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在变 中国的民意也在变
2008-11-26张止水
张止水
改变中国软件市场盗版突出的现象,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在反盗版软件的问题上。微软还要站得更高些。看得更远些。
微软在最新一轮的反盗版软件行动中。终于显得有些策略了。
从10月20日的24时开始,微软以“黑背景”为手段的两个正版增值计划正式在中国实施。长久以来,软件巨人一反盗版,中国市场必定骂声四起。毫无悬念,他们这次还是被笼罩在一片口诛笔伐之中。
但心细的人也会发现,漫天的口水中,罕有地出现了些许同情和支持微软的声音。这些观点远远谈不上是主流,但它代表着民意的转变。其意义不可小视。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变化,是微软首次站在了道德的底线之上。即:不论是反盗版,还是反反盗版,大家就先从盗版软件的是非本质说起。这是微软以前一直所忽视的。现在,当共同面对这个道德底线时,任何使用盗版的人都不再理直气壮。
在我国的现行法律中,没有任何针对个人使用盗版软件即为违法的文字描述,使用盗版软件的个人不会承担法律责任。这就意味着大家可以心安理得地用盗版软件吗?
答案并非如此。
法律未对使用盗版软件的个人提出法律诉求,却把制作和传播盗版软件的企业和个人钉在了犯罪的十字架上:我国《著作权法》第九十一条明确指出,制作和传播盗版产品的企业和个人要承担刑事责任(6个月以上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已经有法律的明文规定,那么,盗版软件既为非法产品,它当属“扫黄打非”的重点对象。但既然出现了,说明市场有需求,这才能让那些见利忘义者以身试法。所以,购买和使用盗版软件的个人,都对纵容盗版者的盗版行为有着脱不了的干系。使用盗版产品不受法律制裁,使用盗版产品的人理应受到道德谴责。
从这一点来说,微软首次从道德的制高点上抢得话语权。这是微软的第一变。
微软的第二变,是在他们面对群情涌动时,全程表现出来的快速反应。
不能否认,“黑背景”事件之所以闹得这么凶,国内的一些媒体要承担应尽之责。
在微软嘴里,正版软件验证计划的俗称是“黑背景”,但绝大部分媒体写出来的却是“黑屏”。当然,“黑屏”的新闻效应远大于“黑背景”。
“黑背景”是指如果微软检查出一台电脑使用的是盗版软件,那么它的桌面背景将每小时被黑一次,但不影响你正在电脑上进行的任何工作:“黑屏”就变成了要黑掉你的电脑屏幕,不管你是在打游戏,处理文档,还是浏览网页,所有的工作统统中断,其感觉就像显示器电源突然被人拔掉一样,正在工作中的电脑屏幕将一片漆黑。显然,如此一来,微软的本意被歪曲了。
一些行业媒体的报道尚且如此,再经过外行的大众媒体和大小互联网网站加油添醋的炒作,本是面向全球市场的统一做法,却再度被渲染为针对中国市场的敌对行为,微软“作恶”的印象在社会上滚雪球般扩大。
出乎意料的局面已经造成。微软没有像以往那样硬扛,或单纯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而是积极公关,上至微软中国公司董事长张亚勤,下至基层工作人员。大家都在四处灭火,耐心地做解释工作。
以往,微软中国公司高层对盗版话题是避之犹恐不及,但在今年早期的“番茄花园事件”和当下的“黑背景事件”中,张亚勤都以开放的心态主动现身,通过和媒体交流的方式,对中国业界和消费者不解的话题一一释疑。比如,正版增值计划是全球性计划,而非只在中国举行;又比如,该计划只是软件序列号的对比和鉴别,不可能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等。
还值得注意的是,面对外界的不解,张亚勤虚心地认为是微软的解释工作不到位,和以往的不商量和不妥协的态度相比,真的让人看到了微软中国的改变。
如果再仔细审视全过程,微软表现出来的变化远不止上述两点,但它们却最明显,也最直观。
其实,不论微软现在是否果真在变,我们都应该对它的将来持有一种最根本的自信。微软进入中国市场十余年,已经深深地和中国软件产业、中国IT产业融合在一起,它不可能,也不应该把自己置于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者的对立面。如果早期那个年轻稚嫩的微软不明白这一点,那么,现在张亚勤领导的这个成熟自信的微软(中国)绝对明白这一点。
因此,盗版软件还要继续反,但急不得。由于盗版软件在中国市场上根深蒂固的地位,改变中国软件市场盗版突出的现象,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指望普通消费者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使用正版软件的消费观的想法,也并不现实。
既然微软已经把自己和中国捆绑在了一起,双方就应该建立起互信和双赢的战略。所幸的是,中国政府和产业界已经意识到盗版软件对国产软件行业的巨大危害,并已经在努力采取措施加大反盗版软件的力度。而在这过程中,微软大有可为。一旦帮助中国市场从盗版横行进化到正版软件占主导的地步,微软做的肯定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而此后,微软面对的将是一个更有商机、更加广阔的市场。
在反盗版软件的问题上,微软还要站得更高些,看得更远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