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跆拳道、柔道礼仪看中华武术礼仪
2008-12-08张令
张 令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从跆拳道、柔道礼仪看中华武术礼仪
张 令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通过分析比较法和文献资料法对韩国跆拳道、日本柔道礼仪与中华武术礼仪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目前中国的武术礼仪教育及施行存在诸多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传播不当、动机不纯、社会影响不够等,并提出应从教练员资格控制、设立武术健身馆、端正心态、建设社会文明等方面促进中华武术礼仪的开展。
跆拳道;柔道;武术;礼仪
1 礼仪的界定
“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是一个人思想觉悟、文化教养、精神风貌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社会风尚和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志。无论是韩国跆拳道、日本柔道还是中华武术,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凡习武之人,亦应守礼。
1.1跆拳道礼仪
跆拳道比赛时的敬礼要求自然立正,双手握拳置于身体两侧,腰部前屈不小于30°,头部前屈不小于45°,鞠躬[1]。训练时,进入场馆后以端正姿态向国旗敬礼,然后按馆长、教练和长辈的次序依次敬礼,每次与同伴或队友合练时也要向对方行礼。运动时道服松开,要停止运动,转身背向国旗、会旗和教练员及同伴整理道服,整理好后方可转回。[2]
1.2柔道礼仪
出于尊重,无论是在柔道的训练中还是比赛中都要向对方施礼。立礼:自然站立两臂下垂,手指置于膝关节上方,将上体前屈30°,鞠躬。坐礼:双膝并排跪下,两脚尖着地大拇趾重叠,右脚拇趾压在左脚趾指上,挺胸后成跪坐姿势,两手分别放于大腿的内侧,正座后两手前放于膝前两拳远,手指并齐相对相距约6cm,将头轻轻地低到距两手约30cm处,行礼。从进入道馆开始,运动员就要怀着无比神圣、崇敬的心情给道馆和场地鞠躬;比赛或训练时也要向对手行礼,距离4m,结束比赛或训练时行三鞠躬;训练过程中如果接受教练的指导,为表感谢指导前后都要行礼;从别人面前经过时要点头,出入训练场时向教练或队员行礼。[3]
2 礼仪解读
2.1跆拳道精神与礼仪解读
跆拳道讲求“以礼始,以礼终”,他们以礼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以礼体现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品性。
古代的新罗,出于保家卫国的需要产生了跆拳道,但在和平发展的今天其意义已不仅仅在于格斗效能和运动健身本身,更重要的是它渐渐地得到了升华,被赋予了修身养性的涵义,亦即“道”。以“舍身”为手段,以“无我”为目的探求“道”的本质,这样训练和比赛中所接触的每一个人都成了使自己的修养水平提高的台阶、助手,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敌手。拥有如此心态才会发自心底地和对方保持“敬”,并抛开一切不利的外界干扰用心去体会比赛、享受比赛,真正地做到“无我、无暇”,从而不断地向着跆拳道的最高境界靠近[4]。跆拳道礼仪也是人格形成的导引,它让每一个运动员在习练跆拳道的过程中达到一种谦虚、礼让、克己、恭敬、淳朴、坦诚、服从的人格素养,以这样一种宽宏大量的气度和古朴心态习练跆拳道,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完美的人。
2.2柔道精神与礼仪解读
柔道被日本人称为国术,在国内开展十分广泛,故日本也素有“柔道之国”的称号。柔道在技术上讲究“刚柔相济,以柔克刚”;在礼仪与精神上亦讲究“道”,培养运动员的道德、意志、品质,陶冶美的情操。[5]
柔道的创始人嘉纳治五郎将危险和杀伤性的格斗技术去掉,改革成为体育的、竞技的(胜负的)、身心锻炼的教育手段,通过有胜负的比赛培养人们的斗志,此即为他的指导思想体系——修身法、胜负法、修心法[6]。
3 中华武术礼仪现状之不足
3.1传播媒介的遗漏点
中国武术在传播时只注重技术,认为武术礼节只是形式上的,是死板且不必要的程序。作为传播媒介,教练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场馆缺乏也是一客观原因。
3.1.1教练的失职
武术文化的教育不能忽视,作为引导者,教师、教练在传播武术时要注意:文化是无形的,文化教育不能是空洞的说辞,单纯的动作技术是不能完全承载武术文化的内涵[7]。
3.1.2武术馆缺乏
与跆拳道、柔道相比武术少了一些社会传播方式——供大众休闲娱乐时习武的武术馆。跆拳道的“道馆”及柔道的“讲道馆”不仅是健身的地方,还是其学术的研究中心,是传播礼仪文明、提高人性修养的地方。如果在生活中做的不好,那么在这里他们能找回尊重和庄严,而且非常的正式和严格。从进入场馆的那一刻,每个人都在怀着一种谦虚忍让的心态,对场馆鞠躬,对教练、长辈和队员鞠躬,对国旗宣誓、敬礼……对他们来说每来一次这里都是对自己精神上的一次洗礼和进化,而在中国却没有这个场所。
3.2动机的把握
Mark AMc Donald等(2002)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总结了13个体育参与动机:身体健康、冒险、减轻压力、侵略、归属、社会交往、自尊竞争、成就、技能掌握、审美、价值发展、自我实现。以最基本层面的身体健康和侵略的动机习武远远达不到高层次的价值发展和自我实现,也不能通过遵守礼仪培养自己的谦虚礼让、尊师敬贤的高尚品格,更不能理解武术的深邃和精华。
3.2.1学生的习武动机
