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农村网络信息化建设

2008-10-09孙晓薇

中州学刊 2008年5期
关键词:农民信息化农业

切实解决农户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逐步实现农业和农村信息化,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和增加农民收入,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

一、新农村网络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中国农村信息网络化建设正在形成新的格局:当前,完善政策环境,建设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进农村信息化工作的跨部门协调机制的形成,逐步建立一批公用农业数据库,加强农村公共信息服务,扩大覆盖范围,努力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成为发展农村网络信息的方向。

我国农村分布面积广大,农民个体作业繁多,仅靠农业科技人员走村串户讲解和帮助生产绝非长久和高效策略,农民需要源源不断的农科知识支持来做“顾问”,需要有固定的咨询平台和最新的科技信息服务,需要打破闭塞,密切和外界的联系沟通,需要通过信息平台发布或了解产品销售信息、种子农药价格及其渠道,传播最新农科知识,开设专门的农技培训等。建设农村信息平台,打造一个高效的现代农业物流体系,使广大农民能够畅通地得到最全面快捷的信息,成为建设新农村迫在眉睫的需要。现阶段,我国已通电话行政村达到98.9%,各类农村信息服务平台与信息网络建设已初具规模。截止2007年底,全国发展农村信息员18万人,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农村信息组织体系;农村信息网络化人才培养得到加强,10多万农民接受了实用科教知识服务。信息网络化服务体系建设在促进农业生产经营、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等方面的作用日渐显现。

农业发展需要现代化的经营方式,需要先进的农科技术和信息化的现代物流,建设农村信息平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和出路。在目前的农业格局中,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如何让信息走进来、让产品和劳动力走出去”成为我国新农村网络信息建设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目前,信息产业部批准了16个省市约40个地市作为信息大篷车的试点地区,河南、山东、黑龙江、贵州、四川5省已经启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在社区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中起到广泛的应用。河南省三门峡市已建农业网站146家,涉农企业52家,上网农户达2370户,自建网页、网站的农民66户,网上累计销售农产品4.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05亿元。

二、新农村网络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农村网络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

从宏观角度看,中国农业信息网、三农在线、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中国农机新闻网等国家和省部级农业信息网络化基础设施建设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县、乡、村信息网络化设施建设仍比较薄弱。在中西部许多贫困乡村,有的农民甚至连电脑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互联网普及率极低。据调查,互联网用户中,农、林、牧、渔业用户仅占1.9%。因此,应加强建立连接农业部门、县市、乡镇、农村专业大户的网络体系,实现涉农信息资源共享,用信息引导生产,及时提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信息,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途径。

农村信息组织建设、信息设备投入、信息资源开发等方面都存在着组织协调力度严重不足的问题。如:有的地区信息机构盲目发展,信息中心遍地开花,缺乏科学规划;有的地区信息部门间相互设防,相互扯皮,缺乏统一调度和管理;还有的地区信息组织机构上强下弱,有头无尾,断档现象严重。因此,各级政府要做好本辖区内的农业信息化规划,职能部门要加强信息机构的审批力度,加强对信息部门的领导,促进信息机构的健康、有序发展和信息部门的协调统一,避免人、财、物的浪费,促进信息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2.农村信息网络化管理及服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广大农村的信息意识较为低下,信息资源作为一种战略

收稿日期:2008—06—03

作者简介:孙晓薇,女,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馆员。

资源的重要性还没有被人们普遍认识:部分管理人员信息化知识缺乏,跟不上网络技术和信息发展步伐;资深农业信息分析人员不足,使大量信息资源仅停留在低水平开发状态;基层信息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在农村能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人员比例很低。为此,要加大农业基层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信息的宣传力度,扩大宣传领域,提高广大农民的信息意识及服务水平。

3.农村网络信息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开发

我国部分农村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统筹协调管理机制,信息共享程度低:在信息分类分级、收集渠道和信息应用环境等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信息结构不尽合理,给信息查询带来很大困难;大多数农民是根据今年农产品价格高低来选择明年继续种什么,或靠各种渠道获取的零星信息来进行选择,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农民对零碎的科技信息缺乏综合处理的能力,难以准确把握市场脉搏。

