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与盐
2008-10-15张晓晗
我望着头顶错综复杂的电线,仿佛拉近了自己与天空的距离。横横竖竖,把蓝天白云切割成不规则的小块,阻拦着盘旋的飞鸟,像一张梦境编织的网,赤裸裸地暴晒在阳光下,变成了光怪陆离的白日梦。
我不能否认米兰·昆德拉是抒情大师,但他看上去更像是造梦大师。他笔下的人物:雅罗米尔,克萨维尔,诗人的母亲,画家,看门人的儿子,红发女孩,都像是为他而梦游的人。他不喜欢为人物命名,我想这大概是想让正在翻开书本的你我,把自己的灵魂绑在这些没有名字的人物身上,在最现实的生活中展开最荒诞的梦游。
糖
糖的甜蜜常常被人用来形容幸福。人们钟爱糖纸的旖旎,丝带的绚丽,糖果的馨香。当小小的糖果触碰到柔软的舌头,所有的味蕾都被唤醒,令人如痴如醉。不知不觉中,糖成了我们生活中的追求,它沁人心脾的酸甜以及华丽精美的包装,无不令我们倾倒。
诗人雅罗米尔自从出生就被无数漂亮的糖果包围着,那些光鲜的糖果搭建起他坚固的虚荣。
雅罗米尔生日那天,母亲为他装点房间,他无心说出的句子,在红的、蓝的、绿的小卡片上显得那么漂亮。他盯着这些闪闪发光的糖果,已经忘却了语句本身的晦涩,反而被一层巨大的虚荣笼罩,“他觉得被无数自己包围着,数不清的雅罗米尔充盈着整个房间,甚至充盈着整栋房子。”
自从第一次尝到了糖果的味道,他仿佛中毒一般,虚荣成为他的衣服,他的铠甲。如果没有虚荣的保护,他就感觉自己像是一个赤裸着站在马路中间的人,面对穿梭的人群,那些目光犹如成千上万的利刃穿透他的身体。
他也试图挣脱糖的束缚,却被内心巨大的恐惧击退。他曾经那么努力地逃跑,但是他解不开拴在脖子上的皮带,也没有力量把皮带的另一端从母亲手里挣脱,只能选择生活在卑微的虚荣里。
雅罗米尔长大以后,也尝试着自己寻找糖果。他揭发红发女孩以及她的哥哥,这让我想到幼儿园的小朋友,通过揭发旁边床的小男孩午睡尿床而赢得老师奖励的糖果。从我们接过这第一颗糖果开始,便已经掉进了一个难以逃离的怪圈。
生活在繁忙都市的人们对于幸福的定义很明确:住每平米十几万的奢华套房,开辆一个轱辘就能让一个贫困家庭吃上几年的高档跑车,穿出自世界顶级设计师之手的衣装,日日流连于饕餮盛宴——不是保护动物都没资格端上餐桌。
这就是糖,是一个看上去美丽又遥远的追求。
当我们真正成为了糖的奴仆,那些甜蜜瞬时变得徒有虚名。糖吃多了,只会令人生厌。当我们住在富丽堂皇的宫殿中,餐餐满汉全席,难道就真的幸福了吗?我们的梦想与快乐已经被铺天盖地的浮华所淹没。我们要幸福,却与幸福背道而驰。
糖,看上去很美。
盐
雅罗米尔梦想过自己的死亡,他认定那一定像飞蛾扑火般壮丽。像他崇拜的人一样,在烈火与洪水中重生。可是最后他死于肺炎,平淡无奇的疾病,结束了他虚荣短暂的生命。诗人得到了真正的解脱,不用再去画那些狗面人身抑或写下拙劣的诗句来凸现自己是多么有才华,赢得赞誉。
雅罗米尔最大的幸福却是他一生的悲哀。他看上去无比幸福却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就像我们总是追求糖的华丽而忘却了盐的质朴。
盐,像沙子一样平淡无奇。它来自大海,永恒不变的白色晶体,往往装在简单的透明塑料袋里。古往今来,也没见到有人用盐的苦涩来描述幸福快乐的。它就像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一样,平凡得可以忽略。但是又有哪个人能忍受一顿无盐的饭菜,所有食物都没了味道令人难以下咽。
我们总是追求糖一样的生活却忘记了质朴生活的美好。细水长流比不上大海的波涛汹涌,却可以川流不息;粗茶淡饭比不上饕餮盛宴的丰富美味,却温馨清淡。遗失的美好总是藏在我们脚踏实地的生活中。
每当我看到年迈的夫妻携手并肩,心中总是掀起一阵温暖。老爷爷轻轻托起老奶奶的手,两双经过光阴洗涤的手,布满了岁月的痕迹,深深的皱纹彼此纠缠在一起。我能想象老奶奶每天是如何在厨房里忙碌,那双手颤颤巍巍从玻璃罐里舀一勺盐加入他们简单的饭菜中。微风吹起老奶奶的缕缕银丝,连夕阳都在他们身上眷顾。
他们一定是这样一路走来,年轻的激情已经退却,青春的容颜不复存在,但他们依旧互相搀扶。这大概便是历尽沧海桑田得来的经验:平平淡淡才是真。
我曾经看过一张令我印象颇深的照片,一个胡子拉碴的男人赤裸着上身坐在简陋的船上。他咧开嘴笑,脸上的每一块肌肉都配合着他的笑容扭动。这个男人来自瓦努阿图,那是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生活在那里的居民妄想很少,他们不会羡慕只会知足。多数家庭世代捕鱼为生,他们很爱自己的土地,认为这样脚踏实地的生活最适合他们。他们用自己最单纯的方式过活,幸福是理所应当的奖赏。
盐,是生活的真谛和幸福。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雅罗米尔,虚荣,盲目,自欺欺人又脆弱。在生活中,我们忙碌地追逐,追逐的是理想还是虚荣?很多时候我们用幸福、梦想、追求来掩盖虚荣心的真面目,结果我们终于迷失在盲目的奔跑中。
每个人都不能拒绝糖的诱惑,诗人是这样,我也是这样,这是人的本性。就像帅克所说的那样:“只要我们活着,我们就是在自我欺骗。”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质朴的生活才是幸福的根基。
教师点评
张晓晗对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的诠释带有强烈的个人感受,这何尝不是读后感言的真谛!又何尝不是读书的真谛!
(指导教师刘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