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爱玲作品的艺术特色探析

2008-10-09宋红霞

中州学刊 2008年5期
关键词:张爱玲

宋红霞

摘 要:张爱玲的作品在20世纪80年代后得以再次被关注,形成“张爱玲现象”,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张爱玲的创作主张、特有的“张爱玲句式”和独特的艺术世界是最主要原因。

关键词:张爱玲;个性化写作;小说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8)05—0257—03

张爱玲是20世纪40年代上海著名的小说家,解放后30年时间,其作品在中国内地销声匿迹,名字亦不见于任何文学史著述。20世纪80年代末,许多学者开始研究张爱玲和她的作品,并发表了许多有关张爱玲的学术论文和传记,一些大学中文系的现代文学史课也逐渐为张爱玲让出了一点地盘。1995年9月,张爱玲在海外去世,一时间张爱玲的作品被广泛传播,“张爱玲现象”成为文学评论的热门术语。之所以出现“张爱玲现象”,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张爱玲的创作主张、特有的“张爱玲句式”和独特的艺术世界是最主要原因。

一、独特的创作主张

张爱玲的创作观主要集中体现在《自己的文章》和《论写作》等篇中。在这些有关创作的篇什中,张爱玲从题材、主题、手法、意境等方面比较全面地表述了自己的创作主张。

1.关注世俗人生,描写熟悉生活

在张爱玲创作最旺盛的20世纪40—60年代,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剧烈变化的时代。然而,在她的小说中,历史隐退到了幕后,成为作品中一抹淡淡的若有若无的影子,有时干脆连影子也没有。张爱玲对通俗文学有着独特的爱好,她说:“我对通俗小说一直有一种难言的爱好。那些不用多加解释的人物,他们的悲欢离合,如果说是太浅薄,不够深入,那么浮雕也一样是艺术呀!”(《惘然记》)以一种非主流的边缘人的姿态选择非政治非主流的边缘性题材,这是张爱玲的一个非常独特的文学主张,这个文学主张和她的通俗文学的创作实际成为一种自然的融合。

首先,她往往选取“俗人俗事”作为小说创作的题材。俗人是指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平庸的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是一些卑下的、没有特殊才质也无所建树的角色。俗事是说小说表现的仅是当时的非主流生活,既没有描写波澜壮阔的社会历史事件,也没有探索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仅写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香港或上海的遗老家庭中的小事,如男女之间的情爱婚姻,家庭生活的琐屑纠缠,人生中的小快乐与无聊的失意,特别是乱世男女孤注一掷的爱情和注定要被冷酷的现实所嘲弄的欲求等等这些被一般人看来似乎是“陈谷子,烂芝麻”之类的故事。

其次,她对所写的题材有着切身的生命体验。她在《写什么》中说:“我认为文人该是园中的一棵树,天生在那里,根深蒂固,越往上长,眼界越宽,看得更远,要往别处发展,也未尝不可以,风吹了种子,播送到远方,另生出一棵树,可是那到底是很艰难的事。”那些家族旧事、家庭小事、人世间的悲欢是张爱玲熟悉的,也是张爱玲这棵树扎根的土壤,一旦离开这样的文化环境,要去另生出一棵树,其艰难程度正如旅居美国的张爱玲无法写出成功的作品一样。

2.参差对照,剖析人性

在《自己的文章》中,张爱玲这样说:“我不把虚伪与真实写成强烈的对照,却用参差的对照的手法写出现代人的虚伪之中有真实,浮华之中有朴素,因此容易被人看做我是有所耽溺,留连忘返了。”

“参差的对照”这一美学原则在张爱玲的创作实践中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照应她的边缘性的非政治性题材的选择。其二是张爱玲小说中的人物多是不彻底的、软弱的凡人,既非英雄,也非精英,性格暧昧不鲜明,人与人之间少有大好大坏的对照。其三是表现人物自身性格不同方面之间的对照。如《红玫瑰和白玫瑰》中的佟振保,他的外生活圈与内生活圈是对照,犯罪感和快乐感是对照,意识和潜意识是对照。作者运用“参差对照的写法”,充分揭示了这个洋场畸形人物的复杂心理,但复杂并不杂乱,不是拼凑,它们都受“自私”这一主导性格的支配。