4.农村网络信息发布渠道不畅

政府涉农部门对农产品市场行情、价格走势等模糊不清。相当多城镇和乡村没有建立起互联网的信息平台,基层农业部门和企业之间缺乏网络沟通手段。目前,各县市、乡镇给农民传播种植业信息多数是大会加小会,或者是干部下乡宣传,由于本身对信息不太精通,宣传也是蜻蜓点水式,效果不明显,导致农民得不到一些急需的产品价格、市场供求及相关的科技信息;由于信息网络服务不畅,造成有些农村地区就出现了丰产不增收的窘境,“卖瓜难”“卖菜难”不断令丰收的农民叹息。如果利用先进的信息通讯网络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这一难题就能得以有效解决。

三、新农村网络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争取由政府牵头、电信实施搭建农村现代化的信息交互和应用平台,是目前最符合我国经济现状的选择。但要保持信息平台持续发展,使其真正服务到农户,应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

1.大力建设农村网络信息发布平台

在农村地区建立信息网站群和统一的农业信息综合发布平台;由政府出面开通农村信息专网,政府各部门要负责提供专用信息。大力加强农村有线电视网络、互联网等现代信息资源建设,大力实施农村信息化工程,以信息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让电脑、宽带不断进入农民的生产生活中。集中涉农政府部门、农民经济组织、相关企业等各方力量,由涉农政府部门牵头,制定规划和实施方案,并负责农村信息机等硬件的投入费用,农民经济组织负责提供场地和信息服务的日常管理,相关企业负责建立农村信息网和政务通平台,提供部分电脑、信息机、SIM卡等信息服务终端,组织开展信息化技能培训,形成政企互动、各方参与、协同发展的局面。如在农村中心学校开设农村网络文化信息站接收信息,专人负责电脑管理和传单印刷以及科教光碟刻录,以学生作联络员,通过学生向农民随时发布实用信息并将农民需求信息收集上来形成互动,使信息入家入户,服务个性实用。

2.有效地整合农村网络信息资源

首先,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农业信息采集和发布制度,推动农业信息规范化、标准化;丰富服务内容,扩大信息服务覆盖面。如西安市农业局与联通公司开展了以手机短信、专家咨询热线、登录互联网等方式,向农民用户传递科技致富信息、农副产品价格行情和农副产品供求信息的活动,让农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电子农务和通信服务带来的便利。再如,为帮助农民解决夏季水果、蔬菜“卖难”,商务部利用互联网举办了“新农村商网夏季水果蔬菜网上购销对接会”,通过网上网下结合,一个月时间成交总额为16.94亿元,涉及21个省(区、市)135个县的1659个行政村。其次,在农村成立农民信息服务中心,开通类似1258、1860一样的农村专线咨询服务台,完善农村科技信息网络,整合分散的信息资源,将实用科技信息、气象信息、市场价格信息等综合分析后提供给农民,同时将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收集整理,交由专家咨询解答;在县市尽快建立农业信息资源库,拓宽信息发布渠道,提高农业信息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为农民提供农业政策、价格、供求、防病虫害等急需的信息,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挥作用。

3.切实加强农业网络信息服务队伍建设

建立完善的市、区、乡农业信息服务机构,着力加强管理队伍、专家队伍和信息员队伍建设。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加大对各级信息员的培训力度,努力形成一支懂业务、善服务、能吃苦、会开拓的农业信息服务队伍,这对农村网络信息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有条件的村子要充分发挥村里致富带头人的作用,选择村里文化素质较高或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户给予一定政策支持,设为信息示范点,推广其电脑上网服务范围,在村内多设信息点,尽可能多覆盖农户。

总之,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农村行政管理和农民生活等方面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先导性、集成性、迅捷性、高效性的特点,通过信息化实现农业和农村的跨越式发展,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快速、协调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农民素质,最终要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王丽.农村网络信息建设[J].网络与信息,2007,(12).

[2]章云兰.我国农业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5).

[3]赵英杰.国外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07,(4).

责任编辑:沐 紫

猜你喜欢

农民信息化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