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友登山队在戈尔特斯
2008-12-01曲志兴
曲志兴
2008年7月11日,在戈尔特斯和探路者公司的全力支持下,戈尔特斯自然之友登山队一行18人登上了南下的列车。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黔东南地区,任务是:徒步穿越黔东南雷公山系和月亮山系原始森林,用相机记录苗侗原始的人文、历史和自然风景;了解当地的教育现状,在大山深处两所小学进行图书和体育用品捐赠活动。此次活动历时15天,经过黔东南十几个村镇,三处原始森林,行程1000多公里,在两所小学里举行捐赠活动,还与其中一所小学所在的村子订立“环保——助学”协议。队员中年级最大的62岁,最小的19岁。作为此次活动的领队,我和队员们一道体验了艰辛而难忘的旅程。
独特的人文历史和自然美景
我们13日上午到达素有“天下第一苗寨”之称的西江千户苗寨。展现在眼前的景色让我们所有的队员都为之激动不已:连绵起伏的绿色山丘,奔流的江水,古色古香的苗家吊脚楼遍布整个山坳,层层叠叠地从山脚一直建到山顶,构成一副壮观而美丽的图画。所有的队员都赶快拿起了相机,把眼前仙境般的景象摄入。雷公山是我们此行的第一处探秘之地,海拔2178米,是当地海拔最高的山峰,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雷公山气候独特,阴晴变化莫测。山上夏季雷暴频繁,山也因此得名。老天爷非常眷顾我们。下午5点队伍到达雷公山顶时还是大雾缭绕,一瞬间太阳破雾而出,使我们有幸看到了神奇美丽的雾中彩虹——“佛光”。山上百年以上的杜鹃树比比皆是,由于气候的原因,长得像十几年树龄的小树一样。当天晚上我们露营在雷公山山顶,享受到了在喧闹的都市里无法得到的野外露营之乐趣。夜晚的山顶很冷,大家纷纷穿上了冲锋衣,钻进了帐篷,点亮了露营的小灯。一排帐篷依山而立,星星点点的灯光透过帐篷,在夜色中闪烁着绿色的彩光,给大山的夜晚平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7月20日,我们抵达闻名遐迩的岜沙苗寨。岜沙由五个自然寨组成,全部人口2000多人,十多年前还是以狩猎为生,政府在禁猎缴枪时岜沙人死活不交,最后政府破例同意他们保留枪支,但是不准打野生动物,因此岜沙也成了中国最后的枪手部落。此行我们还了解到岜沙还有一个令人起敬的习俗:每当寨子里诞生一个孩子,那户人家就种下一棵树,让这棵树伴随孩子成长;而当一个人死去,就砍下这棵树,搭起他魂归故里的桥;在密林深处埋掉死者,还要在死者身旁再种下一棵树,寓意生命以另外一种形式重新开始。岜沙人对树的这种敬畏使我们深受感动,也使我们深切体会到,“环保”的理念不仅仅属于我们这些来自大城市的现代人,其实它早就存在于古老民族的信仰中,浸透在他们的日常生活里,与他们的生老病死联结在一起。在枪手部落的一家客栈,我们将一面标有“戈尔特斯黔东南苗侗探秘之旅”的旗帜永远留在了那里,以表达我们对芭沙人的敬意。
黔东南是比较偏僻贫困的地区,交通不便,有的村子人均年收入只有500元,但沿途老乡们的淳朴、热情使我们深受感动。22日傍晚我们驻留高定村,村民们在学校的操场上为我们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喝米酒、跳芦笙。我们的队员也被拽进了跳舞的队伍,随着芦笙曲跳了起来。村里的苗族姑娘“盛装登场”,穿戴起了只有过节才穿的美丽的民族服饰。跳舞时全身佩戴的银饰叮叮当当,闪闪发亮,形成一道特别美丽的风景。那天还正好是当地的吃新节,晚上我们在书记家吃长桌宴,队员们禁不住乡亲们的盛情,个个都喝了很多米酒。
几乎我们沿途所到的每一个村子都把我们当作贵客来盛情接待,倾其所有地招待我们,让我们既感动又过意不去。在高定村,我这个领队只好带着队伍起大早“逃跑”。可村里闻讯,还是要给我们举行欢送仪式。寨子里的乐手们都集中到出村的路上。欢送队伍把道路挤满,前面是五位芦笙手,后面则是几十位盛装的姑娘。我们的队伍要从他们的欢送队伍中穿过,还必须喝了姑娘们敬的酒,吃了村支书夹的自制的腌肉才能通过。之后,再由一位姑娘给我们系上他们手工缝制的精美腰带以示祝福。等我们走到高坡上回头望时,乡亲们还在向我们挥手致意。此情此景,令我们不能忘怀。
充满艰险的旅途
