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发展策略与运作
2008-10-30阮海红
阮海红
摘要以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调研总结共性问题,通过案例研究探讨发展策略,积极推进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运作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发展运作
199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为1022所,2007年增加至1909所。2000年以来,为了深化高校体制改革,优化信息资源配置,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整体规划,全国新增本科学校140多所。未来几年,本科院校还将新增近200所。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呈现了快速发展的态势,短期内实现了超常规的跨越和外延式拓展。图书馆作为高等院校的三大支柱之一,其发展规模、藏书建设、服务水平必须要适应整个学校的发展。本文试从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人手,探索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的发展对策。
1、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发展概况
1.1发展研究现状概述
据文献调研,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在馆舍规模、设施、藏书量、软硬件设备配置以及图书馆服务等诸方面,与其他本科院校图书馆相比有较大差距,与现代化图书馆的要求也相距甚远。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在建设中面临的挑战具有一致性——即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的发展规模、藏书建设、服务质量等,必须能够适应整个学校发展的新形势:在办学层次上由专科变为本科,在学科结构上由单一学科逐步向多学科综合发展,在办学职能上由单纯的人才培养向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转变,在服务范围、招生规模、办学理念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根据学院发展、办学模式、专业设置来规划馆藏?如何利用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原有的优势或特色,围绕教学、科研目标和方向,发展独具特色的馆藏资源,全面收集特色文献,促进特色馆藏的建设?是需要着力研究的课题。
新建本科院校一般都面临着四年以后的办学条件评估,因此,当前要将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的发展问题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从图书馆内部、学校图书情报一体化以及馆际合作、社会共建等多层面多途径进行运作。及时总结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积极发现规律,可以有效规避一些认识误区与决策失误。以下首先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2共性问题分析
1.2.1评估指标体系要求下的文献资源建设困境
新建本科院校成立伊始就要准备教育部的评估验收,其中图书馆作为教育部评估验收的一个重要部门,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一方面要在文献总量上达到教育部的指标,以符合本科教育的标准要求。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文献建设的体系、结构,加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以适应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需要与科研发展。根据笔者的实践经验,以上两者要在评估要求的规定期间实现,由于种种制约,往往是顾此失彼,难以兼顾。制约因素诸如经费不足、馆藏资源总量少、层次低、无独立馆舍或藏书配套设施问题等。现就传统文献资源建设中的一些突出的问题作如下列举:
(1)新建本科院校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专业发展迅速,因此以专业为基础的学科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在图书馆方面,这种不足体现为学科专业资源严重不足。导致藏书结构不尽合理,升格前由于学科单一,读者层次低,藏书结构也相对单一,层次较低,品种较少,服务面也较窄。升格后学科增加,读者层次提高,教学、科研对藏书的要求也相应提高,现有藏书的结构和质量无法适应本科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要求,馆藏水平和质量亟待大幅度提高。
(2)图书资料价格不断上涨,图书经费严重不足。扩大招生后,在校学生数剧增,导致生均占有文献资料直线下降,新建本科院校要在三、四年内达到教育部的评估指标,困难确实很大。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的藏书在升格前一般都在40万册左右,升格后增加了10~20万册,大多在50~60万册。而在校学生规模一下子增加至7000人以上,结果导致馆藏数量上存在很大缺口。
(3)新建本科学校原有的文献资源在升格后不能适应本科教学的要求,文献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同本科教育对图书馆的要求有差距。个别新建本科院校为了在形式上满足教育部评估的文献数量要求,采用重量不重质、滥竽充数等错误做法,使馆藏信息资源建设出现偏差。为了达到教育部对传统文献资源的验收标准,突击采购新书,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所选文献的内容质量存在种种不足——所选文献不能及时同教学相辅助,不能很好地为读者利用,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文献资源建设缺乏计划性、连续性,不能保证文献资源建设体现科学知识发展的进程,一旦突击采购后,容易造成文献资源的断档;文献资源的内容质量很难保证。
1.2.2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发展瓶颈
新建本科学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设施尚未完善,信息资源仍很贫乏,信息服务总体水平偏低,信息资源未能实现共享,普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信息服务队伍力量薄弱,人员素质偏低,用户教育和培训的机制不完善。
主要表现为专升本后,图书馆的读者层次和需求提高了,而图书馆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还没有跟上,基本上仍处于传统服务、常规服务、低层次服务阶段。机构设立不完善,常规服务不规范,教育职能和信息情报职能普遍缺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由于受各方面因素和条件的限制,在基本服务方面与评估体系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而在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方面,差距更大。服务内容单一,服务手段落后,很少提供二、三次文献,不能提供查新服务、定期跟踪服务、信息导航服务、电子化参考咨询服务等。不能开展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馆藏文献的数字化、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尚需时日,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是空白。在读者教育方面,仅限于对部分学生开设文献检索课,还未启动全面深入的信息素养教育。图书馆总馆与分馆间信息资源配置也不尽合理,一些分馆连最基本的计算机和书目检索都未具备,总馆的信息资源未能得到共享。
