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年商脉 复兴古街

2008-12-01

走向世界 2008年21期
关键词:城隍庙小商品商圈

赵 艳

“买小商品去即墨路”,这是青岛人延续了多年的生活习惯。无论是白发老者还是时髦青年,即墨路都是青岛人心中最具历史和知名度的交易市场。这里的商圈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青岛大鲍岛原住民的街头交易市场,在1900年青岛开埠后发展成为“华商云集之地”。瑞蚨祥、宏仁堂等中华老字号,都见证了这块寸土寸金土地的繁荣史。

这条街,是青岛最原始区大鲍岛的所在地;这条街,诞生了青岛的第一批商业“万元户”;它的知名,不但吸引了众多青岛市民光顾,也曾经被国内外旅游者誉为“小商品王国”,可与北京的秀水街、上海的城隍庙、武汉的汉正街相提并论。从最初的马路市场,到后来的退路进室,再到前不久市北区政府斥资5000万元重新装修改造,这条老街不但没有失去她的青春和活力,反而更加靓丽。

“古装”展新颜

一个周末的下午,笔者来到了改造一新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场。刚进入口,立刻就被耸立街头的夫子庙牌楼所吸引。精致的牌坊上用金漆书写了“大鲍岛 即墨路小商品市场”几个大字。据即墨路改造工程办的李刚主任介绍,光是牌楼就专门邀请了苏州的十位画师前来绘制,整个商圈的改造风格也是参考了上海的城隍庙而建。街道两边古代风格的楼阁建筑群,把整个街区妆点得赏心悦目,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在历时5个月的改造中,市北区充分挖掘历史文化,传承即墨路市场的特色传统,专门请来三家苏州建筑设计公司同时施工。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思维方法和手段,在原有中国古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强化,搭建了亭台楼阁、营建水池假山、安装门楼牌匾、悬挂仿古路灯、种植莲花荷花、放养观赏鱼等,塑造出了富有中国古建风格的小商品特色商业建筑群。改造后的即墨路商圈一期东起上海路、西至聊城路,北起吴淞路,南接胶州路,占地约30万平方米,也是目前青岛市最大的一处仿古建筑商业街。

身处即墨路商圈,满眼皆是红色琉璃瓦覆盖屋顶的仿古建筑群,飞檐斗拱的门楼、宫灯造型的路灯、或长或方的亭台,仿佛把人带进了中国古代城宇。加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叫卖的商人,简直是一幅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小商品王国

走进古香古韵的小商品城后,一个接一个的摊位也让你的眼睛应接不暇。据即墨路市场管理所所长张福寿介绍,改造后的商城分地上两层地下两层,业主共1000余户,主要以服装、小百货、鞋帽、工艺土特产、修配、箱包等八大类商品经营为主。日均客流量四五万人,最多时可达十万人左右。只要是你能想到的小商品,这里几乎都有。

在逛商城的过程中,笔者不断发现有外国游客的身影。而原本以玉器、珍珠、首饰经营为主的一楼,在改造后也多了很多中国风的东西,像竹扇、旗袍、丝绸、刺绣、瓷器等,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吸引了很多“金发碧眼”前来淘宝,经常是每隔几步就能听见不同的语言。正说着时,笔者见到了一位来自瑞士的游客NathalieBrugger,她正在这里和父母一起挑选礼物,准备带回瑞士送给亲友。剪纸、中国结、景泰蓝这些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商品很受他们的青睐,不断被装进随身的行李,不一会行李就塞得满满了。就在这家人淘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又有几个外国人围了过来。中国特色的商品加上中低档的价格,让很多老外都认准了物美价廉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场,他们一般都从这里买礼物带回国送给家人朋友。

相比被中国风吸引来的外国人,本地市民更多是按需而来。这里虽然找不到真正的顶级品牌,但是你能看到当前所有最流行的元素。尤其是物美价廉的服装、鞋帽、手提包等,最受青岛人的欢迎。各色逼真的潮流纺织品与低廉价格之间的落差,总会激起人们满满的购买欲望,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淘宝者”。

老业主的故事

风雨三十年,即墨路小商品市场里最不缺的就是“人气”。用张福寿所长的话说就是,现在的1000余户业主

里,有九成以上都是在当年在即墨路摆地摊的老商户。作为青岛最早的商业中心之一,即墨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渐渐开辟为马路市场,最初多卖的是些衣服,慢慢地,做买卖的人越来越多了,摊位就开始沿着即墨路延伸了,战线越拉越长。很多摊主因为眼光独到,进的货很受青年人的喜欢,生意越来越红火,很快就富起来了,青岛的第一批“万元户”很多就是从这里诞生的。1990年,青岛市决定让即墨路小商品市场“退路进室”。1997年,小商品市场正式搬入室内,地点就在聊城路上。虽然搬离了即墨路,但因为“即墨路”这一响当当的招牌,名字被保留了下来,搬迁后也红极一时。除了本地的商户,许多周边县市的商户也慕名而来,即墨路市场也越来越壮大。

王继书,是最早在即墨路摆地摊的那一拨人。和众多的老业主一样,至今仍在商城里做着生意,见证了即墨路多年的发展历程。“从上世纪90年代退路进室,到这些年政府对即墨路市场的一系列改善,然后又是前不久的大规模改造,我们的日子是越来越好了。”对于即墨路装饰一新后的“城隍庙”风格,王继书甚为欢喜:“以前的即墨路市场总让人感觉没什么文化,现在整条街都古色古香的,很有历史风韵,我做玉石生意也觉得有底气了。”

与王继书同样收益的还有经营中式茶具的老业主李志海。改造后的即墨路市场吸引了大批外国游客前来,也直接带火了她的茶具生意。虽然不怎么会讲英语,但她跟外国人比比划划的照样能做成生意,而且每天都能比平时多卖三四套茶具。“这次改造后明显感觉老外多了,我要抓紧时间多学点外语,多赚点钱,”已经50岁的李志海高兴地说。

经过2008年的大规模改造,如今的即墨路小商品城已经焕发出了新的生机,许多即将实施的规划也令人期待。相信这个集餐饮、购物、旅游于一体的青岛“城隍庙”,也会成为城市旅游的新坐标。

猜你喜欢

城隍庙小商品商圈
商圈演义
城隍庙是怎么来的?
逛镇江城隍庙街
中国最大小商品市场的另一面
城隍庙里红红的年味
商圈调查的方法与技巧
金华风物志
重庆主城将建9大“智慧商
给小商品找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