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William Faulkner与《A Rose for Emily》赏析探讨

2008-11-13林全旺

总裁 2008年7期
关键词:小说

林全旺

摘 要:选取William Faulkner小说中最有代表性的边缘人物,《献给爱米莉的一朵玫瑰》的主人公爱米莉·格里尔生,论述了人物形象的精神价值意义,当遇到了生存的不幸时,表现出坚忍不拔的毅力,惊人的耐力与人生坚定不移的信念,最终都战胜了命运。在这样的普通人物身上,William Faulkner寄寓了人生理想。爱米莉·格里尔生,正直、善良,有尊严、也有人生确定不移的信仰,并且在逆境面前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忍耐精神”。

关键词:《A Rose for Emily》;William Faulkner;边缘人物;赏析

1 William Faulkner

William Faulkner于一八九七年出生于美国南方密西西比州西部的尤宁县新阿拉巴马镇,后来全家迁移到奥克斯福镇。于是,这个南方小镇以及周遭的乡野、森林、大河便成了后来William Faulkner笔下许多作品的地理背景,而他的祖先以及相关的人物,也成了各种形象的原型。这里处于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之东,是密西西比北部的丘陵地带。距离奥克斯福不远,还有不少人迹罕至的山丘、森林与河流。这里的狐狸、鹿、甚至大熊都难得受到人类的侵扰。William Faulkner就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一生。和二十世纪其他作家不同,他很少外出,而把南方作为自己永远的归宿,在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William Faulkner一生创作了20部长篇小说和80个短篇小说,其中16部长篇和大多数短篇故事构成了这套“约克纳帕塔法”世系。这些长篇、短篇小说既独立成篇,又互相关联,互为补充。同一人物,尤其是主要人物常常反复出现在不同的故事之中。这一体系的每一本书都是同一个生命的图景的一部分,像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一样,它是美国南方社会的一部编年史。

2 《A Rose for Emily》

1930年,William Faulkner发表了他最为成功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莉的一朵玫瑰》。它是评论者至今着墨最多,争议最大的一篇小说。其情节如下:女主人公爱米莉·格里尔生是格里尔生家族的最后一位继承人。她年轻的时候,父亲为了维护门弟的高贵和尊严,赶走了向她求婚的一个个青年男子,断送了她获得幸福的机会。父亲去世后,Emily与一个在镇上修路的北方人相识,正当邻居们都在议论Emily小姐会不会下嫁北方工人时,这个男子突然消失了。人们以为Emily被情人抛弃后会自寻短见,然而,她并没有自杀,而是挣扎着一天一天活了下来。就这样过了四十多年,当她去世后,人们在她家楼上的一间卧室内,发现了床上躺着一副干腐的男尸,旁边的枕头窝里还有一缕女人的头发。这时人们才知道她毒死了抛弃她的情人。这就是小说的主要内容。

小说发表后,历来为读者和评论家们所关注。多数评论认为Emily是时代、传统及社会制度的牺牲品。评论往往到此为止。然而,反复阅读小说,笔者会感到这个结论过于笼统。事实上,William Faulkner通过塑造Emily这一人物形象表现南方人生存的困惑,进而展现其非凡的“忍耐精神”。

3 关于人与命运的抗争思考

历史上,南方曾有过美好的传统与秩序。内战结束后,北方资本主义势如破竹,毁灭了旧秩序、旧制度,也破坏了传统的美德。当北方的美国人正在做着“美国梦”,在南方弥漫在人们心中的却是沉重的失落感和悲剧意识。历史上的南方面临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南北战争的爆发加剧了社会矛盾。当时的南方人面对的是贫困的生活与激烈的种族矛盾等问题。精神危机日盛一日,悲剧意识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因此不少人沉酒往昔,怀念虚幻的荣耀和飘逝的体面。Emily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新旧交替时代的典型人物。小说叙述者反复使用“我们”两字,表明Emily是个生活在有名有姓的杰弗生镇上的有血有肉的真人。在社会剧烈的变化面前,她遭遇到物质与精神上的困惑。