二、独特的个人风格

张爱玲笔下的文字极富个性。她有着独特的视角、独特的心灵体验,她对这个世界充满着感性的热情与冲动。她笔下的文字带有极鲜活的生命力,描写景物、肖像、动作、行为虽寥寥数笔,却极其传神。她的想象十分奇特。她会准确地表达一般人能理解却无法用文字表达的那种感受。这种独特风格,被后人称为“张爱玲句式”。“张爱玲句式”以短句居多,而句中各分句亦错落有致,既显示出语言中骈文的规整,又体现了语言表达的灵活自如,使得句式变化多端,读来有舒有缓,颇有美感。句子简洁凝冻,修饰语相对要少。语言受中国古典小说的影响较明显,能很自然地化用古语古意,使这些具有生命力的语言在自己的小说中复活,成为小说有机的组成部分;她还善于借用古代文言词语及古典小说中文句,使小说具有一种独特的韵味,表现出一种典雅、含蓄、雍容的气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她善于运用出神入化的比喻。她的比喻繁多而不流于俗,往往出奇制胜而富有表现力。

张爱玲的比喻不仅新奇而且感官性很强。在《金锁记》中,当七巧识破了季泽的花言巧语,骂走季泽后,坐在那里听着酸梅汤一点一点往下滴的声音:“酸梅沿着桌子一滴一滴朝下滴,像迟迟的夜漏——一滴一滴……一更,二更……一年,一百年。真长,这寂寂的一刹那。”七巧明白,她爱过的这个人永远地成为了记忆,不会再和她说一句话,看一眼,她这么多年漫长的煎熬永远得不到回报了,她的爱已离她远走,从前或许还有幻想的一丝丝可能,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幻想、希望什么都碎了。这一刹那,七巧的心沉到了无边的海底,她生活中的唯一一点亮色也被黑暗所吞没了。真长啊,这寂寞的刹那,而一生呢?则更为绵长苦痛。

另外,她的比喻超越了一般比喻中的形似,而更注重神似,出神入化,神奇有力。如《沉香屑·第一炉香》中她将“毛织品”比作“富于挑拨性的爵士乐”,“厚沉沉的丝绒”比作“忧郁的古典化的歌剧主题歌”,“柔滑的软缎”比作“《蓝色的多瑙河》”,使声音似乎有了形象;在体现不同材料的质地时,将触觉、听觉、视觉通过通感的手法交融在一起,使读者感受到了薇龙在面对这种生活时的心情——欣喜、迷茫、吸引、渴望。通感在比喻中的穿插,增强了比喻的新鲜感和活动性,使语言更加引人入胜。

相较于其他作家而言,张爱玲的比喻有点“恶毒”。许多通常人们以为美的事物、善的事物,在她的笔下都和我们的日常经验发生了扭转性的变化,有时让人读后瞠目结舌。但是这种看似“恶毒”的比喻,比温和的话语更能一语中的,更能深刻地反映出事物的本质。此外,让比喻之间跳跃着幽默诙谐的音符,也是张爱玲语言的特点。在《花凋》里她也戏谑幽默:“郑太太对孩子说:‘新鞋上糊了这些泥?还不到门口的棕垫子上塌掉它!那孩子只顾把酒席上的杏仁抓来吃,不肯走开,只吹了一声口哨,把家里养的大狗唤了来,将鞋在狗背上塌来塌去,刷去了泥污。郑家这样的大黄狗有两三只,老而疏懒,身上生癣处皮毛脱落,拦门躺着,乍看就仿佛是一块敝旧的棕毛毯。”突然冒出了一只可以擦鞋的狗,让读者不禁莞尔,也给书中阴沉的气氛增加了一些亮色。

三、独特的艺术世界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张爱玲作品既传统又现代,不仅主动向中国古代小说艺术传统汲取营养,还创造性地运用西方现代手法,融会中西,兼收雅俗,实现了西方小说创作艺术与中国传统小说艺术的有机融合,创造了独特的艺术世界。

