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磊双手擎起一片蓝天

2008-12-01

走向世界 2008年20期
关键词:刘磊太平洋地区杠铃

锦 言

2008年9月14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在北京残奥会男子75公斤级举重赛场上,一位来自山东的选手力压群雄,以225公斤的成绩夺得冠军,用一块金灿灿的奖牌,为自己的家乡父老奉献上一份最珍贵的中秋大礼。他就是年仅20岁的枣庄市小伙——刘磊。他所夺得的是本届残奥会中国代表团获得的第58枚金牌,同时也是中国代表团在夏季残奥会历史上获得的第200枚金牌。

刘磊有一个网名叫做“圆梦2008”。为了圆北京残奥会上夺金的这个梦想,刘磊已经记不清在过去的4年里,自己曾多少次举起那沉甸甸的杠铃了。用刘磊的启蒙教练孙善喜的话来评价这位新科奥运冠军就是“有个性,不服输,敢拼”。

刘磊自小因为小儿麻痹后遗症,两条腿没发育好,就只能用双手拽着腿走路。然而,残疾没能影响到刘磊活泼好动的个性,练就了他强健的双臂,好强的小刘磊在学校里掰手腕就鲜有对手,甚至曾经多次依靠双手登上家乡附近的山头。

刘磊最早是用一根木棍串起两个石轱辘做的“土杠铃”来练习举重,每天举起放下练得不亦乐平。在别人眼里枯燥的运动却成为刘磊的一大爱好,练得再累也没听他叫过一声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天生喜欢举重”。

2003年,刘磊抛开了“土杠铃”,开始了系统而艰苦的举重训练,几乎天天练到抬不起胳膊才肯罢休。他是中国残奥举重队中年龄最小的,但刘磊肯动脑子思考,几年下来在大赛中取得了一系列的好成绩。自2005年参加全国残疾人举重锦标赛以来,曾先后打破1项全国纪录、1项世界青年纪录;在全国性比赛中,夺得1金1银的好成绩:在首届亚洲残疾人举重锦标赛、第八届国际残奥委会欧洲举重公开赛和第九届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残疾人运动会上,共取得2金3银的佳绩。

刘磊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一年中全家人团圆的次数屈指可数。为了看儿子参加奥运会的比赛,母亲买站票于比赛当天悄悄来到北京,而且费尽周折才买到刘磊比赛场次的门票。怕给刘磊增加压力,她直到儿子夺冠之后才敢露面。“他每天都会跟家人通电话。以前倔强的儿子,如今懂事多了,变得更容易理解父母了。”说起已经一年多没见面的儿子,母亲甚感欣慰。

夺冠后的刘磊最大的心愿是想把刚刚得到的金牌当做“金镶玉”月饼送给自己年迈的奶奶。2006年,摘取第九届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残疾人运动会银牌后,刘磊就曾给带大自己的奶奶邮寄过一盒月饼。奶奶对孙子亦是疼爱有加,在刘磊夺得这块梦寐以求的奥运金牌当天,乡亲们也在他的家里举行了一个升旗仪式,大家唱着国歌,奶奶亲手升起了一面五星红旗……

猜你喜欢

刘磊太平洋地区杠铃
如何加强与太平洋地区的文化交流
真实型领导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研究
杠铃练习可增肌
美国两栖突击车在泰国湾巡逻
二次根式中考热考啥
朋友“妻”?
立陶宛男子拉起524公斤杠铃刷新世界纪录
世界头号大力士拉起524公斤杠铃
Meckel憩室并存异位胰腺和胃黏膜并出血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