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克利伯”激情扬帆

2008-12-28

青岛画报 2008年3期
关键词:帆船赛克利帆船

李 莎

“由此开始充满光荣与梦想,跨越欧洲海域的冒险时代。”这句话对于大航海时代的忠实玩友来说,也许并不陌生。而现在,我们跟着克利伯环球帆船赛渐行渐近走进了大航海热潮。虽然无从去感受他们的艰辛与惬意,但怀着一种猎奇情节。我们继续聚焦他们,也开始了我们新的历程。

他们踏上新的舫程

2月24日13时,青岛奥帆基地中心广场和五四广场音乐广场沿海一线锣鼓欢腾,海上港务局的喷水船、华航俱乐部的飞虎船,数条贵宾船、媒体船,工作船等排列成整个巡游的方阵,动力飞行伞、轻型飞机等在空中盘旋表演,海陆空立体式的展演将整个启航仪式装扮的亮点纷呈。

13时30分,10位船长身披大红斗篷,经由红地毯穿过“德胜门”返回船上,正式起航。在数万欢送市民关注中,在轰鸣的礼炮声中,十艘克利伯大帆船驶离奥帆赛基地码头,首先驶出的是“纽约号”,然后是按照进港顺序依次驶离,10艘大帆船每隔3分钟驶出一艘。“青岛号”一出码头,守候岸边的市民欢呼雀跃起来了,向着“青岛号”挥手致意,船上的所有船员也向岸边的市民挥手致意,表达最衷心的问候与感谢。14时许,浮山湾内,在“青岛号”的带领下所有参赛的帆船同时升起主帆,形成雁阵,为青岛市民进行了精彩的帆船巡游表演。随着领航船上三声礼炮响起,10艘克利伯帆船漸渐远去。

时间倒转到2月17日上午8:50分,青岛号”缓缓驶入奥林匹克帆船中心港池码头区,本届07-08克利伯环球帆船赛青岛站的比赛热度达到了高潮。一种“回归”的气氛笼罩整个奥帆基地,观众,媒体记者还有船员亲人们的关注和热情让18名漂泊在冬日海面上的“青岛号”水手感受到了故乡的温暖。7天,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让奥帆中心热闹非凡,迎接仪式,颁奖典礼……各国船员连声叫好。在克利伯船队即将从青岛扬帆启航时,全程见证青岛站活动的克林(克利伯组委会首席运营官)对青岛站的组织工作给予盛赞”船队到达时的欢迎仪式及整个青岛站的组织工作都十分出色,船员们受到了英雄般的礼遇,中国不愧是礼仪之邦。毫不夸张地说,这里的组织工作是本届克利伯环球帆船赛迄今为止最好的。我们坚信,青岛完全有能力举办一届历史上最成功的奥帆赛,”

此时,10艘帆船乘风破浪,正驶向下站——夏威夷。急流勇进,他们用饱满的激情驰骋海洋。“青岛号”也将带着青岛人民对帆船运动的热爱,带着向世界宣传“青岛一帆船之都”的使命,开始新的航程。

“克利伯”:成就航海梦想

“克利伯”,不是世界上最职业的帆船赛事,但却是世界上允许不懂航海“外行人”参与的航海赛事。作为一项航程达三万五千海里的赛事(此航程相当于5.5个悉尼一霍巴特赛事航程的总和),经过10多年的发展,“克利伯”已经发展成为世界项级航海赛事之。

自1996年由罗宾·诺克斯·约翰斯顿爵士创立以来,这项跨年度赛事已经成功举办了5届,其初衷是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环球航海冒险活动中来,成就年满1 8周岁所有人的航海梦想。这个想法在当时受到了众多航海家和航海爱好者的支持,并最终被命名为“克利伯”赛事,取其“快帆船”之意。

2007—2008克利伯环球帆船赛,马库斯船长带领“青岛号”已经度过了6个赛段的比赛。“过去的三周内,我们遇到了非常大的挑战,恶劣的环境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想像一下,你的正前方一片漆黑,而6米高墙一样的巨浪随时向你扑来,将你全身打湿,这时候我们只有坚持、再坚持。坚持有时意味着被动,但我非常乐意去享受这个过程。“

“海,因着船而有了灵性;我,因着船而有了航海的梦想,因着航海而有了挑战的激情。”马库斯有着自己酷爱航海的理由:我忘不了那次经历,9级台风席卷了整个比斯开湾,很多船员都躲在甲板下,而我在船上掌舵,享受每一分钟,全然忘记了周围的恶劣环境。

访谈中国船员惊心动魄的航海经历

十几个来自不同国度的船员登上“克利伯”大帆船,克服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在海上共同漂泊生活几十天,只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胜利,这就是“克利伯”的精神。这种精神在新加坡到青岛的这段航程体现得尤为明显。因为,这是一个异常艰辛的航程,“克利伯“帆船赛船员经历了一个从炎热潮湿到寒冷干燥的过程,一些船队甚至面临过船上起火,船员掉下海、受伤等问题,但是他们坚持不懈,走出了一个又一个困境。

我们采访的是值得敬佩的中国航海者,他们与“青岛号”其他船员起经受了风暴。疾病、寒冷等生死考验,这是他们永远忘不掉的惊心动魄的航海经历,他们是:高君,杜飞,阎忻民。尽管他们已经完成了在本届克利伯的使命,但对于热爱航海和极限活动的他们来说,这仅仅是他们探险生涯中的一个历程,今后他们还将继续挑战。