在自然之友登山队历次远途出行中,应该说,这是又一次艰苦的行程。途中几次遭遇险情。7月14日那天,天空下着小雨,我们离开雷公山,前往污讲村。途中要穿越月亮山系。这段路程地形复杂,沿途有多处山体滑坡,还要经过一处原始森林。加上雨季,更使道路泥泞难行。有的路段塌方严重,只有半尺多宽的一条小路可以行进,下面是200多米深的山崖。原始森林中景色奇幻瑰丽,吸引着队员们的相机镜头,但处处隐伏着险情。在路上,老向导一路上多次遇到毒蛇,其中有乌鞘蛇、青恶蛇,据向导说都是剧毒。我们听得不寒而栗,大家走路也愈发小心,不时互相提醒。
不过最惊险的是两次“丢人”,四次“摔马”。先说两次“丢人”。第一次是队员李联辉一路忙于抓拍森林中的美景掉了队,在一个岔路口不小心走上了跟大部队不同的另一条路。原始森林中几乎没有手机信号,走失一个人就像一滴水掉进大海里,大家心情都很紧张。我作为领队自然也有些紧张。幸而李联辉是老户外,一看前面没人,知道不对劲,就赶紧往回返,一小时之后遇到了找他的队员。
最让人冒冷汗的是女队员金敏文的失踪。本来她是走在队伍中间的,在山顶休息清点人数时突却然发现她不见了。队员们大声呼喊都没有回音。加上当时天快黑了,原始森林光线阴暗,空旷无人,那种“人间蒸发”的恐惧漫过每个队员的心。身为领队的我虽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险情,但金敏文是女性,比之李联辉来,自我救护的能力要差些。我立刻组织一个四人搜寻小组,由向导带领沿原路回头去找。谢天谢地,半小时后,接应队员在原路遇到正追赶我们的金敏文。原来她也是一路拍照,不知不觉中与前面的队员拉开了距离,在一个岔路口没看到标记。好在她醒悟之后,也赶紧“迷途知返”,最后遇到回头寻找她的队友。当金敏文与大部队会合之后,队中年纪最小的张燕妮扑上去抱着她大哭,周围的人鼻子也都酸酸的。经过这两次事件,我向队员们再三强调要有团队精神,不能单独行动,得确保安全:凡遇岔路口一定要留人,不能光是插标记。
由于沿途多处塌方,加上雨天路滑,有些路段十分险峻,驮我们辎重的马队超重,每匹马身上驮五个大背包。路上前后有两匹马四次翻下山沟,有一次竟深达200多米,队员们的几个大背包全部滚落在溪水里,雇来赶马的老乡一看情况,便开始闹“罢工”。负责押运的“马帮帮主”周恒和尚瑞金频频向我告急。我在前面接到“情报”后,当机立断,交托周恒全权处理。后来,周恒和尚瑞金不辱使命,历尽艰辛,一次次攀下山沟,从湍急的溪水中把马牵上来,把一件件浸湿的行李捞上来。特种兵出身的周恒有一次还掉下深达几十米的山沟。最后总算在艰难跋涉11个小时之后,与接应的队友在山顶会合,除了行李被溪水泡湿之外,马和人都安然无恙。河南队友瑞金紧紧拥抱住接应的队友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当我见到他们时我的眼眶也湿润了,我为我的队友感到骄傲。
牵手助学两所小学
我们这次活动的另一个内容是牵手助学山区儿童。21日晚上我们抵达高定村。次日上午我们分成三个小组,一组上山拍照,一组和高定小学学校师生互动,最后一组对当地政府及村委进行采访。我们向高定村小学捐赠了从北京带来的书籍、篮球及学习用品,还送给孩子们自然之友的书签,向他们介绍和宣传自然之友的环保理念。在互动环节上,我们的队员瑞金教小学生玩起了我们带来的魔方,燕妮教他们唱儿歌。不过我们发现,这里的小朋友没有儿歌,他们唱的都是成人的流行歌曲。我们一路走来,所经过的村寨基本上都是这种情况,这给我们带来很大触动。我们希望回去以后呼吁广大的作词作曲家多为孩子们编一些适合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儿歌。队员周恒还教他们玩成语接龙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发现这里的小学生文化水平非常差,这显然与教学质量有关。
24日,我们抵达了本次活动的最后一站——稿旁小学。老师和学生们早已身穿节日盛装,手捧自酿的美酒,恭候在校门口。来的不仅有不少老百姓,就连岑松镇的人大主席和分管教育的副镇长也来了,可见当地政府对我们的活动相当重视。我们在稿旁小学举行简单而充满激情的“戈尔特斯营地”挂牌仪式,并移交了大家带来的图书和篮球、羽毛球等运动品。镇和学校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高度赞扬了我们的举动,让队员们感到既自豪又愧疚。
