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思想方法在新教材概率学习中的应用

2008-12-09林少安

中学数学研究 2008年7期
关键词:红球水库概率

林少安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方法是数学的行为,思想是数学的灵魂.不管是数学概念的建立,数学规律的发现,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乃至整个“数学大厦”的构建,核心问题在于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和建立.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是新知识拓广的指导思想,是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的认识基础,是解题策略的源泉.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把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贯穿于教学始终.本文着重探讨概率解题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一、函数与方程思想

函数思想,是用运动和变化的观点分析和研究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函数关系或构造函数,利用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问题获得解决.

方程思想是通过引入未知量,构造方程或方程组,分析问题、转化问题,使问题得到解决.

“已知”与“未知”是一个问题中紧紧相连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方程(或不等式)关系.因此,在数学中并不是一味地要由“条件”推“结论”,而应从整体上把握“已知”与“未知”间的关系,然后再从数与式两个方面进行突破,这样,方程思想就显得非常重要,而且也富有技巧.

在本章学习中,当求解某些事件的概率时,从问题的数量关系入手,根据概率的定义、公式构造方程,然后通过解方程(组)的方法使问题得以解决.

例1 甲、乙两袋装有大小相同的红球和白球,甲袋装有2个红球,2个白球;乙袋装有2个红球,n个白球.从甲,乙两袋中各任取2个球.若取到的4个球中至少有2个红球的概率为34,求乙袋中白球的个数n.

解:记“取到的4个球至多有1个红球”为事件B,“取到的4个球只有1个红球”为事件B1,“取到的4个球全是白球”为事件B2.由题意,得P(B)=1-34=14;P(B1)=C12•C12C24•C2璶C2﹏+2+C22C24•C12•C1璶C2﹏+2=2n23(n+2)(n+1);P(B2)=C22C24•C2璶C2﹏+2=n(n-1)6(n+2)(n+1).所以P(B)=P(B1)+P(B2)=2n23(n+2)(n+1)+n(n-1)6(n+2)(n+1)=14,化简,得7n2-11n-6=0,解得n=2,或n=-37(舍去),故n=2.

二、分类与整合思想

在解某些数学问题时,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解到某一步之后,发现问题的发展是按照不同的方向进行的,被研究的问题包含了多种情况,就必须抓住主导问题发展方向的主要因素,在其变化范围内,根据问题的不同发展方向,划分为若干部分分别研究.这里集中体现的是由大化小、由整体化为部分、由一般化为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其研究方向基本是“分”,但分类解决问题之后,还必须把它们整合在一起,这种“合—分—合”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分类与整合的思想方法.

分类与整合思想,是数学中重要的数学思想之一.分类与整合思想的实质是将整体问题化为部分,然后再各个击破之.分类讨论的关键是逻辑划分标准恰当准确,分类讨论时要做到不重不漏.

在本章学习中,求概率时,要考虑各类情况对应的结果数,这就要进行分类讨论.

例2 若连续掷两次骰子,第一次掷得的点数为m,第二次掷得的点数为n,求点P(m,n)落在圆x2+y2=16内的概率.

解:先后掷两次骰子,第一次骰子出现6种结果,对于每一种结果,第二次又有6种可能结果,于是一共有6×6=36种不同的结果.

因为点P(m,n)落在圆x2+y2=16内,所以m2+n2<16,考虑到m,n∈{1,2,3,4,5,6}, 进行分类讨论.

当m=1时,n=1,2,3共3种可能;当m=2时,n=1,2,3共3种可能;当m=3时,n=1,2共2种可能;当m≥4时,不符合m2+n2<16.

故点P(m,n)落在圆内有8种情况(1,1),(1,2),(1,3),(2,1),(2,2),(2,3),(3,1),(3,2).故所求概率P=836=29.

三、转化与化归思想

转化与化归思想是数学问题处理中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其目的与意义在于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其作用是将问题简单化,帮助我们抓住问题的实质,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从而简便地解决问题.

在解答某类问题时,由于该类问题所包含的情况相对来说较为繁杂,在解答时常常把相应问题等价转化,转化成与其等价的命题.

在本章的学习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求“至多”“至少”等事件的概率,此时需要利用P(A)+P()=1,先求其对立事件的概率,然后利用P(A)=1-P()相应求解;条 件概率的计算,常利用缩小样本空间的观点来等价转化,从而P(B|A)=n(AB)n(A),这里n(A)和n(AB)的计数是基于缩小的样本空间;在求概率时有时要化成互斥事件的和事件,有时要化成对立事件,由实际问题转化为概率模型等;在几何概型中,将一维长度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的二维面积问题.

