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学生领进名著的世界

2008-09-20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8年8期
关键词:名著课外阅读教师

薛 红

关于语文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的关系,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二者应该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

张孝纯先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三大语文教育观,指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充分依靠课堂45分钟的同时,还必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指导他们广泛地阅读课外读物,尤其是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著作。

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教师要把学生领进名著的世界,就要在引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1.以点带面法

叶圣陶先生认为:“课外阅读须配合着教材随时进行。”因此,为了提高名著阅读的效果,应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度,适时向学生推荐名著。这样,课内与课外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新课标》建议初中学生阅读的长篇文学名著大多与教材有所链接,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内阅读的同时,可有意识地导向课外。

2.分类阅读法

有些名著生动有趣,学生容易为其中曲折的故事所吸引。教师可以先让他们理出小说的情节线索,掌握故事的梗概,然后引导他们关注其中的人物性格、小说的深层内涵和小说的艺术特色,这样才能在多方面受益,提高文学欣赏能力,像《汤姆·索亚历险记》、《格列佛游记》等。而对于《昆虫记》、《自然史》等科普著作,教师引导学生既要分清要点,注意从中汲取知识,又要注意体会其中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而对名人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选择《名人传》、《凡高传》、《童年》等作品;喜欢旅游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读《八十天环游地球》、《格列佛游记》等作品。

3.接通迁移法

阅读名著要注意指导学生实现知识的接通迁移,逐步引导他们理清故事线索,分析人物,为缩写文章打下基础。例如,在讲《林黛玉进贾府》时,先让学生仔细阅读有关文字,品析讨论,了解作者对王熙凤的刻画是多视角、全方位的,从而对王熙凤的性格特征达成共识;课后,布置学生看《红楼梦》的指定内容,进一步体会王熙凤的性格,由此学生对人物的精明、贪婪、强干、笑里藏刀有了深刻的认识。然后,让学生按照同样方法分析《红楼梦》中的其他人物形象,实现知识的迁移。

4.写作提升法

写作能力是人的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它离不开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而这两者都可以从阅读名著中得到积累和提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名著中优秀的写作手法、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如阅读《水浒传》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人物描写的方法,感受文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而阅读《老人与海》时,可以引导学生去搜集相关的动作描写,让他们感受到,传神的动作描写,往往能凸现人物的个性,揭示人物复杂而深邃的内心世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其中的人物刻画方法,写写现实中的人物。

另外,在写作中,教师可根据不同时期布置学生所读的不同类型的作品,提出具体的要求。如遇到话题作文训练,就要求学生尽量用近期所读作品作为例子去阐述问题,以达到对所读文章的深入思考和记忆的目的,这样既丰富作文的内容,又把阅读材料牢记在脑海中,以便日后搜索。当然,阅读之后,要求学生写写读后感、评论,更是学生喜欢的作业,因为它避免了学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痛苦。

5.角色体验法

名著阅读是积累语言材料,丰富精神世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指导学生在欣赏名著时,要注意品味语言内涵和学习机敏的思辩等特点,养成在口语交际中运用名著的习惯,让名著中的丰富营养滋润自己。比如,引用其中的人物、情节和精彩的语段,为平时的说话增色添彩。还可以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综合实践活动,比如,引导学生阅读《水浒传》后,让学生讲水浒故事,说梁山泊人物,演水浒片断等,让学生在角色表演的过程中,体验文学名著的人物生活、人物性格和社会背景,从而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更深层次的热爱。日积月累,学生的词汇丰富起来,在课堂上的话就会多起来,妙词佳句也会不断出现。□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石井中学)

编辑 王雪莉

猜你喜欢

名著课外阅读教师
最美教师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教师如何说课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