正确的动机:对武术非常热爱,以增强身健体为手段,以发展武术运动、理解武术深邃为目的的动机;不正确的动机:受当前一些武打影视的影响,觉得武术很刺激,以耀武扬威、逞强好胜为目的的动机,其中怀第二种动机者不占少数。怀第一种动机的学生有着良好的心态,学习自觉性、积极性较高,能够认识、理解武术礼仪和武德精神,水平提高的也快,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以此来约束规范自己,使武术在社会上发挥较好的功用。怀有第二种动机的学生追求的只是所谓的打架 “绝招”,却对武术最精华、最有意义、最深邃的内涵毫无兴趣,学习过程中也难以克服困难和挫折,对武术礼仪——那些他们看来毫无用处的东西更是视而不见。停留在较低、较原始的动机下可能会对社会带来危害。
3.2.2运动员的习武动机
体育锻炼的动机是体育锻炼行为的直接原因,也是体育锻炼行为的动力。它有两大影响因素,一是内在需要,二是外界刺激(也叫诱因)。对习武动机来说两大因素中都有积极和消极成分。其中自尊的、杰出的体验,尊敬、谦虚的态度,卓越成就感的追求,甚至是超越自我价值和境界的追求等较多思想层的成分是积极的,它们是内驱力,是动力源泉;奖品、金钱的,爱慕虚荣的,物质的、利益的,拜金主义等较多器物层的成分是消极的,它们肤浅低俗,是阻力。
3.3社会礼仪文明的影响
武术是社会文明中的一部分,社会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决定着它的成长质量。武术礼仪的形成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受社会礼仪文明大环境的影响。
4 结论与建议
武术被我们尊称为国术,其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被喻为东方文化的代表,但在具体的训练及传播过程中与日、韩国术相比确有差距,尤其是在礼仪实施方面。
4.1完善传播过程
首先,教育内容强调礼仪部分。礼仪教育是使人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一种基础教育,应将其作为一种指导精神渗透到教学训练的各个环节中去,力争将这种礼仪形式转化为心理动力,使之成为练习者掌握技术、发挥水平的催化剂[8]。次之,严控武术教师、教练员资格。“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再次,设立大众武术健身馆。跆拳道的道馆、柔道的讲道馆都是它们传播自身礼仪的好场所,而我们堂堂一个武术大国却难觅像样的武术健身馆。
4.2端正动机和心态
在学习和训练过程中不断地端正学生和队员的习武动机和心态,使他们抵御消极因素的侵蚀,以武术礼仪为引子促使他们去追求高深的武术精髓。
4.3建设社会文明,强调传统
在学习西方过程中,日本人每每回头强调自己的传统,这就如一个钟摆,在向西方摆出很远之后,又会向传统摆回,并能在东方和西方之间找到平衡(刘晓峰)。反而观之,我们却丢掉了太多传统的精华,国家的文明程度大打折扣,我们应大力发扬儒家文化中优秀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提倡人的自觉自律道德以及礼仪待人、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
[1] 刘卫军,跆拳道[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2] 高谊,陈立人.跆拳道[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3] 柔道之美及礼仪艺术[J].体育博览.2007,(1):43.
[4] 佟亮.浅论跆拳道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融性[J].体育师友,2004,(5):52-54.
[5] 曹琼瑜,刘丰.武术礼仪与武术精神[J].武术科学(《搏击》学术版),2005,2(12):13-14.
[6] 翁信辉.日本柔道现代化改革指导思想与方法的研究—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现代化改革的启示[J].体育科学研究,2003,7(2):73-77.
[7] 倪依克,邱丕相.社会学视域下传承武术文化的教育研究[J].体育科学,2007,27(11):15-20.
[8] 黄腊梅,刘重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跆拳道[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1):32-33.
LookingintotheMartialArtsEtiquettefromtheTaekwonDoandJudo
Zhang Ling
(P.E.School of Northwest Nommal University,Lan Zhou,730070,Gansu,China)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etiquette among the Korea Tae Kwon Do,the Japanese Judo and Chinese martial arts.And it finds there are lots of problems about the edu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etiquette.The main reasons are improper dissemination,impure motives,social impact insufficient and so on.Paper presents the ways,such as the control of qualified coaches,setting up martial arts gyms,correct mentality and the building of civilized society,which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martial arts etiquette.
Tae kwon do;Judo;martial arts;etiquette
2007-09-18
张令(1982-),男,山东菏泽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武术教学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