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的收获

2008-11-18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2008年9期
关键词:山村里女老师天安门

智 君

今天是他来北京的第六天,也是他此次北京之行结束的前一天。早上离开宾馆前,同房间的那位老师约他晚上去王府井逛逛,因为上午参观结束后,会有充足的自由活动时间,他没应声。

他又一次从包里拿出那个信封,上面有一个北京的地址,里面还有一个电话,他在犹豫是不是离开北京前去见见她。

明天就要乘火车返回甘肃天水,再转乘长途汽车到镇上,如果顺利的话,能搭上回村里的拖拉机,回他教书的小学校。

学校里有46个孩子眼巴巴地盼着他回去,盼着他回去描述在北京城看到的天安门是不是和照片上的一样,天安门前的国旗是不是和操场上的那面国旗一样。孩子们一定会有好多好多的问题。在他走之前,他们围着他唧唧喳喳地问东问西,对自己老师寄予许多期望,期望有机会去北京的老师用一双眼睛把北京的许多镜头“拍”下来,回来后讲给他们听。

孩子们相信他一定可以讲得有声有色,他是小村庄里唯一去过省城的人。他在兰州读的大学,兰州的景和物,他常常不厌其烦地讲给孩子们听。

有一年的时间,与他一起给村里的孩子讲述城市故事的还有一个她——留着乌黑长发的女老师,孩子们喜欢,他也喜欢。

现在,她在北京工作,手里信封上的地址正是她的。上午在京的活动,是去一家企业参观,此次为期七天的北京培训和宣传活动正是这家企业赞助的。主办单位请西部一线的老师到北京学习、旅游,接受社会各界的捐赠。过去的几天里,不管是媒体、市民,还是北京教育界的同行,对他以及同行的西部教师都表示了热情的感谢。

为了西部地区孩子的教育,为了西部的未来,西部的教师包括他,在奉献青春。

当记者把话筒举到他面前,问为什么能在一个贫困的小山村里守着46个孩子长达4年时,他这样回答:“我是从小山村里走出的大学生,我在那里教书是幸福的事情。”

与当年她劝他一起远赴北京时他的回答一模一样,在得到这个答案之后,她一个人流着泪离开了学校,去北京寻找她向往的幸福。

他和46个孩子收到过她由北京寄来的信,说她在北京的写字楼里有了一份工作,成了所谓的白领,还给他和孩子们寄了许多北京的风景照,其中有天安门、天安门前的国旗。孩子们高兴极了,问他什么时候能够去北京,去看长发飘飘的女老师。

上午陪同老师们参观的是一位女公关经理,也是长发飘飘,妆容精致,穿着合体的套裙,一路解答着同行老师好奇的问题。“你们这里每个人都有一台电脑吗?”“外面这么冷,你们穿着短裙,出去还要再换衣服吗?”“能进公司工作的人都要求研究生以上的学历吧?”女经理耐心解答着,口气里多少透出一些骄傲。

他突然决定下午不去看她。回村里,他会给孩子们讲,女老师在很优越的环境里工作,不用挂念。

离开企业办公室的时候,坐在格子间里的一个小伙子跟着将老师们送出门来,临别时拉住他的手说:“我在天水农村读的小学和初中,我刚才找了许久,没找到教过我的老师,我给今天所有的老师鞠个躬,请给教过我的老师带回去吧!”

面对着这个真诚鞠躬的小伙子,他感觉到之前心底似有似无的失落顷刻间消失了,心里被一种莫大的收获充斥着,暖洋洋的。

(选自《羊城晚报》,有改动,标题为编者所加)

【路子与你聊】

故事中的“他”在北京的收获是什么?

猜你喜欢

山村里女老师天安门
小笑话
山村里花奶奶的幸福生活
牧歌飞到天安门
Walking on Fire
“淳朴寨子”,一个品牌的形成——我在小山村里启动了“消费扶贫”
天安门前看升旗
牛庆花,山村里走出的“电商玫瑰”
我看到天安门了
Jokes and Hum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