高君:我的航海,有险有闲

“‘青岛号上除了船长,还有18名船员,分工并不细致,每个人每天都在做着不同的工作。第一天,我被分

现实版的“完美风暴”

电影《完美风暴》营造了海洋独特的深不可测,危机四伏的环境与氛围,使观众能够真实体验海上那变幻莫测,令人窒息的海洋风暴肆虐场面。克利伯的勇士们前段航程中,也经历了一段现实版的“完美风暴”。但与电影中的结果不同,他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坚持,征服大海,凯旋而至!在甲板上,换帆,压线,什么都干,四个小时下来,人已经筋疲力尽。对我来说,哪一项都是挑战。其实,这样也很好,挑战预示着学习,这样时间就过得比较快。比赛一路走来,除了杜飞生病,我们的船只发生了一次意外。发生在台湾海峡,从新加坡到中国,气温从40度降到了零下3度,而且一直顶风航行,每个船员都有了疲惫感。但是风大浪急,一名外国船员在换帆的时候,一个跟头掉到了船的外面,多亏其他船员及时发现,把他拉了上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台湾海峡是我们经历的比较惊险的一段,确实惊心动魄。但是也有让人感觉惬意的时间。我记得有两次,海豚跟我们走了很长一段路,再就是晚上的星星,映射在海面上,银光闪闪,那是在陆地上无法享受的惬意与舒服。”

在参加“克利伯”前,高君曾参加过几次短途航海,去过日照及韩国釜山,新加坡至青岛的这22天,是他所经历的最长一次航海,不过志存高远的高君信誓旦旦地表态“我相信这绝不是我的最后一次。”谈及接下来的打算,高君说:“3月份我们要去韩国釜山,有可能的话还会去日本福冈。再就是今年的奥帆赛,因为我是奥帆委竞赛部的志愿者,所以我觉得随着奥帆赛的日益临近,自己会越来越忙。”

杜飞:高烧41.9度,我在海上

青岛号“驶人母港——青岛时,我们再次看到了杜飞的笑容,虽然黑了瘦了,但笑容还是那么甜美。“青岛,我回来了!我爱青岛!”这个青岛小嫚下船就毫不掩饰地道出了航海的艰辛和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

的确,新加坡到青岛的这段比赛中,杜飞经历了太多的艰辛。从新加坡出发后杜飞就生病了,2月4日晚,她发高烧达到41.9摄氏度,甚至多次处于昏迷状态。”青岛号”全体船员商量后,决定调转船头,改变航线,慢慢向海岸靠近,当时帆船已经行驶到菲律宾附近的海域,距离最近的港口300多海里。一天多之后,杜飞服用药物,输液后身体渐渐恢复。杜飞说:“生病的时候并没有感到很害怕,因为我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坚持下去,一定会胜利回来。41.9度的高烧,可能对当时有点昏迷的我来说是不紧张的,可对我的同伴来说是可怕的,很感谢他们对我的照顾。我相信,这次航海会是我一生中独一无二的回忆。”

阎忻民:享受现实版的“完美风暴”

采访阎忻民是在奥帆中心的一个下午,因是同行,整个采访进行得很顺利,作为个资深的记者,她更能理解我们提出的问题。

“整个赛段中,你感觉最艰苦的是哪段?”“由距离赤道仅137公里的新加坡到乍暖还寒的青岛,我感觉是本届克利伯迄今为止最为艰苦的一个赛段,一路上,10艘大帆船跨越纬度超过35°,所处环境的温度也由40℃陡降至-3℃,经历了包括暴风雪在内的各种极端天气状况。对每艘船上的队员来说,这段都是对极限的挑战。”

“很多人形容有一段是现实版的《完美风暴》,你感觉让你最害怕的是什么?”“6米高的巨浪,40节的狂风,确实这个赛段让人不堪回首。晚上走上甲板,迎面来的是堵墙般的大浪,我当时脑子里浮现的就是《完美风暴》的场面,确实有点恐怖,但是我觉得我是在享受。最让我感到害怕的还不是浪和风。记得一个晚上浪特别大,除了我和昏迷的杜飞所有的船员都被命令上甲板工作,我们当时在船舱里能感受到船强烈的晃动。我感觉我当时是最害怕的,害怕有另外一个状况发生,比如说杜飞需要急救,或者别的船员有意外。对当时的我们来说,再出现任何别的状况,就意味着我们玩完了。”

阎忻民是户外运动的狂热爱好者,尤其喜欢极限运动,在参加克利伯前,她曾担任过2003年纪念攀登珠峰50周年央视直播报道组核心成员,并身体力行地爬过一段,而她接下来的目标又是一个太手笔——“下一步我想去南极”。

猜你喜欢

帆船赛克利帆船
油和醋一瓶装
油和醋一瓶装
我和我的好朋友们
帆船
环保小帆船
找帆船
“通州湾杯”帆船赛启航,带着支付宝出海
帆船
ULYSSE NARDIN成为第35届美洲杯帆船赛挑战队 ARTEMIS RACING 合作伙伴
丛林狼孩子毛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