挂牌仪式结束后,我们与当地学校老师进行互动交流,并对贫困学生进行家访。队员真正体会到了当地教育资源的匮乏和村民的贫困。住宿生连被褥都成问题,往往是两个人合作,一个拿被子,一个拿褥子;更严重的是,很多学生每天只有两顿饭,早餐和晚餐。编制19人的教师队伍,目前只有12人,而且还没有英语老师。所有学生在小学阶段都无法进行英语教育,这意味着与发达地区的学生在英语水平上有几年的差距,这在过高考独木桥时将是致命的。很多家庭相当贫困,根本无法提供学生上高中的学费,更别提大学教育,而且每个家庭有好几个孩子,往往是牺牲了女孩而保全男孩能够受教育。目前为止,竟然没有一个女生完成高中教育。
大家深受触动,希望能够为当地孩子办一些实事,有几个队员当场就决定资助几名品学兼优的贫困生。我们在稿旁小学建立了戈尔特斯营地,使更多的“驴友”参与进来,与之建立长期联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助学、环保、户外活动,包括帮助学校建立一座小型图书馆。
下午4点,当我们要踏上归程时,热情的学生们又端起了美酒为大家送行,每个队员喝了好几杯,最后还是落荒而逃,一路狂奔出了稿旁村。我们跑出村一里多路,竟然还有几个女孩拿着她们亲自采摘的黄瓜给大家送行,队员们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我急忙跳下车为她们拍照,用相机留住了她们满脸汗水的可爱笑脸。
撒播绿色种子
除了原先制订的计划之外,此次行动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在高定村,我们发现虽然这里山清水秀,但村民的环保意识都比较差,路上街边到处都能看到垃圾,废弃的塑料袋、矿泉水瓶,还有鸡屎、牛屎遍地都是,与美丽的自然景观很不相称。
在对当地政府和村委进行采访时,村主任提出希望我们能帮助他们解决七台旧电脑,以改善村小的教学条件。我欣然同意。不过,我脑筋一转,跟他们提出要他们以改善村子环境卫生作为交换条件。具体要求是:1. 鸡鸭圈养。2. 在村子里放些垃圾筐定期回收处理。3. 帮助有条件的村民建沼气池。4. 学校要教育学生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好习惯,学校公共厕所每天打扫一次,并设垃圾筐。我还说,如果这些都做到了,不光你们的环境美了,村民的疾病也少了。至于电脑,甭说七台,就是十台也没问题。村主任听后激动地站了起来说:“一言为定!”伸手便要跟我拉勾立誓,我二话没说,伸出手来高兴地接受了村主任的要求,一旁的队友抓拍下了这一幕。于是,戈尔特斯自然之友登山队和高定村“环保——助学”协定就这样诞生了。
这件事虽然不在我们事先的计划中,但却是我们此行最有意义的一件事,也是最富有建设性的一件事。如果我们能藉此改变一个山村自古以来的生活习惯,将“绿色”种子撒播到村民们的心中,并且影响他们的世世代代,尤其是那些将来有可能走出大山的孩子们,那我们将不虚此行。回北京后,我们立即着手实施这项计划——为高定村募集十台旧电脑,以兑现我们的诺言。同时也还要帮助并督促高定村委实施他们的村庄环保计划,兑现他们的诺言。在适当的时候,我们还要去村里“验收”。
回顾这15天旅程,有艰辛也有喜悦,有平淡也有惊险,有沉重也有欢乐,有叹息也有感动,大家团结一致,甘苦与共,出色地完成了此行的任务。队员天时、江宁为我们此行摄像、录像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负责后勤保障的队员金敏文、何颖为这次出行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功不可没。队员张永强为了及时往回发稿,不顾旅途劳累,每天工作到深夜。特别是两位“马帮帮主”为大家作出的贡献令我们欣慰。当然队里的年轻人最值得称赞,最困难的时候他们总是冲在前面,最疲惫的时候是他们用歌声给大家带来欢乐。我觉得,这和我们登山队多年的磨合锻炼、不断地积累经验是分不开的。作为队长,我为他们感到骄傲。特别感谢戈尔特斯和探路者公司为我们此行提供的优良装备,尤其是在黔东南潮湿高温的雨季里,这些装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我们一路上得到了很好的保障,顺利地完成了此次远征。
(如果您有旧电脑,请与自然之友办公室宁荣菊联系,电子邮箱:membership@fon.org.cn,在此登山队代表黔东南的孩子们先谢谢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