例3 两个对讲机持有者莉莉和霍伊都为卡尔货运公司工作,他们的对讲机接收范围为25公里,在下午3∶00时莉莉正在基地正东距离基地30公里以内的某处向基地行驶.而霍伊在下午3∶00时正在基地正北距基地40公里以内的某地向基地行驶,试问他们能够通过对讲机交谈的概率有多大?

解:设x和y分别代表莉莉和霍伊距基地的距离,于是0≤x≤30,0≤y≤40,则他俩所有可能的距离的数据构成有序数对(x,y),这里x和y都在它们各自的限制范围内,且所有这样的有序数对构成的集合即为试验的全部结果,每一个点都代表莉莉和霍伊的一个特定的位置,他们可以通过对讲机交谈的事件仅当他们之间的距离不超过25公里时发生,因此构成该事件的点由满足不等式x2+y2≤25的数对组成,此不等式等价于x2+y2≤625.

如图1,长和宽分别为40和30的矩形区域表示试验的所有结果构成的区域,以25为半径的14圆的区域表示试验成功的区域,而矩形面积为30×40=1200(平方公里),而事件的面积为14π×252=625π4(平方公里),故所求事件的概率为P=625π4×1200=25π192.

四、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数形结合的解题方法的特点是:具有直观性、灵活性、深刻性,并跨越各科的界线,有较强的综合性.“以数辅形”和“以形助数”,从而达到数与形的和谐统一,“形”为问题的骨架形态,给了我们以直观的猜测,而“数”则展示了问题的内部规律,给了我们以量的客观的结论,只有数形结合,才能使我们直观、迅速、准确地解决数学问题.

在本章学习中,可以利用集合的Venn图理解事件间的关系,利用表格、树状图等计算古典概型的基本事件数;利用数轴、坐标系解决几何概型中事件区域的长度、面积、体积;在解实际应用题中借助图像或表格建立相应的函数模型等问题.

例4 在长度为10的线段内任取两点将线段分成三段,求这三段可以构成三角形的概率.

解:设构成三角形的事件为A,长度为10的线段被分成三段的长度分别为x、y、10-(x+y),则0

0

0<10-(x+y)<10,即

0

0

010-(x+y),即5

0

5

五、或然与必然的思想

人们发现事物或现象可以是确定的,也可以是模糊的,或随机的.为了了解随机现象的规律性,便产生了概率论这个数学分支.概率是研究随机现象的学科,随机现象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结果的随机性,即重复同样的试验,所得到的结果未必相同,以至于在试验之前不能预料试验的结果;二是频率的稳定性,即在大量重复试验中,每个试验结果发生的频率“稳定”在一个常数附近.了解一个随机现象就是知道这个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知道每个结果出现的概率.知道这两点就说明对这个随机现象研究清楚了.概率研究的是随机现象,研究的过程是在“偶然”中寻找“必然”,然后再用“必然”的规律去解决“偶然”的问题,这其中所体现的数学思想就是或然与必然的思想.

例5 为了估计水库中鱼的尾数,可以使用以下的方法:先从水库中捕出一定数量的鱼,

例如2000尾,给每尾鱼作上记号,不影响其存活,然后放回水库,经过适当时间,让其和水库中其余的鱼充分混合,再从水库中捕出一定数量的鱼,例如500尾,查看其中有记号的鱼,设有40尾,试根据上述数据,估计水库内鱼的尾数.

解:设水库中鱼的尾数为n,n是未知的,现在要估计n的值.假定每尾鱼被捕的可能性是相等的,从库中任捕一尾,设事件A={带有记号的鱼},易知P(A)≈2000n①

第二次从水库中捕出500尾,观察其中带有记号的鱼有40尾,即事件A发生的频数m=40,由概率的统计定义可知P(A)≈40500 ②.

由①②两式,得2000n=40500,解得n=25000,所以,估计水库中约有鱼25000尾.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猜你喜欢

红球水库概率
正确理解概率公式
概率与统计(1)
概率与统计(2)
道不尽的水库钓鱼
空中有个隐形水库
我掉进水里了
概率与统计解答题集锦
贵州省水库空间分布研究
概率与统计高考解答题考向
骗人的抓奖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