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化学启蒙教育 重视能力培养
2008-11-04苏利仁
苏利仁
化学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产各个部门具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加强中学生的化学启蒙教育和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奠基工程的一顶重要内容,必须高度重视.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启蒙教育,除培养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和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外,更要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和掌握化学知识的各种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
初中学生已念了七、八年书,阅读似乎不成问题,其实不然.九年级学生只可以说能读书,还远远达不到会读书.化学学科一是有它独特的阅读重点和方法,二是还有阅读的速度和效果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教师悉心指导.如九年级化学第一课绪言,共有3500多字,若让学生自己泛泛地读,不会抓重点,花时间多且收效甚微.因为教材中一般包括有常识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三方面的内容,但多半是常识性的,约占75%或更多些,假若把这些知识比喻为“绿叶”,那么学生理解好这些“绿叶”后,无疑对于掌握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朵“红花”是有利的.但“绿叶”毕竟是起衬托作用的,可以粗读、略读,领会意思就行.对于基础知识则要求细读、精读、反复推敲、思索而达到理解和掌握.化学的重点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等.这堂课教师可以从演示实验开始,让学生观察实验,共同得出两种变化的不同,推广到两种性质,然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重点的地方让学生画线标记下来理解和记忆.这样做,学生可集中精力观察实验和思考理解.
1. 指导学生阅读.不会阅读,就不善于思考,就不能顺利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指导学生的阅读要做到:阅读前,明确提出阅读的目的要求;阅读中,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帮助学生扫除障碍;阅读后,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给学生一个“非看书不可,看书非钻研不可”的学习方法.
2. 启发学生思考.善于思考才善于学习.教学中教师要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要能想、会想、多想、善想,甚至大胆地猜想.为了启发学生的思考,应为学生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如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设问;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抓住那些牵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疑难点设问;对较难或较综合的问题,用按认知层次分化知识点的方法从易到难、步步深入地发问;对学生错误或不全面答案进行反问,不断加大问题的思考力度;等等.
3. 组织学生讨论.讨论是人们进行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争论,可使学生从中相互启迪,提高思维的深刻性.
4.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总结是对课本内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和归类的过程.为了使学生掌握总结技能,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充分挖掘不同章节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的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地构成一个动态的知识网络.
二、培养观察与实验能力
化学知识来源于实验,培养学生观察与实验能力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很重要的方面.实验可使知识生动活泼地再现,常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无穷的回忆,能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青少年好奇心强,对观看实验很感兴趣 ,若教师预先不引导学生应注意什么,让学生凭个人爱好自由选择地观察某一现象,结果得出结论五花八门,抓不住要害,达不到目的.教师一定要先强调应如何观察,观察哪几点.对不同的实验,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要有不同的要求.随着学习的深入,观察项目也逐渐增加,要求也逐步提高,只有不断地使用感官,才能促进青少年感官的发展和见微知著的思维能力.
除培养观察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要充分创造条件,尽量减少实验小组人数,让学生独立动手做实验.这是提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技能的好形式.只有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才能达到熟练的掌握.对基本操作要高度重视,严格训练,发现缺陷及时纠正,务必使操作规范化.加强实验教学,为学生创设参与的机会.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让学生亲自实验探究知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化学实验教学应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把课本中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适当增加分组实验的次数.教师要重视实验习题的教学.因为实验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设计方案到实施,最后形成结论等几个阶段与科学家研究问题的过程有许多相似之处,并且学生对自己亲自设计方案并实施的实验操作更精确,观察更细致,参与的意识更强烈,能有效地使他们的智力向更高级的阶段发展.
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对中学生来说要从培养形式逻辑开始,这是从学生的学习效果考虑的,因为只有学习静态知识,才能进一步把知识变成动态,加以辩证的理解.先讲“静”的知识,再学“动”的知识,才能被学生接受.教师应启发引导学生,使之认识到,若运用辩证的方法,抓住主要矛盾,抓知识的规律性,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对氧化物、化合物、单质概念的理解,要抓住关键词,这样判断起来就不容易错,且效果良好.学生掌握了规律,就容易理解和记忆,对没有见过的物质也会处理,即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学生有了一定逻辑思维能力后,就可以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这把钥匙,比较方便地打开科学知识的大门,若进一步培养学生具有辩证思维能力,即使是初步的,也为今后的深造铺平了道路.思维是人类在事物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其中分析是最基本的过程,新教材正确处理了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顺序的关系,在叙述方法和行文方面,注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以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例如,在介绍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时,通过实验和类比,引导学生从宏观现象深人到微观结构的本质,通过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再概括出结论,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