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科学发展何处突破
2008-12-29
人民论坛 2008年22期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县域发展由此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县是中国社会治理与发展的基本单元,处于宏观之尾、微观之首,历史上的“郡县治、天下安”深刻阐述了县域的重要地位。今天,县域的重要性同样决定了其在全国科学发展战略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县域科学发展与否,决定了科学发展观能否真正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只有县域真正实现科学发展,整个国家的科学发展才有了坚实基础。因此,县域的科学发展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就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新阶段,社会矛盾和民生诉求、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和挑战在县域表现得最为集中。一些县域领导干部感慨,不抓GDP,就没有百姓收入增长;不招商引资,就没有财政收入,就很难有和谐稳定……一句话,县域科学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
有“凤城”之称的高密市位于胶东半岛和山东内陆的结合部。近年来,高密市将群众工作看作是科学发展的“源头活水”,以群众工作为抓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而形成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城乡环境优美、群众安居乐业的善治局面。2007年,高密市在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和科学发展评价中位居89位,重新跨入全国百强行列。
高密并入科学发展轨道,核心抓的是群众工作,通过扎实的群众工作打开了县域科学发展的突破口。他们是如何通过准确把握县域经济社会转型时群众思想多元、利益多样等特点及其内在规律,实现群众工作和科学发展的内在统一的?高密科学发展的实践与理论价值何在?带着这些问题,人民论坛杂志社成立了联合课题组,于9月26日至28日赴高密市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成员有:人民论坛杂志社总编辑贾立政,中共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博导林喆,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于建嵘,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邓荣霖,北京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魏波,人民论坛杂志社总编助理陶建群,以及高密市委书记吴建民,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万丽,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李庆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