有学者将原因归结为五大矛盾:地位提升与人员素质之间的矛盾、升格扩招与藏书数量质量之间的矛盾、时代要求与图书馆自动化建设之间的矛盾、发展需求与制约因素之间的矛盾、读者需求和服务水平之间的矛盾,合乎实际,概括较为全面。
2、发展策略运作实践研究
2.2.1启动读者、员工帮助计划。
“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在2002年2月由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中有明确的规定——成为高等学校图书馆五项主要任务之一。当前,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呈现出文献检索课课件数字化,教育方式网络化、自助化、个性化,教育形式多元化等发展趋势。
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要抓住机遇,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比如哈尔滨学院的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优化方案是制定完善的信息素质教育培训计划、采用复合的教学内容、采取新颖的授课实习方式。制定《信息素质教育规范》,开展多方面、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
笔者所属的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正是通过常规的读者问卷调查发现了该薄弱环节——读者信息素养偏低、图书馆用户培训工作缺失。积极研究对策,及时启动针对读者、员工的帮助计划:安排专人负责组建书影读者俱乐部,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推荐好书佳片,多平台倡导阅读;在全校范围内发挥学科特色,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出台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并细化工作方案和实施步骤,使之成为一项运作良好的系统工程;此外,通过网络发布自助式文献检索课课件,进行多媒体互动教学以及积极利用数据库开发商提供的用户培训讲座等途径来完善培训计划。河池学院图书馆对全馆人员进行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最基本知识的培养和训练,这是一项细致的、长期和艰苦的工作,抓住了这一环节,信息服务人员的队伍就会不断壮大,信息服务的基础就会更加坚实,信息服务的范围就会扩大,效果也就会更好。
2.2.2倡导知识服务,促进知识发现,实现知识贡献。
深入开展图书馆服务实践创新,通过知识服务,多途径实现知识贡献。采用读者常见问题的归一化处理方案,基于网络或印发资料,就数据库检索等咨询问题提供异步咨询服务;重视合作式的专家咨询服务组,以应对读者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如哈尔滨学院图书馆参与了哈尔滨地区的“专家学科咨询组”,还可利用图书馆页面向读者主推“网上联合知识导航站”等合作数字参考咨询系统类的资源与服务;秉承图书馆的开放服务精神,挖掘馆藏整合资源,为社会提供开放资源,以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为例,一直保有为行业提供信息服务的传统,在图书馆主页创设专栏,推出“媒体动态”资料汇编,为传媒行业学者提供独特的资源,并凭借学科馆员制度,提供一次文献代查代传递、馆际互借服务及专题文献代查等服务。
2.2.3打造亮点工程,依托强势学科,实现功能增值。
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在新馆建设期间应该积极关注,如何打造亮点工程,规划图书馆的实体设施,使图书馆成为学校的学习和科研发现中心,并依托强势学科,实现功能增值。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的视听层、美术馆的布置正是体现了以上的运作思考。在视听层按照功能要求分别规划了视听的阅览区、收藏区、休闲区与研究区,其中休闲区与研究区分别由视听沙龙、观摩室、环绕立体声听音室、多媒体研发中心等功能房组成。依托校园特色文化团体,以学科建设为切入点,创建休闲的传媒论坛沙龙活动。经常组织名家书画、学生动漫作品在美术馆展出,通过项目和活动来充实大学生活,积极配合校园文化建设,充分挖掘整合读者资源,来共同完善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如组织动画专业的教师以及播音礼仪专业的学生参与创建图书馆的创业教育视频片、图书馆介绍3D模型以及录制闭馆温馨提示语等等。推出每年一度的“读书文化节”系列活动,发挥图书馆第二课堂作用,突出图书馆的核心价值。
2.2.4规划文献资源建设,加强学科服务,实施数字战略,凸现收藏特色。
文献资源建设是图书馆工作的重中之重。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要主动适应学校的专业发展与本科教学需要,逐步消除学校升本后对图书馆的压力,就必须把握学校发展初期文献资源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科学规划并加强文献资源建设,要根据学校学科和专业设置的具体情况,按照新老专业、重点学科与一般学科的发展目标,合理调整馆藏结构,提高重点学科、特色专业的文献保障率。
首先要处理好纸质文献资源和电子文献资源的关系,在坚持发展纸质文献的基础上,优化配置电子书刊与纸质书刊;其次应结合院校层次与目标,加强学科服务,实施数字战略,突现收藏特色。要从战略角度规划学校数字化学习环境,使数字化战略成为图书馆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金刚钻,数字化战略的核心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立别具一格的特色数据库,并加快建立覆盖图书馆各项业务的管理系统。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为了加强文献的学科管理建设,采取在学校的二级教学部门与研究室配备专业资料室或图书室,使图书馆馆藏向学科纵深发展,以保证各学科的需要。加强校内横向联合,延伸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与社科部联合成立“阳光讲坛”,与网络中心联合开发校内师生多媒体教学互动平台“百草园”,与电子信息系合作开发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成立了两个校级科研机构,即图书情报研究中心与多媒体研发中心。创建了电视研究专题数据库。并面向校内外启动“传媒文库”的征集工作。
3、结束语
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困惑和问题,如何正确把握并妥善处理好各种矛盾关系,如何构建机制,促进资源共享目标的实现,获得均衡、快速的发展,应该得到更多关注与实践,更多的探索与研究,积极寻求更有效的组织方式和运作模式,促进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的健康成长。
在本科合格评估的背景下,注重资金危机下的转型思考,进行发展态势分析与管理优化研究,开展图书馆个案调研,搜集数据和统计数字,确定有效管理的必要的关键数据元素。通过物质环境建构、制度环境建构、精神和人文环境建构方面的创新,以应对大学理念的变革、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要求、学科的发展趋势和促进教育科研与完成服务社会的使命。注重提升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强化支撑保障,优化发展环境;适应教学需求,抓住发展机遇;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创新人才;馆际合作联盟,拓展办馆空间与服务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