1.新旧中西杂糅的小说体式

张爱玲在遵循传统小说技法的同时并未一味固守,她在不断融合各种新的东西而使传统走向更新再造的艺术层面。

张爱玲小说与旧派通俗小说有相通之处。她的小说基本上采用了传统叙事模式,同时又不动声色地融合现代小说及西方艺术的表现技巧,沟通现代小说与传统小说的联系,增强了艺术表现力。她以连贯叙事为主,也间或打破时空顺序,造成悬念,满足读者求新好奇的心理;采用全知叙事,也熟练驾驭限制叙事;以情节结构为中心,又从容自如地运用蒙太奇手法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2.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

张爱玲小说极注意心理刻画,她既借鉴外国小说创作中的直接心理描写的方法,也灵活运用我国传统间接心理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在故事的进展中,在人物的活动中,或通过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理,或将笔触深入人物内心深处,透视人物心理,进而丰满人物的情感和个性,使得她的小说独具一格。

在《倾城之恋》中,作者运用大量的心理刻画,将白流苏和范柳原这对现世的男女描绘得栩栩如生,性格、心态都揭示得淋漓尽致。“她摇摇晃晃地走到了隔壁的屋里去,空房,一间又一间——清空的世界。”这句话表现了她孤独空虚的心理,转而写她的意识流动,写自己取悦于柳原的种种回忆,写柳原人走屋空,然后思绪又飞回到小时候一家二十来口拥挤的住所,又由拥挤写到了无人的寂寥,又由寂寞想到了自己的“情妇”身份……这些心理及意识的流动的描写,让读者清晰地看到流苏的整个精神状态,体会她的情感流程,使白流苏的艺术形象更为真实细腻丰满,更具主体感。

3.新颖繁复的小说意象

新颖繁复的多种意象的成功运用,使张爱玲小说富有诗意、独具一格,也成为她区别于其他作家的突出标记。

多样性是张爱玲小说意象的第一个特点。张爱玲小说中充满了生动含蓄的意象,各样的天空、月光;脆薄易碎的眼镜、镜子;半旧式的钟;咿咿哑哑拉着的胡琴声;绣在屏风上的鸟;无线电里发出的声音;巨型的广告牌的倒影……作品中数量众多的意象,不仅起到了刻画人物心理、描绘环境气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扩大叙述空间等作用,而且使小说含蓄、凝练而耐人寻味,大大丰富了小说的内涵,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探索和思考的空间。

把人物心态直接植入客观物象,突出主观感觉,刻意营造心理意象,是张爱玲小说意象的第二个特点。这与传统小说、现代小说均有不同。传统小说与现代小说中的自然景物描绘,大多只造成一种气氛、意境,起衬托、渲染、引导、强化作用,人物主体心态与客观景象之间界线分明,相对独立。张爱玲小说在色彩绚丽多变的自然景物中所描绘的,是复杂的心理内容。有时为突出主观感觉,反而不大注重客观物象本身的实态。

意象连缀是张爱玲小说意象的第三个特点,即某一意象在不同场合、以不同情状反复出现。月亮意象在张爱玲小说中出现频率极高,当故事发生重要转折或主人公情感出现大波澜时,总有一轮眨着冷眼的月亮静静地挂在天空。在古典诗歌中,月亮代表着思念、团圆、清雅,既幽怨、孤寂,也归于隐约、淡邈。张爱玲对月亮的描绘,想象奇特,用色狂放,给人以强烈刺激。张爱玲笔下的月亮苍白、忧郁、阴森、死寂,一副莫测高深的冷面孔,让人想到洪荒时代的荒凉和神秘。月亮作为一种整体性的情绪象征,给她的小说抹上了月的清辉和寒气,成为诸多人物悲剧命运的见证。

张爱玲小说意象的多样性、心理化倾向、意象连缀等特点,既汲取了传统文学的优点,又更多融入了现代都市人感觉;强调主观感觉又始终不离生动可感的具象描绘,独标一格,成为现代小说意象世界中一道别致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程光炜.都市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唐湜.论意象[M].北京:三联书店,1990.

[6]吴炫.新时期文学热点作品演讲录[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一 鸣

猜你喜欢

张爱玲
张爱玲的美国时光
九月雨
梦里梦外——评张爱玲《天才梦》
林徽因比张爱玲幸福的秘诀
细说张爱玲年代的流行歌
聆听流行歌中的张爱玲
张爱玲:生命如奇服一样斑斓
张爱玲的文艺观摭谈
张爱玲家族的宋版书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