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运八巨头

2008-12-28

青岛画报 2008年3期
关键词:奥林匹克运动国际奥委会主席

百年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所以能迅猛发展壮大,坐镇国际奥委会总部的历任八位主席,功不可没。八主席,大都出身王室或名门望族,其中三人还有爵位。他们都受过高等教育,有的还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在非体育领域也是社会名流,有当过外交使节的,有当过企业家、银行家的,有当过作家、翻译家的。他们均才识过人,多有建树。

国际奥委会首任主席德米特留斯·维凯拉斯是希腊诗人和教育家。

维凯拉斯1835年生于希腊锡拉,作为泛希腊俱乐部会员,代表希腊参加了1894年顾拜旦主持召开的国际奥委会巴黎大会。会上,他积极支持希腊主办首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根据当时的规定,国际奥委会主席应该是奥运会举办国的人,因此,他被选为第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从1894年任职到1896年。除了在奥运會上做出贡献,著名作家和翻译家的头衔更让他的名字熠熠生辉。他翻译了德国诗人歌德的传世之作《浮士德》,《爱琴海的故事》等名著,深受希腊读者欢迎。

第二届国际奥委会主席是皮埃尔·德·顾拜旦。顾拜旦的故居在法国诺曼底省的米尔维勒城堡,古堡的门口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现代奥运之父、教育家、历史学家皮埃尔·顾拜旦:1863-1937”。

1863年1月1日顾拜旦出生在巴黎乌堤诺街66号,一个非常富有的贵族家庭。青年时期的顾拜旦曾就读于巴黎的政治科学学院,他热爱竞技体育,擅长啦棍球和足球。作为个历史学者对古希腊文化的深入研究,使他对古希腊体育和奥运会有了深刻的了解,并毅然放弃了可以飞黄腾达的仕途,全身心投入到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艰难事业中,使沉睡了1000余年的古奥运会得以复苏。

1894年6月,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在巴黎索邦大学宣告成立,由于第一届奥运会将在希膳的雅典进行,所以希腊人维凯拉斯出任国际奥委会的第一任主席,顾拜旦出任秘书长,1896年顾拜旦出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他在这个位置上干了近三十年,直到1925年。他认为体育是避免战争的重要手段,通过相互了解促进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大团结。

顾拜旦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将奥林匹克运动从理论上升华为奥林匹克主义,认为体育是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他将体育与文化,教育融合一起,形成奥林匹克文化,使之成为教育青年、团结青年,促进世界和平的有力手段。他将更快,更高、更强“作为奥林匹克格言,敦促人们不断进取,超越自我,他的这些思想在其1 91 2年奥运文艺大赛获金奖的名作《体育颂》中阐述得淋漓尽致。

享利·德·巴耶-拉图尔是比利时一位伯爵,这位国际奥委会第三任主席(1925-1942)出生于比利时贵族家庭,社会活动家和奥林匹克运动积极支持者,是顾拜旦的密友。

二十年代初,享利·德-巴耶一拉图尔曾任比利时驻荷兰外交官。1903年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1906年在其积极筹划下建立了比利时国家奥委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为安特卫普申请主办1920年第七届奥运会和申办成功后举办该届奥运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国际奥委会第四任主席西格弗里德·埃德斯特伦(1946-1952)是一位瑞典体育活动家。曾就读于美国、瑞士,担任过动力工程师。喜爱田径运动,大学时期曾创瑞典国家短跑纪录。

1912年第五届奥运会时,西格弗里德·埃德斯特伦倡议成立了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并被选为主席,直到1946年才离任。1952年任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在其体育生涯中,对奥林匹克运动,特别是世界田径运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际奥委会第五任主席艾弗里·布伦戴奇是美国体育活动家。喜爱田径运动,曾参加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获得田径比赛五项全能第五名。1914年、1916年、1918年三次获美国田径全能冠军。

艾弗里·布伦戴奇曾任美国业余体育联合会主席(1928-1934)美国奥委会主席(1928-1952)、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副主席(1930-1952),先后担任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1930-1875)副主席(1946-1952),主席(1952-1972)等职,1972年任名誉主席;1975年获奥林匹克金质奖章。同年5月7日病逝于联邦德国加米施一帕腾基兴。

国际奥委会第六任主席迈克尔·莫里斯·基拉宁是爱尔兰记者、体育活动家。

这位曾获法学博士学位的爱尔兰人,是个文武全才。曾在英国《每日快报》,《每日邮报》等报刊任职。1937-1938年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他以军事通讯记者身份到中国及亚洲其它国家作战地采访,1938年任英国皇家第20装甲旅副旅长,亲赴前线,并因诺曼底战役有功获帝国勋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从事文艺创作和电影导演,出过不少优秀作品。其中,合作导演的《沉默的人》享誉全球。后投身体育事业,1950年任爱尔兰奥委会主席。他说他在任主席8年(1972-1980)生涯中的最惬意的一件事,就是使中国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中的合法席位。

国际奥委会第七任主席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是西班牙“凯沙”公司的董事长、体育活动家和外交家。

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1920年7月17日生于西班牙巴塞罗那一个纺织资本家家庭。毕业于德语学院和巴塞罗那高级商业研究院。曾是一名冰球运动员。退役后任西班牙国家冰球队教练。1951年起任西班牙冰球联合会会长。1967-1970年任西班牙奥委会主席。1974-1978年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1977-1980年任西班牙驻前苏联大使,兼任驻蒙古大使。

1980年7月16日(莫斯科奥运会期间),萨马兰奇当选为国际奥委会主席,1989年连任,1993年9月再次当选奥委会主席。1991年12月被西班牙国王卡洛斯册封为候爵,以表彰他为“体育世界和世界备民族的友谊做出的贡献”。1992年8月荣获第一届杰西欧文斯国际奖。1997年7月1日访问中国,与中国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探讨香港回归中国后在国际体坛的地位问题。1997年7月3日,萨马兰奇宣布香港将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参加奥运会。

1980年萨马兰奇接替基拉宁出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时,正是奥林匹克运动多事之秋。他审时度势,以外交官的灵活性,减少了1980,1984年两届奥运会因某些国家的抵制所产生的严重影响,并使两届中相互抵制的大国又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相聚在一起。他以企业家卓越的管理才能,开辟电视、广告等财源,使IOC摆脱了财政窘境。

第八届(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比利时人。罗格年轻时就表现出极高的体育天赋。曾是比利时橄榄球队的一员,又曾夺得帆船项目的一次世界冠军、两次世界亚军,参加过1968年、1972年和1976年三届奥运会。

同时他还是一个出色的外科整形医生,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精通荷兰语、法语、英语、德语,西班牙语等多个语种,并且对现代艺术情有独钟。

罗格从1989年当选欧洲奥委会主席后,在国际体育界的影响迅速上升,1998年当选国际奥委会执委,三年之后的2001年7月在莫斯科,他成为国际奥委会第八任主席。

罗格作为国际奥委会在21世纪的第一位主席,上任之初就表示,将继续带领奥林匹克运动向正确的方向前进,他认为合理地控制奥运会规模,让更多的城市有机会举办奥运会是奥林匹克运动未来的发展趋势。

编辑/李莎

猜你喜欢

奥林匹克运动国际奥委会主席
河南省青年联合会第十二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常务委员会委员名单
洛杉矶将2024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让给巴黎
两届奥运主办权同时揭晓
奥林匹克运动改革发展问题研究
山西省大学生对奥林匹克运动认知与行为倾向的调查分析
国际奥委会政治自治问题研究
恼人的电话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的技术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