蹙眉
2008-11-10杨欣
杨 欣
一个朋友说,他讨厌蹙眉,我说,我寄情蹙眉。
蹙眉之用眼来看,其本身就是一种美。
虽然这无非是把你额前的肌肉扭结到眉心处,使它突显出来,而你的脸从眉毛往上的区域,便处于一种局促到要爆发的状态,你的额前会留下几道竖直的皱纹,像纺缍丝牵扯染色体一样扯动那些来自宽阔的额头上的纤维,使它们有如弓弦一般绷紧,蓄积着你的脑力,把你的思维像箭镞一般射到无穷远处。你的眼球会稍稍显得窈陷,眼眶会看起来更为清晰,鼻梁会因此变得陡峭而竖削。
这时,你的整个脸庞上最迷人的一点,必定集中于你的眉心。
如果光线是从你脸的一侧射过来的,你的肌肉的僵结状态在明暗的对比之中更加明显,你的眼球仿佛被收进了黑洞,拥有了洞察人心的力量。你的挺直的鼻梁成了你脸上明暗两面的分界,你的脸形在光照之下仿佛是一条天然设定的线条,衬托出庄严的氛围。
你的整个脸上,郁积了阴阳之气的玄妙、晨昏之变的大气,你的脸就是一幅经典的板刻画。
但如果单从美感的角度来看蹙眉,那也只看到了肤浅的一层。
我不否认蹙眉深沉、隐晦,可能是心机与邪恶的代表,是罪恶与阴谋的象征,是野心与欲望的展现。蹙眉本身就已克死了单纯,但蹙眉也克死了伪善,克死了矫情假意。
蹙眉中体现出一份坦率,虽然蹙眉者通常是沉默的,但他却毫不隐晦地用表意最丰富的表情展现了内心,并传达出一种不简单的意义。
笑能传达快乐,却未必不能作掩遮自我的假面具;哭能表露哀伤,却也许只是换取同情的最后手段。蹙眉是喜与悲中较为中性的一种情感。人的感情恰如一块磁铁,处于中段的蹙眉磁力太弱,吸引不了许多虚伪。
虽然它远离了虚伪,但他又恰恰反映了人的心机的存在。我个人并不认为心机等同于邪恶,相反,我厌恶绝对的单纯,我相信人要有心机,否则他便无法驾驭自己,更无法驾驭别人。透过心机,我们能窥探到人本性里的善与美,也能觉察到人固有的丑与恶。蹙眉通常是对心力的使用的谋划之中我们所表现的一种形态,这种原本展示内心的形态正是由其产生过程的真实和内涵的无比丰富成就其美。
蹙眉湮灭了单纯,蹙眉吞没了童心。深锁的眉心,紧皱的额头,还有那深邃的眼瞳,是思索的崎岖,是情感的曲折,是脑力的凝聚,是心灵的焦灼。
也许有过幻想,蹙眉就是敲碎幻想的钉锤;也许有过稚气,蹙眉就是驱散稚气的咆哮;也许有过欢笑,蹙眉就是枪毙快乐的杀手。
蹙眉显示出你心灵的颤抖,但蹙眉能让你的心灵变得波澜不惊。
一个哲学家不一定总是会蹙眉,但从不蹙眉的人不可能是哲学家。
有一段时间,我崇尚一种“痛苦人生”法。我想象自己成了高尔基,疯子般大吼:“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我想象自己遭了一次车祸,然后跛了腿,在大哭之后重新振作,成了“现代张海迪”;我由于过分的紧张而神经紊乱,渴望自己一下子陷入极深的窘境,然后完全用自己的力量爬出深渊。
我不晓得自己是受了怎样的刺激,竟变得这样激进和狂躁。我把自己沉浸在关于铁胆英雄、战争巨人、海盗之王的幻想之中,成日深锁眉头,一言不发,总感觉自己的身上有一颗原子弹要爆炸。
终于有一天,我爬出了这种唯心主义的虿盆,而心里却一下子成熟了。
至今我回忆起当时的自己,印象最深的就是自己把眉头锁得紧紧的样子。
我想,是不是这样一种近乎心灵磨难的经历,摧毁了我想继续下去的“童年之路”。而用鞭子迫使我变得深沉起来?是不是惟有如此,才能彻底改变我心灵的航向?我一直在进行这样的思考,进而解读自己,我也在有意地品读着蹙眉的神态,进行着颇有趣味的思索。
你能想象当初徘徊在乌衣巷的刘禹锡的神色吗?你能想象在秋风中喊哑了喉咙的那位老人的神色吗?你能想象李后主怅望夜空,感叹秋月如钩时的神色吗?如果你能够想象到,你将不再憎恶忧愁。
西施的动人处不全在美色,而在于病痛中那一颦。恰此一颦,显出其更深层的妩媚,恰此一颦,显出其更醉人的一面。它证明她不是一个徒有美色而无头脑的人,它让她区别于历史中千千万万的红粉佳人。恰此一颦,是西施成为四大美女之一的最好资本;恰此一颦,是西施的雅极之态。
如果一个美人有倾城之笑靥,这证明她是动人的;如果她整日都笑,这并不意味着她的欢心,而意味着她的愚钝。
你见过丘吉尔传之于世的那张照片吧?除了肥硕的躯体,不端正的坐态之外,最体现他个性的,是他那圆而秃的脑袋上的那种神态。你何时看见他不皱眉头?
他脸上的肌肉深深扭曲,显现出又长又深的皱纹。他的深锁的眉头似乎像化不开的坚冰,眼睛里流露的,满是疑虑和冷酷。
我想所谓伟人,是用自己的个性创造属于自己的历史的人。
丘吉尔是英格兰的斗士。
临危受命抵抗法西斯的人,是需要有热血、雄心和铁腕的人。他相貌丑陋然而如此迷人,因为他的眉宇之间蕴藏了二战的神话。
蹙眉有史诗之气,蹙眉有大气之风。
它神秘莫测,而又蕴味无穷,依我来看,再美不过。
你觉得呢?
【评点】邓济舟
作者运笔,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冷。冷眼剖析着蹙眉这一微小行为所蕴藏的深刻、广泛的内涵。从整体结构上看,议论与叙述完美结合,相得益彰,行文疾徐有致,语言细腻流畅。作者别出心裁采用了第一、二人称的叙述口吻,其表达效果相信读者品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