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8)材料作文“良心”导写
2008-11-10鲍亚民
鲍亚民
【文题】
阅读下面有关“良心”的警句,根据要求作文。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
●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王阳明
●每个人的良心就是为他引航的最好向导。 ——司各特
●无论哪个法官都不会比一个人的良心更了解自己。 ——雨 果
●一个良知纯洁的人,会觉得人生是件甜美而快乐的事。 ——列夫·托尔斯泰
●良心是一种内心的感觉,是对于躁动于我们体内的某种异常愿望的抵制。——弗洛伊德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
这些名人警句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谈“良心”的。良心是一种道德心理现象, 一个“有良心”的人,实际上就是一个对自己应当做什么和不应当做什么有理性和明确的自我觉悟的人。良心还表现为一种情感的体验。当我们在做一件合乎良心的事时,我们会有一种欣慰、自豪和愉快的积极的心理愉悦感受;相反,当他的行动违背自己的良心时,则会产生一种不安、自责、愧疚的消极的情感体验。良心是深藏于人心之中的,虽然平常并不外显,但涉及道德行为,尤其是涉及利益与义务冲突的行为时,良心就会内在地发生作用。
构思本文,可从以下思路入手:
思路一:选择的材料一定要是自己感受最深的、最能体现进取精神的典型材料。无论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议论文,一定要做到以一当十,力求生动再现自己在是非面前是如何发自内心地做的,又是如何做到让自己心安的。
思路二:写记叙文最好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可在行文中运用对比映衬、巧设悬念等技巧,让文章的情节曲折,扣人心弦。写议论文,不妨采用正反并列展开的结构的方式,通过分析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有良心和无良心的不同结局,提醒人们应做一个有良心的人。
思路三:在记叙文中要采用多种修辞手法写活自我在对待某些人和事上是如何凭良心去做的。在议论文中要用排比、反问等修辞来增强说理的气势。让记叙和议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例文】
良心与正义
方铭
一位朋友曾经对我说,在这个社会上,做一个有良心的人,那么他一定活得很幸福,也一定活得很累。这是为什么呢?
什么叫做良心呢?良心它既是抽象的、无形的,又是很实在很具体的,它在对待每一件具体事物时便立刻鲜明地显现出来。人有人的良心,社会有社会的良心。我们有了良心,我们便有了同情、真诚和善良的感情;假如我们没有了良心,我们发现我们便有了冷漠、残酷、伪善和奸诈等。一个社会有一个社会的良心,假如一个社会丧失了良心,我们便看不到友爱、同情和善心,我们看到的便是尔虞我诈、冷漠无情甚至是丧尽天良。当一个人有良心发现的时候,我们看见他(或她)对人类便充满了一种博大宽厚的爱意和关切;而当一个社会有良心发现的时候,我们便看见人和人之间的互相和睦、友爱、关切和同情,那种爱意和温暖便像阳光一样洋溢在人们的心间。
人的良心是一面明澈的镜子,它可以照见人性的深处和世间是非善恶的真像。可是,人一旦进入了社会,进入了这个大染缸中,我们发现人的名利心就像尘埃一般地渐渐蒙上了这面镜子,使人的良心愈来愈模糊,越来越看不清楚。于是,人的良心渐渐消失了,代之而起的便是人的利欲熏心,鬼迷心窍,于是有的人为了名利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任何肮脏的交易和卑鄙的勾当都做得出来。于是,使善良者受到攻击,使真诚者受到愚弄,使苦难者倍加苦难,使伪善者更加虚伪。在这个追逐金钱似乎成为衡量一切事物准则的今天,良心也受到钱的奸污,使人们普遍产生了一种唯利是图、见钱眼开的社会共通心理。
良心是我们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若没有良心,我们便无从分辨人间的善恶是非和人心的丑恶伪善;若没有良心,我们也无从鉴别文学艺术作品的真伪优劣,也无法从目前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中,找到真诚、善良、朴实等许多真正美好的东西。
其实,每个人都有一颗良心。对不幸者产生同情,对弱小者予以支持。其实就看我们每个人在多大程度上有良心的发现。埋没良心,我们可以见利忘义、为富不仁、损人利己和不择手段;发现良心,我们可以舍己为人、助人为乐和积德行善。在这个良心被越来越多人忽略和轻视的今天,我们无法做一个"空心"的人,在何种程度上有良心的发现和发现良心,这标志着一个社会在多大程度上的文明和进步。掩盖我们的良心,其实就是掩盖我们的良知,让丑恶和愚昧不战而胜;发现良心和提倡良心,其实就是颂扬人间的正义、光明、美好和真理。
【评点】
本文能根据材料,对当前社会人们日趋俗化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发现良心和提倡良心,其实就是颂扬人间的正义、光明、美好和真理。本文材料丰富,语言灵动,分析透彻,读来给人以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