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热帖等
2008-11-07
环保热帖
河南:房地产项目不得随意建在森林公园
河南省政府近日下发《进一步加强自然文化保护区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要按森林公园管理的有关规定,清理与森林公园主体功能不一致的房地产开发等建设项目。
通知指出,目前,有些地方对自然文化资源保护不足,在自然文化保护区内随意采矿、采石、砍伐林木以及违法违规开发建设等现象时有发生。在自然文化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批准建设任何生产设施,禁止从事旅游开发。在自然文化保护区实验区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建设非生产项目也须符合功能规划,不得降低环境质量。
通知规定,凡是对风景名胜资源有不良影响、与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规划无关、与森林公园保护方向相悖的项目,一律不能建设。对风景名胜区内宾馆、饭店的建设规模和建设选址,都要严格控制。
(消息来源:新华网)
环保主张
去吃饭自备筷子
随身携带自己的筷子正成为国内时尚人士的一种生活方式,把这种环保理念付诸实践其实并不困难,当服务员拿着一次性筷子过来时,可拿出自备的筷子,就餐之后,向服务员要一杯热水,把筷子放在里面清洗干净,然后再放回到一个随身携带的有机棉布袋中。很多人认为一次性筷子比餐馆提供的普通筷子更卫生,因为普通筷子可能没有被完全洗干净。于是,在过去三十多年里,一次性筷子已成了都市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东西。从在路边摊吃鱼丸的打工者到叫外卖生鱼片的职场精英,人人都要用到它。殊不知,一些低劣加工的一次性筷子,由于残留着用来“美白”的二氧化硫,其危害远大于消过毒的非一次性餐具。其所谓“卫生”和“方便”,不过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期望而已。而且,目前中国的一次性筷子厂每年大约要生产630亿双筷子。中国每年生产一次性筷子消耗木材130万立方米,如果把这些木材锯成普通厚度的木地板,可以铺满3700个足球场。
自备筷子,是一项值得你付诸行动的环保主张。
环保新风尚
在日本感受节能环保
日本是全世界推进节能最先进的国家。从政府到民众,普遍重视节能,依靠政策与管理的推动,从1973年至2003年,日本的单位GDP平均能源消费指数下降了37%,一次能源消费量为世界最低,成绩十分显著。
“零排放”的生态工业园
北九州是日本四大工业地带之一,北九州市为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严重的环境公害。后来经过当地30年的努力,北九州环境得到彻底改善,目前,北九州生态工业园通过企业间的相互合作,已经形成了一个废物废气排放为零的资源循环再利用的生产基地。园区汇集了塑料饮料瓶再循环厂、办公机器再循环厂、建筑混合废物再循环厂、汽车再循环厂、家电再循环厂等20多家企业,来自日本各地的废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器被细致地拆解分类,氟里昂被合理地处理,最终生产出优质的再生原料;在废旧木材塑料再循环厂,废木材和聚丙烯废塑料被混合在一起,制成各种耐水性强、耐气温变化、使用寿命长、外形精美的建筑材料;在PCB(印刷电路板)处理企业,各类变压器、电容器经过解体、洗净,各种固体废物得到重新利用。在整个园区内,各家工厂相互交易自己无法处理的废旧物品,再也无法回收再利用的废物则被送到垃圾发电厂,经1800度的高温燃烧后所产生的很少的废渣,被轧成各种颜色的铺地砖,最终达到了零排放。
超前的“领跑者”制度
早在1979年,在第二次石油危机的背景下,日本就制定了第一部节能法,目前已经过4次修订。日本政府通过不断完善节能法并配之各项政策措施,形成了一个健全的节能法规体系,并依靠法律和政策的配套,推进全社会节能。比如,日本《汽车再循环法》规定,汽车消费者要为废旧汽车再循环利用支付费用;要求企业努力提高再循环率,通过细致的拆解和分选,生产出再生零部件和再生原料。日本每年约有400万台报废汽车,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再循环利用。再比如,通过相关法规的规范,日本对建筑和食品垃圾的处理也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水平,建筑混凝土块再生利用率达到98%,沥青块达到99%,木材达到61%,食品废弃物的再生利用率则达到65%。
为鼓励企业和社会节能,日本政府还实施了多项财税政策。
(秦川牛摘自《经济导报》)
编辑/苗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