性的现象,也更容易形成“曲高和寡”的现象。这台《变阵2007》音乐会的所有作品在创作理念上,既遵循先进的计算机科学技术与音乐艺术完美结合的艺术规律,又追求在继承传统音乐的基础上与现代电子音乐的融合,因此,是一台可听性很强的现代电子音乐会。
  这台Max专场音乐会作品在音乐的可听性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有以单纯的乐音作为音乐素材的作品。使用比较集中的乐音素材创作,可以在突出Max系统强大的程序控制能力、声音生成和实时处理能力的同时,强调了音乐的感染力。如冯金硕的《衍生》和赵晓雨的《绽放》,作品以五声性的音调为发展动机层层递进,通过音响效果的不断变化使音乐富有感情色彩,从音乐的表现方式到意境的刻画都能够引人入胜。其二,有做到乐音与噪音相平衡的作品。虽说电子音乐将所有声音作为音乐表现的素材,然而,当涉及到同时使用乐音和噪音两种声音素材创作时,如何处理调性、和声等传统音乐表现要素与电子音乐特殊的和声、节奏等织体问题,成为创作出具有雅俗共赏特征的电子音乐作品的屏障。它既是一个重要的作曲技术问题,也是一个处理音乐的内涵和外延部分至可听性的过程。如周佼佼的《变阵》和米文博的《无主之城》将噪音素材和乐音素材分别分配在音乐的背景和前景之中,并通过乐音材料和噪音材料的分层、过渡等处理,配合前景与背景的交换处理,使音响既悦耳动听,又富有专业实验电子音乐的神秘感,给人以新媒体音乐艺术独有的感动。其三,有体现传统音乐思维和乐器演奏技法回归的作品。现代音乐在解构传统音乐语言的同时,在传统乐器上不断寻求新的、非常规的演奏方法,来挖掘独特的音色特征。一方面,在音乐艺术的创新上确实取得了巨大成果,产生了不少优秀的音乐作品。另一方面,一些极端的做法使音乐失去可听性的同时,失去了广大听众。于是,不少作曲家又回过头来冷静地重新思考传统音乐思维的回归问题,并付诸创作实践。这台Max专场音乐会的作品在传统音乐思维的回归上不同程度地有所表现,有一半以上的作品使用了传统乐器的常规演奏技法表现音乐,与电子音乐手法相结合,既有强烈的现代音乐气息,又有鲜明的传统音乐特征。
  另外,这台Max专场音乐会作品在音乐的可听性方面,还表现在现场演奏员与电子音乐音响、计算机操作员与Max软硬件系统的互动性上。当然,Jitter程序视频的加入也是加强作品表现力的重要因素,以视觉刺激加深了音乐作品的可听性,如周佼佼的《变阵》和张晨的《禅》都是有视频影像表现的作品。
  
  
  三、突出作品的个性特征
  
  一部成功的音乐作品应当有独立的性格特征和具有个性化语言特征的创意,如果没有独立的性格特征和个性化的创意,音乐作品则成为技术的堆砌而失去生命力。作为基于同一技术平台的《变阵2007》音乐会作品,虽然运用了相同的技术手段,使用了相同的软硬件设备,但由于每部作品有着个性化很强的创意,因而,每部作品也具有相对独立的性格特征。
  这台Max专场音乐会的每部作品都有个性突出的特征。张睿博《一人合唱团》,作品利用Max程序设计出的声音分配与键盘响应功能再现了传统混声合唱的音乐效果,作品创意新颖、轻松幽默,伴随着爵士风格的即兴演奏,有一点达达主义的倾向。周佼佼的《变阵》则将现场演奏的水声与人声歌唱音调引发的粒子合成声音相呼应,配合预制的长线条合成音响与点状打击乐音响背景,展现了一幅色彩斑斓的音画长卷,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张晨的《禅》将现场演奏古筝的声音与Max处理后的效果声相重叠,产生了更丰富、更有立体空间感的音响效果,借助Jitter程序视频刻画了幽静而深邃的音乐意境。米文博的《无主之城》比较成功地将电子音乐通过紧张度变化表现的特殊节奏与流行音乐鲜明的节奏融为一体,创造了多个声道、多重空间的音响效果,这种做法或许是专业化电子音乐走向大众化的一个途径。赵晓雨的《绽放》是一部现代电子音乐与传统作曲技法相结合的作品,通过多种调性的对置和叠置等手法,创造了既新颖而现代,又熟悉而典雅的音响世界。冯金硕采用音级集合理论与计算机自动作曲相配合的《衍生》,在开发Max内在潜力的基础上,利用Max编程、运算和音程函量算法生成、处理与合成声音功能,突出作品的技术性特征,同时又赋予丰富的音乐表现意义。李秋筱的《笛声》通过现场原声乐器与电子音乐预制声音的对比、原声乐器不同演奏法与电子音乐不同声音变形的对比,较为有效地实现了借助音色变化表现音乐的目的。高韵翔的《夜静思》,由于作品单纯使用了琵琶独奏和Max的实时处理功能,从而更加强调了音乐的互动性,配合五声性音调发展的音响线条,给人以古朴、典雅的感觉。52rawlJPNFckyHZuClScNSQ4W64EotX37dwPY4mHXjM=
  虽说Max在中国现代电子音乐发展中起步比较晚,但用于电子音乐教学和创作实践的起点比较高。2007“北京国际现代音乐节”隆重推出的《变阵2007》Max专场音乐会,尽管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因素,譬如有个别作品的混响调制不够到位、有个别作品结构不够完整等遗憾,但总体效果是好的,让人们感受到了采用Max/MSP/Jitter计算机编程创作音乐的互动性特征和强烈的时代性特征。在此,希望中央音乐学院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中心充分发挥中国电子音乐的龙头地位,不断引进国外电子音乐的先进技术,引领中国电子音乐的发展潮流。
  
  参考文献
  [1]许鹏、张小夫等.新媒体艺术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2]金平.Max 音乐编程讲义.中央音乐学院,2006.9.
  [3]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组委会.2007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材料集.中央音乐学院,2007.10.
  [4]韩宝强.音的历程——现代音乐声学导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5]黄忱宇.电子音乐与计算机音乐基础理论[M].华文出版社,2005.9
  [6]钟子林.西方现代音乐概述[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6.
  
  徐玺宝 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责任编辑 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