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些得不到父爱的孩子

2008-10-24

祝你幸福·知心 2008年11期
关键词:文静父爱人格

■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张文静乌耕

在在城镇,随着离婚率的上升,单亲家庭的数字逐渐庞大,幼小的孩子大多与母亲一起生活,更多的父亲或远走他乡,或组织新的家庭,最有责任的父亲,也只是每月定时给孩子赡养费。这意味着有太多孩子从此失去父爱,失去父亲的教诲及呵护。

据全国妇联最新统计,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有5800万,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留守孩子,其中,父亲外出打工的比例占大多数。

一个男孩,若缺失了父爱,儿子对父亲的模仿、父亲对儿子人格的塑造过程,他都无从获得。因为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当他长大,成为一个男人时,这种缺失就成了致命的人格缺陷。他不知道如何做一个丈夫、如何做一个父亲,心头或许会有一道永远流着血的伤口。

对女孩来说,缺乏父爱的女孩青春期要来得更早,她们的性格及思考方式更感性,发生早恋、被欺骗的几率普遍高于有父亲呵护的女孩。

让我们看看中国历史上两个失去了父亲的男人。一个是秦始皇,他从小被人骂作“私生子”,没有令他尊重的父亲的形象,一生被“没有安全感”折磨,即使他是一个皇帝,即使他有长城有兵马俑,他却不曾快乐,那些庞大的东西只不过是他内心恐惧和自卑的缩影。

而据史学家考证,秦始皇与他母亲的关系是非常恶劣的。

另一个是伟大的孔子,孔子3岁丧父,他成了万人敬仰的“圣人”。幼年的孔子经常从母亲那里听说父亲有多么勇敢、善良、智慧,在他心目中,父亲就像“神”一样完美。

所以,当父亲离开孩子以后,当父爱不可逆转地失去之后,母亲,一个伟大的母亲,也会教育出拥有伟大人格的儿子。这说明,母亲是可以在父爱缺失的情况下,有所作为的。

下面的故事,我们想说:有能力生孩子的男人并不等于就是“父亲”,只有爱,只有在生命历程中一点点给予孩子,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父亲。

做母亲的也要想想,即使孩子永远不可能再得到父爱的呵护,但在孩子面前,她对于孩子父亲的评价是仇恨还是温情,她自己又用几分的爱给予孩子……这些,关乎孩子一生。

sdznxf@126.com

(编辑:张文静)

猜你喜欢

文静父爱人格
以鸟喻人
[鸢]とんび父爱如山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呵护
父爱如山
An analysis of Speech Act Theory in Horton Hears a Who
父爱在哪里?
Lexical Approach i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沉默的父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