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上没有白吃的苦

2008-11-10赵功强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08年21期
关键词:白吃牧马王公

赵功强

大漠上,某位王公有大量的马匹和羊群,一个牧童显然不够,于是他找来两个穷人家的孩子。

那位王公安排瘦弱一点儿的那个孩子放羊,另一个强壮一点儿的孩子牧马。可是,当他离开后,强壮的孩子逼迫瘦弱的孩子跟自己交换工作。因为马的食量大得惊人,牧马要跑很远的路,而且马的性子又暴烈,牧马显然要比放羊艰难。瘦孩子迫于压力只好答应了。

回家后,满腹委屈的瘦弱的孩子把事情对母亲讲了。身为宗教徒的母亲安慰他说:“孩子,你可能从此要比同伴多吃一些苦。可是,一个人吃苦不会是无缘无故的。有的人因为前世享了太多的福,今生要受苦做补偿;而有的人却是在为今后的幸福付出。所以,你不要为吃苦而抱怨。”

懵懂的少年对补偿前世所得的说法一知半解,因而不以为然,但对现在吃苦是为了今后的幸福却兴趣十足。于是,他不再为自己的工作烦恼。

从此,他每天要跑近百里的路到草原上牧马。为了看好马群他被马踩伤过,从马背上摔下、被暴雨淋、饿肚子更是家常便饭。与此同时,他的同伴只要将羊群赶到离住处不远的地方,就可以躲在草地上晒晒太阳或者睡大觉。就在这样艰辛的日子里,瘦弱的孩子一天天健壮起来,骑马的技能也越来越炉火纯青。

日子飞快流逝,牧马的孩子因为在马背上身手矫健,被主人相中做了护卫。再后来,他投身军旅,成为闻名一时的纵马驰骋的将军。瘦弱的孩子以前吃的苦终于换来了幸福。他那放羊的同伴,到死都只是一个为主子做事的羊倌。

这个瘦弱的孩子就是成吉思汗的御前虎将—-哲别。

世上没有白吃的苦。每吃一份苦,你就为自己未来的成功和辉煌积攒了一点儿本钱。

【素材解读】文章围绕“世上没有白吃的苦”这一全文的中心(也是文题),娓娓讲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故事的叙述不蔓不枝,紧紧围绕瘦弱男孩由迫于无奈接受别人换给的艰难工作(牧马),到听了妈妈的安慰后开始为今后的幸福而兴趣十足地甘心吃苦的变化来行文,该文有意采用了一开始对主人公的骄人身份秘而不宣,直到最后才透露的方式,收到了很好的对比效果,构思颇值得称道。(孟晓东荐稿)

猜你喜欢

白吃牧马王公
这就是大中华美食
柯立夫藏书室蒙古文文献《哲里木盟长报王公等履历》的内容与价值
晚饭谁吃得多
白吃又何妨
牧马之歌
牧马青年阿木古郎
《巴林王公世袭》中记载的固伦淑慧公主四子质疑
巧算牧马场
Synthesis of Didodecyl Carbonate via Transesterification Catalyzed by KF/MgO*
话说王公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