小说一开始就将资本主义的“文明”与南方固有的东西加以对照,形成了一幅南方的“荒原”图。Emily的宅院坐落在当年一条考究的街道上,还装点着十九世纪七十年代风格的圆形屋顶、尖塔和涡型花纹的阳台。在这条街道上,“只有Emily小姐的屋子蔚然独存,四周簇拥着棉花车和汽油泵”。“汽车”、“轧棉机”正是资本主义“文明”的象征。Emily不肯认同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变化,她拒绝乡亲们埋葬她死去的父亲,“好像人们常常所做的那样,死死抱住抢走了她一切的那个人。”她沉酒于过去的岁月,冷眼看待新生事物。她拒绝缴纳任何税款,因为镇长沙多里斯上校曾下令豁免了她一切应缴纳的税款,期限从她父亲去世之日开始,一直到她的去逝为止,这是全镇沿袭下来对她的义务,而沙多里斯上校已于十年前去世了。全镇实行免费邮递制度后,Emily又不让在她的门口钉上金属门牌号,附设邮件箱。她拒绝接受所谓的“现代文明。”

在个人感情生活方面,Emily也遇到了危机。在经历了丧父的苦痛之后,她结识了一个建筑公司的工头,他来自北方,名叫荷默·伯隆。很快,人们看到荷默与Emily小姐一起驾着马车出游了。人们高兴地认为Emily有所“寄托”了,然而荷默是一个轻浮的“无意于成家的人”。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呵呵大笑的声音,人们发现荷默肯定在人群中心。他歪戴着帽子,嘴里叼着雪茄烟,和Emily一起驾着车一次次地出现在街头,以至于后来镇上有些妇女开始说,“这是全镇的耻辱,也是青年的坏榜样”。荷默来自资本主义发达的北方,思想自由,视婚姻如游戏,他是代表侵入南方的机械文明的人物。比较而言,Emily是格里尔生家族的最后一位继承人,她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对家族荣誉的眷恋。她是南方“淑女”的化身,是传统观念的代表人物,她与荷默有着迥异的人生价值取向。后来,荷默果然抛弃了Emily。Emily欲求“归宿”而不得,结果毒死了荷默。这一怪诞的行为正昭示了Emily苦闷、仿徨和绝望的心情。

社会的剧烈变迁一下子将像Emily那样的贵族后裔推向了“边缘”地带,她从此与世隔绝,忍受着自己的命运。在对人物的描写上,William Faulkner与现代作家一样,关注现实,思考着人生及其出路。如果说William Faulkner塑造Emily这样一个形象旨在揭示生存的困惑,那么笔者的分析还没有接近“真正的William Faulkner。”

Emily小姐作为“纪念碑”倒塌了,“传统的化身”消失了。如我们能不被叙述材料所迷惑,即可在Emily这个形象中找到人们所珍视的品质:那就是人类不屈不挠的“忍耐精神”。在William Faulkner笔下,Emily成为一种精神的力量,“忍耐”的象征。在经历了丧父及情人背叛后,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Emily仍旧生活在“我们”中间,直到年过七旬,才“寿终正寝”。她没有倒下,她甚至没有叫苦叫难,也不乞求旁人帮忙。她一声不吭、弹精竭虑地支撑着体面、门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是在与命运抗争。

