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构跳跃 词采壮丽

2008-12-10王兴凌

21世纪中学生作文·中考适用 2008年12期
关键词:龙城从军突厥

王兴凌

【原诗】

从 军 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意译】

边境上有突厥侵扰,报警的信号已传递到了长安,可自己只是一介书生,没有驰骋疆场的能力,这使我心中的激奋之情一时难以平静。 出征的将帅领了兵符,辞别京城长安,率领一旅骁勇善战的骑兵,奔赴抗敌前线,去围攻突厥军队的军事要塞。

其时大雪纷飞,遮天蔽日,军旗上青龙白虎之类的图案显得黯然失色;狂风呼啸,各种声响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一起在沙场上空回荡。艰苦激烈的战斗生活,增添了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我宁愿做一名下级军官,为保卫边疆驰骋沙场,也不愿做一个置身书斋皓首穷经的书生。

【赏析】

《旧唐书·高宗纪》载:永隆二年(681年),突厥入侵固原、庆阳一带,裴行俭奉命出征。年仅31岁、时任崇文馆学士的杨炯,面对此情此景,慷慨激昂、热血奔涌,愤然写下了《从军行》。全诗表达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洋溢着乐观进取的精神,颇可代表初唐时期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烽火照西京”一句,用夸张的手法写外患严重、情势危急,自然引出下句。目睹外患严重而“心中自不平”,其“从军”愿望与卫国决心已和盘托出。首联交代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颔联写从军。“牙璋辞凤阙”句,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牙璋”,兵符的一种,分两块,一块留朝廷,一块交将帅,两块嵌合才能生效。汉代长安建章宫前的阙(望楼)上有金凤,称凤阙,这里借凤阙代指皇帝宫殿。颔联的下句接着说,强有力的骑兵包围了敌人。“龙城”故址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塔米尔河畔,原是匈奴祭天的地方,这里借指突厥军队的驻所。此联中“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写得有声有色,很有气势。颈联写战斗。诗人不从正面着笔,而是用景物描写进行烘托。“雪暗凋旗画”句从人的视觉来写,“风多杂鼓声”句从人的听觉来写。这两句诗角度不同,各臻其妙。诗人自出机杼,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的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的场面。那么大的一个激战场面,只用了十个字就非常生动地勾画出来,的确收到了“言少意多”的艺术效果。诗的尾联并没有交代这次战争的胜负如何,却以这样的议论来结束:宁愿去当一个下级军官(百夫长),也比一个白首穷经的书生强得多呀!很有点儿弃文就武、投笔从戎的意思。从这种议论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这场战争肯定打赢了,参战的人,尤其是大小军官都立下了战功;从这种议论中,我们还可以体会到,诗人当时身为崇文馆学士而对书生加以贬抑,可能对自己的身份、地位有些不满,带点儿牢骚情绪。也可以理解为运用一抑一扬的手法赞颂这场战争,突出这次卫国战争的壮烈和意义的伟大。“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这首诗词采壮丽,慷慨激昂,令人感动,可以说是盛唐边塞诗的先声。全诗仅用了四十个字,写出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足见诗人的艺术功力。概括起来,全诗主要有三个亮点:一是诗人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现了激烈战斗的场面。当然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凸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二是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母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三是对仗整齐,一气直贯,将反侵略的军事行动写得迅猛凌厉,声势逼人。律诗一般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这首诗除首联外,三联皆对。颔联以战地风雪烘托战斗之激烈,反跌尾联:尽管风雪苦寒,战斗激烈,仍然“宁为百夫长”,为保卫祖国效力。首尾呼应,完美地表现了“从军”的主题。不仅句与句对,而且同一句中也对,如“牙璋”对“凤阙”,“铁骑”对“龙城”。整齐的对仗,使诗更有节奏和气势。吟诵时,诗人忧国忧民、激愤昂扬之情跃然纸上,历历在目。

猜你喜欢

龙城从军突厥
一代英主李世民为何向突厥称臣纳贡12年?
一箭双雕
送友人从军戏作
元好问的军旅生活
木兰从军
热舞龙城适力啦啦操
再论汉译“突厥”名称之起源
再论汉译“突厥”名称之起源
一代英主李世民为何向突厥称臣纳贡12年?
冰雪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