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榴

2008-12-19王涵蓉

作文大王·中高年级 2008年12期
关键词:画龙点睛梨子果皮

王涵蓉

今天,妈妈给我一个红里透黄的水果,说这是个石榴。(不认识?以前没见过?开头就有了悬念)

我从来没有吃过这家伙,(还真是没见过,看来这回是第一次吃)但看它的外表,就勾不起我多少食欲:(这东西不吸引人,对它兴趣不大。把石榴往“低”处来写,我们管这种手法叫“抑”,也就是压低、贬低的意思)整个身子圆圆的,一边大部分呈红色,另一边大部分呈黄色,摸上去,皮肤麻麻的,它的外皮一点都不光滑,甚至还有几块细细的黑斑。(把它的外表描绘一番,难怪它“勾不起我多少食欲”,原来是其貎不扬,甚至有点丑嘛)

我把这个不起眼的石榴扔在一边,继续做自己的事情。(不起眼,不想吃。一抑再抑)可妈妈却说:“你别看它外观不漂亮,里面的东西可好吃了。”说着就拿刀切开石榴。(妈妈的话在本文中是一个过渡,也是全文的转折点)

原来这石榴并不像苹果、梨子那样有着厚厚的果肉。(切开了,才发现石榴与其他水果的不同之处,这种不同就是石榴的特点)它的外壳是一个温暖的巢,打开来,里面一些粉红色的小家伙齐刷刷地探出了小脑袋,像是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又好像在对着我微笑呢。(原来果皮里面的世界很精彩。连用拟人和比喻句,描述得特别生动,与前面写石榴“不起眼”甚至丑陋的外表形成对比。至此,文章有了赞美石榴的感情色彩,我们把这种赞美所写事物的手法叫做“扬”,也就是抬高、赞扬的意思)妈妈说,这才是它的果实。

于是,我抠出一个小果实,发现它晶莹剔透,粉红色中隐约可以看见白色的小核。(观察得更加仔细,写得也更加仔细,再一次与外形作对比)把它放进嘴里,一股酸酸甜甜的汁水四散开来,流遍整个舌头,味道还真不错。(写石榴的味。从不想吃,到“味道不错”,是一种对比,一个变化)我一个一个地抠出这些小精灵,(“小精灵”这个比喻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一扬再扬)慢慢地享受起来。(享受)

妈妈说:“人们喜欢石榴,是因为它不像苹果、梨子,把所有的果肉毫不遮掩地展示出来,让人一看就馋涎欲滴,它是把精华藏在深处,味美却不张扬。”看来妈妈说得没错,外观不漂亮的东西,内里不一定不美。(妈妈的话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最后一段写出作者的一些思考)

小小的石榴,果皮的内外有天壤之别。作者先写石榴毫不起眼的外形,再写别有洞天的内实,采用先抑(先压低、贬损)后扬(再抬高、褒扬)的手法,形、色、味及个人感受都写到了,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

最后一段妈妈的话在全文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想一想,能否换一种方法来取得同样的效果?

猜你喜欢

画龙点睛梨子果皮
填色我最棒
黑金变奏
创意涂鸦
梨子
削皮器也扭曲
分梨子
找规律画梨子
白木香果皮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及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研究
果皮糖加工工艺
别样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