父亲去世后,她病了很长时间。人们再次见到她时,她的头发己经剪短,看上去像个姑娘,“和教堂里彩色玻璃窗上的天使像不无相似之处一有几分悲枪肃穆。”后来,在楼下的一间房里,有段时间她开始讲授陶瓷彩绘课。她临时布置了一个画室,沙多里斯上校时代的人全都把女儿、孙女儿送到她那里学画。她曾一度绝望过,渐渐地又精神复原。她依然在苦苦求索,寻找着精神归宿。她与荷默驾车路过大街时,把头抬得很高,仿佛“她的尊严就需要同世俗的接触来重心肯定她那不受任何影响的性格。”她不管别人的非议、指责,选择了一个“拿日工资”的北方工人为未婚夫。对于她的婚姻,引来众人背后的议论,甚至直接干预。他们认为贵族家的小姐不能嫁给来自北方的一个工人。一些年纪大的人说,就是悲伤也不会叫一个真正的高贵的妇女忘记“贵人举止”。他们只是说,“可怜的Emily,她的亲属应该来到她的身边”。老人们说到“可怜的Emily”就交头接耳开了。他们彼此说:“你当真认为是那么回事吗?”“当然是哆”,而这句话他们是用手捂住嘴轻轻地说。看见马蹄声得得驶去的时候,他们在百页窗背后说,“可怜的Emily。”他们公开阻止这桩婚事。男人们不想干涉,但妇女们终于迫使浸礼教牧师去拜访她。访问经过牧师从未透露,但他再也不愿去第二趟了。很明显牧师的意见遭到Emily的拒绝。等到他们又驾车出现在街上,第二天牧师夫人就写信告知Emily住在阿拉巴马的亲戚。在历史上的南方,“贞操乃道德之最。”美国南方深受欧洲中世纪影响,人们观念保守,于妇道观更是如此。Emily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她父亲也是一个专横而自私的家长,完全控制着她的命运。他死后,Emily决心重新开始生活,并爱上了荷默·伯隆,然而镇上的人先是背后议论,然后迫使浸礼教会的牧师干涉,然后又把Emily在外地的堂姐妹叫来。父亲在世赶走了她的求婚者,而今感情生活又遇到波折,由此我们可看出Emily在忍受着多大痛苦!然而,外在的百般阻挠也没有使她屈服。Emily的行为表现了她的独立性和倔强的意志。她不肯在压力下屈服在此可见一斑。后来她去了首饰店,定购了一套银质男人漱洗用具,每件上面刻着“荷·伯”二字,又买了全套男人服装。大家都猜测她就要准备结婚了。等到后来荷默抛弃她时,人们首先想到她要自寻短见,这是最好的“一了百了”的解决办法。然而出乎人们意料,Emily并没有自杀,而是在以后的岁月里苦苦挣扎。后来人们几乎见不到她,她与世隔绝,在封闭的、破落的宅院里顽强地挣扎着,努力地保持着她的尊严和骄傲。

小说中象征隐寓手法的运用起到了烘托主题的作用。叙述者反复将Emily的身躯比作一尊“偶像”:人们可观察到,“她那挺直的身躯一动不动,像是一尊偶像,”她的身影“像神完中的一个偶像的雕塑的躯干”。人们不禁对她肃然起敬了。小说在描述主人公的后半生时,有四次将其头发比作“铁灰色”:“Emily的头发越来越灰,变得像胡椒盐似的铁灰色,”直到她七十四岁去世之日为止,还是保持着那旺盛的“铁灰色”,“像是一个活跃男子的头发”。将头发比作“铁”灰色意味深长,因为对抗外界的统治力量,人就要使自己成为“铁石”。

“如果一个人碰到大灾大难时用哀号来发泄他的恐怖、苦痛和绝望,使自己舒畅一点,那么他就会是一个庸俗的人。一个坚强的人则能压下哀怨、忍住苦痛”。William Faulkner所塑造的主人公Emily正是这样一个坚强的人,即使在绝望的时候,她还在顽强地维护自己的权力,忍受着苦难的命运。

以上笔者对Emily形象作了探究。Emily一生命运多舜,她经历了心灵苦难,然而她在寻觅,她在追求。评论家认为William Faulkner塑造的大多数人,从来都不承认宿命论,也不顺从冒犯他们的事物,无论它具有多大力量。1956年他在回答记者时说:“我没有主题,或者,可能有,你们可以认为它是对人类一种确定不移的信心,相信人类有经受和战胜客观环境和自身命运的能力”。William Faulkner相信人类不但会生存下去,他们还能“蓬勃发展”。正是不愿承认似乎已经给他证实了的事实并且正在极力摆脱绝境的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人类才能“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文俊.William Faulkner传[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

[2] 肖明翰.William Faulkner:骚动的灵魂[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3] 朱振武.William Faulkner小说创作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4] 巴赫金. 白春仁译.诗学与访谈[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

[5] 赖干坚.外国文学人文精神论集[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小说
比照联想:小说教学中理解感悟的新探索
谜地(小说)
错过了,就是一辈子(小说三题)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报刊小说选目
倾斜(小说)
识“心”术
文学小说
不在小说中陷落
致亲爱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